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峰

作品数:92 被引量:38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哲学宗教
  • 22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老子
  • 18篇道家
  • 12篇《老子》
  • 9篇清华简
  • 9篇黄老
  • 9篇出土
  • 8篇出土文献
  • 7篇思想史
  • 7篇黄老道家
  • 7篇帛书
  • 6篇天道
  • 6篇先秦
  • 6篇黄帝
  • 5篇战国
  • 5篇万物
  • 5篇马王堆帛书
  • 4篇哲学
  • 4篇上博
  • 4篇生成论
  • 4篇竹书

机构

  • 40篇中国人民大学
  • 31篇清华大学
  • 15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海道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台湾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大东文化大

作者

  • 85篇曹峰
  • 3篇池田知久
  • 2篇彭宗超
  • 1篇郑开
  • 1篇王凯
  • 1篇曾学华
  • 1篇裘锡圭
  • 1篇近藤浩之
  • 1篇王巧

传媒

  • 6篇文史哲
  • 5篇哲学研究
  • 4篇史学月刊
  • 4篇社会科学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哲学史
  • 3篇江淮论坛
  • 3篇人文杂志
  • 3篇中原文化研究
  • 2篇江汉论坛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哲学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中国哲学年鉴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周易研究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夜行”——一种黄老道家的心灵学说与行动方式
2023年
从“夜行”的解释史来看,其观念随着时代在变迁。将“夜行”释为“心行”,很可能是战国早中期心学思潮流行在道家的一种体现,而到了秦汉之际,“夜行”则表现为精神活动及其特殊效果。将“夜行”释为“阴行”,与以静制动的行为方式有关,体现了黄老道家行动理论中通过无形把握有形之理念,而这种理念正呼应了战国中晚期日益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时代需求。以“夜行”为代表的名词足以扩大成为一个概念簇,成为先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线索。
曹峰刘洋洋
关键词:夜行黄老道家
《恒先》研究综述——兼论《恒先》今后研究的方法被引量:6
2008年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作为一部出土文献,其内容与传世道家著作既相关又不同,学术价值极高,短时间内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因其文意古奥,学者的解读歧义纷呈,很难统一。本文对研究过程中趋于一致的观点及存在分岐的意见加以整理和概述,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应从《恒先》内部出发、整体出发考虑问题,避免将其和任何一种道家类文献作简单的比附或趋同。
曹峰
关键词:《恒先》道家思想研究方法
老子的反向思维被引量:1
2016年
老子的反向思维对后人影响很大。老子认为,事物均由正反两方构成,正反两方相反相成,形成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在此基础上,老子进一步认为,正反两方是相通的,事物的发展都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转化,卑小总会走向高大、柔弱总会走向雄强、生命总会走向死亡,反过来,就是新的一次轮回和转化。
曹峰
关键词:反向思维矛盾体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代关于“名”的政治禁忌
2013年
“名”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思想史得到充分重视和广泛讨论的对象,显然与“名”能把握对象(所名)的本质,或者说事物只有被命名后才具有意义,这样一种神秘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名”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原本只是原始宗教的名称禁忌,在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政治社会的成长而变化,在被整理、被改造后,作为一种体现尊卑等级的社会秩序与体现君主权威的政治法则,在新的时代依然行之有效,不仅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作为名分制度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作用,而且对谥号等名称的活用,成为统治者依赖人神关系,获得先天政治资源的手段。就“名”与物之间的关系而言,如何跳过认知的阶段或领域,以神秘的方式直接“名物”、“来物”,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思想家所要思考的问题。圣人知物名物神话的编造,就是为了使君主能直接站到权力的源头。鼓吹圣人具有神性,强调只有君主才能超越知的领域,直接把握普通人通过普通的感官无法把握的东西,正是与君主专制思想相符的表现之一。
