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义战

作品数:116 被引量:69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3篇中毒
  • 18篇急性
  • 16篇细胞
  • 12篇高压氧
  • 9篇一氧化碳
  • 9篇神经元
  • 8篇蛋白
  • 8篇一氧化碳中毒
  • 8篇疗效
  • 8篇急性一氧化碳
  • 8篇梗死
  • 7篇有机磷
  • 7篇缺血
  • 7篇脑缺血
  • 7篇急性一氧化碳...
  • 7篇迟发
  • 6篇血管
  • 6篇血浆
  • 6篇救治
  • 6篇基因

机构

  • 1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2篇西安高新医院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二炮兵工程...
  • 3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成都军区联勤...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乌鲁木齐总医...
  • 1篇陕西省公安厅
  • 1篇陕西航天医院

作者

  • 115篇曹义战
  • 73篇王伯良
  • 51篇仲月霞
  • 31篇付国强
  • 24篇何保健
  • 24篇陆将
  • 17篇田小溪
  • 11篇李金声
  • 9篇涂艳阳
  • 7篇付建芳
  • 6篇李志立
  • 5篇杨文清
  • 5篇王亚婷
  • 5篇聂青和
  • 5篇宋德根
  • 4篇武爱荣
  • 4篇罗斌
  • 4篇罗荣高
  • 4篇黄波
  • 4篇郝春秋

