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九梅

作品数:134 被引量:1,173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7篇子宫
  • 53篇宫腔
  • 46篇宫腔镜
  • 41篇腹腔
  • 41篇腹腔镜
  • 23篇宫内
  • 20篇手术
  • 19篇肌瘤
  • 18篇子宫内膜
  • 18篇内膜
  • 18篇宫内膜
  • 16篇子宫肌
  • 15篇切除
  • 15篇子宫腺
  • 14篇子宫腺肌
  • 13篇子宫肌瘤
  • 12篇妇科
  • 11篇诊治
  • 10篇诊室
  • 9篇术后

机构

  • 10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华信医院

作者

  • 134篇成九梅
  • 83篇段华
  • 51篇郭银树
  • 38篇张颖
  • 36篇刘芸
  • 27篇李长东
  • 22篇王金娟
  • 18篇夏恩兰
  • 13篇彭燕蓁
  • 8篇陈芳
  • 8篇王永军
  • 7篇苗劲蔚
  • 7篇彭雪冰
  • 5篇李琳
  • 5篇孔亮
  • 5篇臧春逸
  • 4篇叶红
  • 4篇于丹
  • 4篇郑杰
  • 4篇王欣

传媒

  • 16篇北京医学
  • 1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0篇母子健康
  • 6篇中华妇产科杂...
  • 6篇父母世界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国际妇产科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3篇中国妇产科临...
  • 3篇中华腔镜外科...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1篇2020
  • 8篇2019
  • 1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7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12篇2004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6
2004年
目的 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的疗效与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行TCRE资料完整的220例DUB患者,随访手术疗效,并对术中切除的子宫肌条及术后症状复发患者切除的子宫标本,通过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内膜肌层的破坏深度及切除子宫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114个月,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4.5%(208/220),其中闭经为25.9%(57/220),月经量减少为68.6%(151/220);术后贫血纠正率为97.3%(145/149);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率为92.3%(2003/220);术后症状复发进行再次干预治疗38例(17.3%,38/220),其中行二次TCRE 3例,子宫切除10例,药物治疗25例。术中切除内膜下平滑肌组织30例,组织厚度为2.12~3.26 mm;10例切除的子宫腔内仍有功能完好的内膜存在,其中发现肌层子宫内膜异位病灶5例。结论 TCRE是治疗DUB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对内膜破坏不彻底,或合并子宫腺肌症,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规范手术操作和加强术后管理是提高疗效的必要措施。
段华夏恩兰于丹赵艳郑杰成九梅彭雪冰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预后
子宫中隔电切术后宫腔放置医用生物蛋白胶和水囊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子宫中隔电切术后宫腔放置医用生物蛋白胶和水囊代替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中隔患者69例,随机分成3组,实施腹腔镜监视下子宫中隔电切术治疗,术后治疗组1宫腔内放置弗莱氏尿管,注入4 ml生理盐水形成水囊并经尿管注入生物蛋白胶封管,留置1 d后取出并使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序贯疗法;治疗组2方法同治疗组1,但水囊留置3 d;对照组放置IUD并使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序贯疗法。比较3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腰腹部疼痛和3月后宫腔镜检查宫腔情况。结果:宫腔放置医用生物蛋白胶和水囊的治疗组1有1例宫腔膜状粘连,治疗组2与放置IUD的对照组宫腔均无粘连,三者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治疗组2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1和2腰腹部疼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而治疗组1和治疗组2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监视下子宫中隔电切术后放置医用生物蛋白胶和水囊与宫内放置IUD疗效相同,而阴道流血时间和腰腹部疼痛时间短,是宫腔放置IUD的有效替代治疗方式。
刘芸成九梅段华郭银树李长东
关键词:中隔子宫生物蛋白胶
用于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模型、产品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模型、产品和方法,本发明基于免疫细胞和病理参数的综合评分构建了一种客观的、临床可行的、重复性高的子宫内膜癌联合预测模型。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计...
张颖郭建宾钱海利段华成九梅郭银树王金娟
文献传递
宫腔镜在未婚女性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未婚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时较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宫腔镜在未婚女性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间, 在我院妇科微创中心因异常子宫出血经药物...
刘芸成九梅郭银树李长东苗劲蔚段华
文献传递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1
