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大欣

作品数:10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胆固醇
  • 2篇胆固醇酯
  • 2篇胆固醇酯转移...
  • 2篇新生儿
  • 2篇应激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生物学
  • 2篇特性分析
  • 2篇转基因
  • 2篇子代
  • 2篇子代大鼠
  • 2篇子代大鼠海马
  • 2篇足月
  • 2篇足月儿
  • 2篇基因
  • 2篇家兔
  • 2篇固醇
  • 2篇海马
  • 2篇败血症

机构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山梨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0篇成大欣
  • 5篇赵四海
  • 3篇刘恩岐
  • 3篇成大欣
  • 2篇芦红茹
  • 2篇李清红
  • 2篇张勤
  • 2篇蔡青
  • 2篇朱忠良
  • 2篇白亮
  • 2篇范江霖
  • 2篇陈蕊
  • 2篇贾宁
  • 1篇宋亮
  • 1篇王小娟
  • 1篇蔚永青
  • 1篇刘合芳
  • 1篇王宇娜
  • 1篇康华
  • 1篇楚雍烈

传媒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神经颗粒素表达降低被引量:9
2007年
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是脑特异性突触后蛋白,参与在学习记忆功能中起核心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及突触可塑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前束缚应激对子代大鼠海马NG表达的影响。连续7d对孕晚期大鼠进行束缚应激,建立产前束缚应激模型,分为对照雌、雄组,应激雌、雄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G在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不同亚区的分布特点;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NG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各组子代大鼠海马各区均有NG蛋白表达,CA1和CA3区表达高于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应激组雌、雄子代大鼠海马NG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应激组雌性子代比雄性子代减少更显著,对照组雌、雄子代之间无差异。免疫组化与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所得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NG在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表达降低,并且雌性比雄性降低明显,NG对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有差异性调制,NG表达减少可能与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有关。
李晖李清红朱忠良陈蕊成大欣蔡青贾宁宋亮
关键词:产前应激海马神经颗粒素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转基因家兔制作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制作肝脏特异性高表达人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转基因家兔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CETP转基因家兔,利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CETP活性鉴定试剂盒鉴定模型家兔中人CETP转基因的表达和活性。结果 PCR检验结果显示成功获得CETP转基因家兔,转基因主要在肝脏特异性表达,其血浆CETP活性相对于非转基因家兔明显升高。结论成功建立了高表达人CETP的转基因家兔,为研究CETP功能和其参与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提供了良好模型。
高守翠成大欣赵四海陈玉龙王晓靖白亮范江霖刘恩岐
关键词:胆固醇酯转移蛋白转基因家兔血浆
神经干细胞在产前应激子代大鼠海马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成大欣
关键词:产前应激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转基因家兔制作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目的 制作肝脏特异性高表达人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转基因家兔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CETP转基因家兔,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CETP活性试剂盒鉴定转...
赵四海高守翠成大欣陈玉龙王晓靖白亮范江霖刘恩岐
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征,为降低败血症发病率、死亡率及早期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01~2016-12确定诊断早产儿败血症127例与足月儿败血症41例,比较两组围产期高危因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差异。结果早产儿败血症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呼吸窘迫综合征、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抗生素应用等比例均显著高于足月儿组(P<0.05)。早产儿败血症多经呼吸道感染(44.1%),足月儿组多经血流感染(65.9%)。两组比较,早产儿组易出现氧饱和度下降(65.4%vs 14.6%)、呼吸困难(40.2%vs 12.2%)、呼吸暂停(28.3%vs 9.8%)和应激性高血糖(38.6%vs 14.6%);足月儿组易出现黄疸(61%vs 32.3%)和体温异常(53.7%vs17.3%)。足月儿组白细胞计数、PCT值增高比例显著多于早产儿组(P<0.05);早产儿组白细胞计数减低,血小板减低比例显著多于足月儿组(P<0.05)。两组并发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败血症高危因素多,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与足月儿败血症存在一定差异,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予关注。
成大欣成大欣王小娟芦红茹张勤
关键词:败血症早产儿足月儿
尾加压素Ⅱ转基因家兔制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影响转基因家兔制作的因素,优化转基因动物制作过程,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家兔制作方法。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转基因家兔,对超数排卵的程序、受精卵的收集、外源基因的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和术后护理等影响因素都进行了对比研究和探讨。结果优化了转基因家兔制作过程,通过对比发现注射卵泡刺激素方案优于注射孕马血清方案,更易获得较多数量的受精卵。PCR检验结果显示我们成功获得尾加压素Ⅱ转基因家兔。结论通过成功制作尾加压素Ⅱ转基因家兔,建立了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家兔制作方法,同时为研究尾加压素Ⅱ生物学功能和其与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有力工具。
赵四海朱虹陈宏列白亮成大欣范江霖刘恩岐
关键词:转基因家兔影响因素显微注射法
