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东平

作品数:163 被引量:1,512H指数:2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建筑科学
  • 25篇经济管理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2篇建筑
  • 21篇施工现场
  • 20篇建筑业
  • 18篇图像
  • 18篇混凝土
  • 15篇安全管理
  • 14篇图像数据
  • 14篇建筑施工
  • 13篇土结构
  • 13篇混凝土结构
  • 12篇施工安全
  • 12篇建筑安全
  • 12篇钢筋
  • 12篇钢筋混凝
  • 12篇钢筋混凝土
  • 11篇钢筋混凝土结...
  • 9篇建筑工
  • 8篇数据采集
  • 7篇高层建筑
  • 7篇城市

机构

  • 162篇清华大学
  • 10篇北京城建集团...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对外经济贸易...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第29届奥林...
  • 2篇日本九州大学
  • 2篇中国建筑工程...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岩手大学
  • 2篇中铁十四局集...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63篇方东平
  • 26篇郭红领
  • 12篇赵挺生
  • 11篇李楠
  • 8篇王尧
  • 7篇李建华
  • 6篇耿川东
  • 6篇黄新宇
  • 6篇周颖
  • 5篇毕庶涛
  • 5篇黄吉欣
  • 4篇汪涛
  • 4篇王守清
  • 4篇廖彬超
  • 4篇李铭恩
  • 4篇周建亮
  • 4篇吴升厚
  • 4篇祝迪飞
  • 3篇祝宏毅
  • 3篇李睿

传媒

  • 17篇土木工程学报
  • 13篇建筑经济
  • 9篇清华大学学报...
  • 9篇工程力学
  • 5篇施工技术
  • 4篇建筑技术
  • 4篇中国安全科学...
  • 3篇建筑安全
  • 3篇工程管理学报
  • 2篇重庆建筑大学...
  • 2篇工业建筑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保险研究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建设科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土木工程与管...
  • 2篇2008年汶...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建筑结构

年份

  • 11篇2023
  • 18篇2022
  • 13篇2021
  • 1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特征参数的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分析模型被引量:10
2003年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是时变结构,与使用期的建筑结构迥然不同。综合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结构特征,将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楼板的第28d刚度与该板下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比定义为结构特征参数,建立计算模型,研究时变结构的自重荷载分配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最大荷载分配系数随着结构特征参数的增加而减小;简化方法是该文方法的特例;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考虑养护阶段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荷载重新分配时,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最大荷载分配系数在2.07~2.35之间。
方东平张传敏赵挺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荷载分配分析模型时变结构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分析与安全指标被引量:41
2002年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分析 ,应建立在准确把握时变结构的荷载、荷载效应和抗力以及合理计算安全指标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调查统计 ,研究和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抗力、荷载及荷载效应的特征和概率模型 ,基于建筑结构可靠性理论进行安全分析 ,建立了考虑荷载重新分配的施工期结构安全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一批案例的分析和计算 ,讨论了结构设计因素、施工周期、施工活荷载以及支模层数等对安全指标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和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施工方案的比选、优化和决策。
方东平耿川东祝宏毅刘西拉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安全指标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21
2012年
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责任分配不合理、责任履行不落实是事故频发的重要管理原因。为明确建设工程各相关方的安全责任及安全管理的职责与范围,以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参考发达国家及先进地区的立法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的最佳实践,结合作者多年研究的积累,构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该矩阵以横轴表示建设工程各主体,以纵轴表示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各个主体与每个阶段的交汇点则是该主体在该阶段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利用该矩阵,可从理论上梳理建设工程各主体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责任及管理流程,为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参考;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中,有助于建设工程各方安全责任的落实,提高安全管理绩效。
方东平席慧璠杨钇陈大伟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流程
城市韧性——基于“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的思考被引量:77
2017年
自然、技术和人为灾害给城市的有序运转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失。城市韧性是城市系统及其各类子系统在受到扰动时维持或迅速恢复其功能,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城市韧性概念为城市的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将城市视为一个在物理、社会、信息组成的三度空间下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的系统",并以若干子系统及其交互为例来阐述城市韧性的内涵与特征。城市必须进行"韧性管理",只有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配置到三度空间下的各个子系统和韧性建设的各个环节,才能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最有效地确保和提升其韧性。
方东平李在上李楠韩林海吴建平陆新征孔祥明李勇吕孝礼
建筑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12年
发展低碳经济、降低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已经成为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共识。在中国,建筑相关GHG的排放是最主要排放GHG的源头之一,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引导建筑领域的GHG减排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建筑GHG减排政策进行了文献综述,将减排政策的类型归纳为强制性制度、激励性政策和基于GHG定价的减排政策三大类。对每类减排政策运行的基本原理、作用效果进行分析,并归纳其优缺点。强制性制度与激励性政策较易于实施,但在减排效果上存在局限;基于GHG定价的减排政策减排效率更高,但需要较强的政府管理能力。各类减排政策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政策手段或政策手段组合,将各类减排政策的特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引导建筑相关产业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
汪涛方东平
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建筑
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组合选择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组合选择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风险抗力组合优化模型;获取安全风险荷载清单和安全风险抗力清单;识别当前安全风险荷载和当前安全风险抗力,并通过所述安全风险抗...
廖彬超方东平郭红领付蔓项天马羚李小冬李楠
文献传递
城市供水系统应急管理雪灾后反思
城市供水系统不仅是居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系统,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工业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供水系统抢险抗灾的实地调研,总结了应对经验,反思应急管理体系的问题和教训。 本文建立了《建设系统应急预案评估体系...
丁健方东平
关键词:气象灾害城市供水管理
文献传递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的实测研究被引量:25
2001年
通过现场实测 ,力图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的基本特征。特别介绍在施工现场采用多种量测手段较全面地对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荷载、材料、内力、变形等特征进行的全周期量测 ,以及捕捉到的重要现象。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和讨论 ,获得了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以及荷载传递的规律。发现楼板随着新浇混凝土强度和刚度的增长 ,在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早期徐变等作用下 ,将逐渐承担其结构自重 。
方东平祝宏毅耿川东刘西拉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荷载
城市供水系统应急管理雪灾后反思
<正>城市供水系统不仅是居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系统,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工业意义。近年来,供水系统发生多起突发事件,引起世人关注。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的冰雪灾害造成电力系统瘫痪,进而导致城市供水系统遭受严重的打击...
丁健方东平
关键词:城市供水系统应急管理
文献传递
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评估Ⅰ: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超高层建筑具有高度高、结构复杂、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针对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基于可靠度理论提出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访谈,构建了超高层施工事故风险荷载与风险抗力指标体系,确立了风险荷载和风险抗力测度指标及量化表达方法,提出了风险抗力对风险荷载发生概率的修正方法,并结合风险事故后果评价建立了施工事故风险定量评估方法。这可有效降低超高层建筑施工风险、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方东平马羚郭红领杨发兵张晋勋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风险评估方法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