传媒

  • 18篇中国急救医学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华航空航天...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20篇2003
  • 17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治疗一例危重病人并发骶尾部深度褥疮的临床体会
2003年
杨丽曹义战
关键词:危重病人骶尾部深度褥疮湿润烧伤膏
严重脑外伤患者血浆NO、ET、IL-6和IL-8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白细胞介素 - 8(IL - 8)水平的变化 ,探讨它们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Green法、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NO、ET、IL - 6和IL - 8水平。结果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NO、ET、IL - 6和IL - 8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 ,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NO、ET、IL - 6和IL - 8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王伯良仲月霞曹义战陆将
关键词:严重脑外伤血浆白细胞介素-8
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的原因及救治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 DES)置入术后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12-12我院心脏内科冠心病患者行DES置入术后43例患者发生急性、亚急性血栓的时间、部位、因素及救治措施。结果①DES置入术5320例,术后发生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43例,发生率0.81%,死亡9例,死亡率20.93%。血栓形成时间0.25~11(4.2&#177;4.6) d。②发生部位:左前降支33例,左回旋支3例,右冠状动脉7例;病变类型:B/C型39例, A型4例;发生血栓的血管直径:2.5 mm 19例,3.0 mm 22例,3.5 mm 2例。靶血管的支架数及长度:2枚以上38例,平均直径及总长度(2.87&#177;0.40)mm &#215;(32.39&#177;7.72)mm;1枚5例,平均(3.18&#177;0.39)mm &#215;(19.87&#177;4.66)mm。③原因:贴壁不良19例,小血管长病变14例,支架近远端过度扩张致内膜撕裂5例,氯吡格雷抵抗3例。④救治措施:采用直径略大的球囊高压扩张血栓部位35例,支架近远端再置入一枚支架5例。结论血栓形成主要与血管病变特点、球囊扩张后血管损伤程度、支架直径和长度、氯吡格雷抵抗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病变、弥漫复杂病变患者;急诊再次介入治疗是救治的首要措施。
李志立曹义战艾永飞马文帅薛玉生杨欣国汤雁玲金葵花
关键词:支架内血栓形成DRUG-ELUTING
PCT诊断新生儿脓毒症临界值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PCT在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阳性临界值。方法采用德国BRAHMS PCT-Q检测试剂盒,对2423住院新生儿进行PCT水平检测,其中新生儿脓毒症阳性625例,非脓毒症1798例。结果用PCT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粗符合率分别为96.84%、91.40%、81.03%、98.71%、11.26、0.035和92.90%。脓毒症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CT≥0.5ng/ml为阳性标准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 PCT≥0.5ng/ml可作为临床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实验室检查的早期特异性阳性临界值。
晋兴曹义战洪毅耶小伟范凯慧
关键词:新生儿脓毒症PCT敏感度特异度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了84例ACOP患者血清ICAM-1和SOD水平,并与24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ICAM-1水平:轻度中毒者(362.40±82.80)ng/mL,中度中毒者(396.46±57.28)ng/mL,重度中毒者(624.67±50.18) 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198.28±46.46)ng/mL,P<0.05]。SOD水平:轻度中毒者(408.28±162.26)ng/mL,中度中毒者(386.64±215.63)ng/mL,重度中毒者(346.82±56.38)ng/ 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476.86±168.52)ng/mL,P<0.05]。ICAM-1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48,P<0.05),SOD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54,P<0.05)。结论ICAM-1和SOD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ICAM-1和SOD可作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
曹义战晋兴仲月霞王伯良付国强何保健陆将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细胞间黏附分子-1超氧化物歧化酶
教育国际化引领急诊医学发展
2012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
田小溪王伯良曹义战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急诊医学
急性氨气中毒16例的救治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氨气中毒的救治措施。方法 :对 16例氨气中毒患者采取迅速离开现场 ,酸性液冲洗皮肤、眼部 ,贝复济喷雾灼伤创面 ,严重者吸氧 ,气管切开 ,并用抗生素、激素预防感染。有脑水肿、心衰者予以脱水和抗心衰治疗。结果 :16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氨气中毒以呼吸道吸入中毒为主 ,应针对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进行救治 ,同时要防止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是救治关键。
仲月霞曹义战王伯良王亚婷
关键词:急性氨气中毒急诊科护理并发症
C57BL/6小鼠PD-1基因敲除后心房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心房结构重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PD-1基因敲除后会激活T细胞并提高机体炎症水平并可能影响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本研究旨在观察C57BL/6小鼠在PD-1基因敲除后心房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其对小鼠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我们同时对两组动物进行了观察:C57BL/6小鼠和C57BL/6-PD-1-/-小鼠。对比观察两组心房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心房肌心肌纤维化水平。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C57BL/6-PD-1-/-小鼠心房肌细胞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心房肌Masson染色显示基因敲除后心房肌出现了纤维化,而对照组没有出现。结论 PD-1基因敲除后出现心房肌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升高并导致了C57BL/6小鼠的心房结构重构。
付国强曹义战何乾锋田小溪王伯良
关键词:心房结构重构
C57BL/6小鼠PD-1基因敲除后炎症与心房电重构的关系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C57BL/6小鼠在PD-1基因敲除后体内炎症升高对房颤发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对两组动物进行了观察:C57BL/6小鼠和C57BL/6-PD-1基因敲除小鼠(各组均为15只,雄性,6-8周龄)。应用流式细胞仪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对比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应用多导电生理记录仪检测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心房有效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离散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C57BL/6-PD-1-/-小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C57BL/6-PD-1-/-小鼠心房肌有效不应期较对照组减低,而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则明显升高。结论:PD-1基因敲除后出现的机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导致了C57BL/6小鼠的心房电重构,并由此使得C57BL/6-PD-1-/-小鼠心房纤颤发病易感性升高。
付国强曹义战仲月霞何乾锋王伯良
关键词:炎性细胞因子心房电重构心房纤颤
N-3不饱和脂肪酸对C57BL/6 PD-1基因敲除小鼠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N-3不饱和脂肪酸饲养对C57BL/6-PD-1^(-/-)小鼠心房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心房肌细胞活性氧,比较C57BL/6小鼠、C57BL/6-PD-1^(-/-)小鼠和、N-3不饱和脂肪酸饲养的C57BL/6-PD-1^(-/-)小鼠(每组10只,雄性,6-8周龄)的心房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Masson染色检测心房肌纤维化水平,电子天平称重检测心脏/体质量比值变化。结果与C57BL/6小鼠比较,C57BL/6-PD-1^(-/-)小鼠心房肌细胞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房肌Masson染色显示基因敲除后心房肌出现了明显纤维化、心脏/体质量比值明显升高(P<0.001),N-3不饱和脂肪酸饲养后的C57BL/6-PD-1^(-/-)小鼠心房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P<0.05)及心房肌纤维化、心脏/体质量比值(P<0.01)升高趋势得到明显遏制。结论 PD-1基因敲除C57BL/6小鼠的心房肌细胞活性氧水平升高,同时出现了的心房结构重构,N-3不饱和脂肪酸饲养能够遏制这种变化趋势。
付国强曹义战何乾锋田小溪王伯良
关键词:心房结构重构心房纤颤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