曹峰
关键词:禁忌避讳生而知之
《黄帝四经》所见“节”“度”之道被引量:7
2017年
如果说"法天则地"是黄帝行为的准则,"节""度"之道就是黄帝行为的方法。《黄帝四经》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讨论"节""度"之道的书。过去,作为客观法度和刚性标准的"节""度"较受重视,而主观意义上的、作为柔性原则的"节""度"还较少引起关注。确定的、不变的、成文的"节""度"固然是"法",微妙的、灵活的、弹性的"节""度"同样是一种"法",黄帝之道正由此体现。平衡并不表现为绝对均衡,有时适当地偏向其中一方是处理矛盾关系最好的方式。对于灵活性原则的追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大特色。
曹峰
关键词:黄帝
《保训》的“中”即“公平公正”之理念说——兼论“三降之德”被引量:11
2011年
《保训》所见四个"中"字,只能理解为治国安邦的重要理念,而无法视其为某种具体之物。"中"作为一种"公平公正"的理念,对应着人间社会与天地万物,是处理族群间矛盾的有效手段。这种理念必须放在与法的制度、法的实践相关的情境中才能理解。从《保训》中,看不出"公平公正"的"中"与追求平衡技巧的"中"以及心学意义上的"中"有直接关系,只能作"正直无私"解。"三降之德"应该理解为"极其恭敬谨慎之德"。
曹峰
关键词:公平公正
稷下道家的“两重心”意识——兼论与古希腊心灵意识之比较被引量:6
2019年
《管子·内业》提出人有两重心,一重是肉体、个体意义上的,一重是精神、普遍意义上。要想形成精神、普遍意义上的心,必须首先获得精气,使心成为精舍,这样人才会拥有超强的生命力以及把握外物的能力。亚里士多德的心灵“psuchē”观念,有着类似的结构与意识。即人心可以区分为低级的个体心灵和高级的普遍精神。稷下学者和古希腊的学者都提出有一个高级的永恒的绝对者存在。这个绝对者在西方后来走向了上帝或者绝对精神。而在中国则是有神性却非神灵的“道”。
曹峰
关键词:稷下道家
清华简与王官之学——一种审视中国古典的新角度
2024年
近年来的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相关者甚多。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郭店楚简、上博楚简与诸子百家的联系比较密切,且不少和传世文献可以对照。然而清华简除了一部分《书》(《尚书》《逸周书》)类文献可以与传世文献形成对应外,其余的文献大多都是逸书,并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献中描述宇宙图景、呈现宏大叙事的文章比较多。
曹峰
关键词:《逸周书》传世文献清华简《书》宏大叙事《汉书·艺文志》
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形名”论、“正名”论、“名实”论被引量:8
2015年
先秦秦汉时期与"名"相关的话题,最为多见的是"形名"、"正名"、"名实",围绕着这三个话题,均有非常丰富的政治思想。"形名"论可能最早出现于阴阳数术类文献中,对于"形名"的态度,道家奇妙地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对形名的轻视与否定,另一方面又是重视与肯定。老庄道家通过强调"形名"的局限性来反衬"道"的无限性。黄老道家强调"形名"作为规则、规范在秩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法家、政论型名家和黄老道家的立场是一样的。"正名"论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分析:第一,和语言能否正确使用的问题有关;第二,和身份、职责的确定与管理有关;第三,"正名"有时直接等同于法律法令。同"正名论"一样,"名实论"从语言控制和角色定位两个层面发挥出政治作用。语言控制表现为"名定而实辩"的语言使用理论。角色定位表现为"循名责实"的政治操作手段。
曹峰
关键词:形名正名名实政治思想
道家与谦逊被引量:3
2017年
中国古代很推崇谦逊,讨论谦逊的文字也极为丰富。然而,从理论上全面论述谦逊的重要性、必要性,就深度、广度、高度而言,百家中没有一家可以和道家相比。道家关于谦逊的认识是基于整体性、平等性、关联性的视野展开的,不是零碎的、偶然的思考。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道家生活之道,那么"谦"字最为合适。道家最为重视的生长、创造、活力、稳定、平和等可以说都是"谦"的产物。通过主体对于谦逊之道的积极运用,从而使自己永远处于最佳的状态,保持最强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这是道家可以贡献给全人类的、历久而弥新的智慧。
曹峰柳悦
关键词:道家谦逊整体性平等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