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确诊为败血症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将这些新生儿分为早产儿败血症组(127例,简称早产儿组)与足月儿败血症组(41例,简称足月儿组),比较两组的构成比、病死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差异。结果早产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早产儿的4.43%(127/2 861),显著高于足月儿组1.34%(41/3 057)(χ2=51.42,P<0.05);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5.51%vs.7.32%,P>0.05)。检出引起败血症前五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高里氏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最高(57.74%),真菌检出率最低(19.64%)。早产儿组真菌检出率高于足月儿组(25.2%vs.2.4%,P=0.001),足月儿组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高于早产儿组(34.2%vs.18.9%,χ2=4.12,P<0.05)。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产酶率在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中均较高(分别为92.9%vs.70.0%、64.7%vs.53.3%、30%vs.44.4%),耐药率也较高,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达托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尚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定期分析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差异及耐药规律,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降低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成大欣成大欣康华蔚永青李琛
关键词:败血症早产儿足月儿耐药性
妊娠期心理应激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心理应激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孕妇应激事件调查表评估母亲妊娠期应激水平,分为轻度应激组、重度应激组和对照组。20项神经行为测定法评价其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育。结果轻度应激组3天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为35.84±2.56分,7天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为37.6±3.45分;重度应激组3天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为32.08±2.87分,7天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为35.42±2.12分;对照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为39.56±3.46分,应激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应激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低于轻度应激组(P<0.01);单项减分易出现在对光、对声习惯形成及牵拉反应三方面;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性别不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结果;正常出生体重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基础分没有相关性。结论妊娠期心理应激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李晖贾宁成大欣李清红陈蕊张渊源蔡青朱忠良
关键词: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
HIV患者合并感染基因1和4型丙型肝炎病毒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HIV患者共感染难治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型和4型)后的临床药物处理对策。方法:收集国内外2000年至今报道的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IV共感染患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结果,提取其中共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资料。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HIV患者罹患丙型肝炎后,尤其是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V后的治疗方案。结果:Medline文献检索结果命中88篇文献,其中6篇符合纳入标准,共提取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资料1 131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所获得的持续病毒反应率是26%,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反应率(8%)。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也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疗法(26%vs 13%)。而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疗法在基因2型或3型HCV感染的HIV患者可获得55%的持续病毒反应率。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IV共感染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率相似。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在治疗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时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或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疗法。
赵四海刘恩岐成大欣薛欣楚雍烈
关键词:肝炎病毒
2012-2016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出生家庭、高危妊娠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总结死亡率、死因及变化规律。结果 (1)8 869例住院新生儿中死亡108例,死亡率1.22%,可避免死亡率0.86%;可避免死亡比71.29%。(2)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住院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2012-2016年,我院住院新生儿前5位死因依次是: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先天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足月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窒息。早产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3)我院新生儿死亡率由2012年2.02%下降至2016年1.09%。败血症由2012-2015年间首位死因,下降至2016年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为2016年首位死因,窒息为第2位;先天畸形由前3位死因下降至5位以后。结论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逐步提高,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控制感染性疾病是降低住院新生儿可避免死亡率的首要措施。
成大欣成大欣张勤芦红茹刘合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