2005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1月10余年间,36例宫腔镜手术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并发症中,子宫穿孔或不全子宫穿孔11例,均发生在复杂的宫腔内手术操作中,除1例中转开腹外,均在腹腔镜下行缝合修补;术中大出血5例,均由于对子宫肌壁破坏过深所致,经宫腔放置双腔导管压迫止血或子宫切除治愈;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3例,给予利尿及补钠治疗,预后良好;空气栓塞1例,早期发现后积极抢救成功;输卵管绝育子宫内膜去除术后综合征4例,行子宫切除加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切除、宫腔扩探及粘连分离,治愈;宫腔粘连12例,分别行宫腔扩探、粘连分离、排除积血或子宫切除。结论复杂的宫腔内操作、宫腔灌流压力过高、子宫肌壁破坏较深以及子宫内膜残留,是发生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术中腹腔镜或B超监护、提高术者处理复杂宫腔手术的能力和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段华夏恩兰张玫于丹彭雪冰成九梅郑杰
关键词:子宫肌壁术中大出血术后综合征输卵管绝育输卵管切除
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路径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索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5mm的绝经后妇女,常规采用宫腔镜活检和病理检查这一临床路径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5mm并完成了宫腔镜活检及病理检查的绝经后妇女232例,探讨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并比较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本组232例中,子宫内膜厚度5~7mm组87例,子宫内膜厚度≥8mm组145例。经宫腔镜活检和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7mm组诊断为子宫内膜癌4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5例;子宫内膜厚度≥8mm组诊断为子宫内膜癌23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4例。经掊2检验,子宫内膜厚度5~7mm组与≥8mm组子宫内膜病变分布有显著性差异(掊2=14.497,P=0.001)。同时,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子宫内膜息肉为82%,黏膜下肌瘤为100%,内膜增生为87%,内膜癌为100%。经kappa检验显示,二者诊断存在较好的一致性(κ=0.8037,P﹤0.05)。结论对于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5mm的绝经后妇女,常规采用宫腔镜活检和病理检查这一临床路径,在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方面更具优势。
王金娟成九梅段华
关键词:绝经期子宫内膜宫腔镜病理
不同剂量雌激素对重度IUA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陈芳成九梅叶红段华
窄带成像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内膜非典型增生中的价值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及内膜非典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189例异常子宫出血可疑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电子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膜依次使用白光和NBI模式进行分类和病灶性质的判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子宫内膜癌及内膜非典型增生诊断的作用。结果 189例共取子宫内膜病理标本334份,其中病理阳性病灶(包括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27份,阴性病灶(正常子宫内膜及内膜良性病变)207份。依照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宫腔镜下诊断特征:病灶增厚高出周边内膜、异型血管和(或)组织坏死致病灶表面毛糙不规则,NBI及白光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及内膜非典型增生诊断的准确率为93.7%(313/334)及84.7%(283/334)(χ2=14.010,P=0.000),敏感性为95.3%(121/127)及79.5%(101/127)(χ2=14.302,P=0.000),NBI模式均显著高于白光;二者诊断的特异性为92.8%(192/207)及87.9%(182/207)(χ2=2.767,P=0.09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BI弥补了普通光宫腔镜对病变形态学识别的不足,可明显提高对子宫内膜癌及内膜非典型增生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NBI指导下的对宫腔内病变的定位活检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张颖段华孔亮王永军郭银树成九梅王金娟王欣
关键词:窄带成像宫腔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误诊为子宫粘膜下肌瘤一例
[病历摘要]患者,巩××,女,33岁,以“月经量增多1年,发现粘膜下肌瘤一个月”为主诉于2004-3-24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2/4/26-28天,量中无痛经。1年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量...
成九梅
文献传递
妇科腹腔镜手术39例并发症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降低其发生的措施。方法总结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36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97例中,发生并发症39例,发生率为1.05%。穿刺所致动脉损伤出血5例,占12.82%;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14例,占35.90%,其中膀胱损伤4例,输尿管损伤3例,肠管损伤1例,术中出血6例;术后并发症20例,占51.28%,其中术后出血2例,盆腔感染11例,肠梗阻1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臂丛神经麻痹2例。术中大血管出血、泌尿系及胃肠道损伤等10例中转开腹或再次开腹手术治疗,全部并发症经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腹腔镜手术虽是微创手术,但仍有发生并发症甚至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加强内镜医生手术技能的培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王欣成九梅段华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妇科手术并发症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