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维明

作品数:65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3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3篇蛋白
  • 13篇免疫
  • 10篇病毒
  • 9篇融合蛋白
  • 9篇粒细胞
  • 9篇免疫原性
  • 9篇脑膜
  • 9篇脑膜炎
  • 9篇基因
  • 9篇集落
  • 9篇集落刺激因子
  • 7篇疫苗
  • 7篇球菌
  • 7篇细胞集落
  • 7篇巨噬细胞
  • 7篇巨噬细胞集落...
  • 7篇纯化
  • 6篇幽门螺
  • 6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6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云南省流行病...
  • 1篇云南省药品检...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65篇徐维明
  • 24篇李健峰
  • 23篇李智华
  • 16篇姬秋彦
  • 13篇戴长柏
  • 12篇孙强明
  • 10篇毕研伟
  • 9篇孙茂盛
  • 9篇杨喆
  • 9篇杨旭
  • 8篇李颂
  • 8篇彭正华
  • 7篇肖红剑
  • 7篇高丹丹
  • 7篇刘红岩
  • 7篇戴宗祥
  • 7篇龙海亭
  • 5篇杨增福
  • 5篇罗娜
  • 4篇李太华

传媒

  • 11篇中国生物工程...
  • 8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国病毒学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云南医药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第四次全国电...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肽(1-34)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及纯化被引量:3
2006年
人工合成人甲状旁腺激素1~34肽段(PTH134)的cDNA序列,克隆到大肠杆菌蛋白表达载体pThioHis中,获得了高表达菌株。经发酵、破菌、金属螯合层析、反相层析和凝胶层析后获得了纯度大于95%的hPTH134,hPTH134肽N端测序和质谱分子量测定结果与天然PTH134一致。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hPTH134在体外具有刺激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
李健峰肖红剑姬秋彦李智华龙海亭阎玲梅罗娜徐维明
关键词:人甲状旁腺激素大肠杆菌
huGM-CSF(9-127)-IL-6(29-184)融合蛋白的复性及纯化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利用QSepharoseH .P .离子交换柱层析在 8mol L尿素变性条件下对huGM CSF(9 12 7) IL 6 (2 9 184)融合蛋白进行初步纯化 ,然后再利用SephacrylS 2 0 0分子筛柱层析复性及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 ,其纯度达到 95 %以上。该纯化方案成功地解决了稀释复性或透析复性产物在进行QSepharoseH .P .离子交换柱层析时目的蛋白不稳定而沉积于柱上的问题 ,获得了较好的复性效果 ,复性率达到 80 %以上。使用该纯化方案 ,1天内便可基本完成重组蛋白的复性及纯化过程 。
孙强明刘红岩戴长柏马雁冰孙茂盛徐维明
关键词:融合蛋白复性纯化造血细胞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的制备
2010年
目的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微囊,探讨开发口服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可行性。方法以rhGM-CSF为药物模型,通过壳聚糖与海藻酸钠聚电解质的络合反应制备rhGM-CSF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观察微囊的形态大小,测定其包封率,不同pH值下的膨胀度和体外释放率。结果制备的rhGM-CSF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呈均匀、完整的圆球形,平均直径1mm左右;包封率达80%以上;在模拟肠液(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浸泡3h,膨胀度可达600%,药物释放率达85%以上。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具有肠溶控释作用,有望成为rhGM-CSF等蛋白类口服药物的控释载体。
戴宗祥姬秋彦杨增福杨旭李健峰李智华徐维明
关键词: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huGM-CSF(9-127)-IL-6(29-184)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构建及表达具有huGM-CSF和huIL-6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uGM-CSF(9-127)-IL-6(29-184)融合蛋白分子。方法应用PCR技术对huGM-CSF和huIL-6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同时在二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G-G-S-G-S)3,克隆PCR产物,并构建成pBV220-GM-CSF(9-127)-IL-6(29-184)表达质粒,表达质粒导入E.coliDH5α中诱导表达。通过QSepharoseH.P.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S-20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以获取目的蛋白。使用huGM-CSF依赖细胞株TF1和huIL-6依赖细胞株B9通过MTT法测量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pUC18-GM-CSF(9-127)-IL-6(29-184)的测序结果表明,其序列与理论设计完全一致,表达质粒在E.coliDH5α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25%以上,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QSepharoseH.P.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S-20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及复性后获得目的蛋白,其纯度达到95%以上。融合蛋白具有huGM-CSF和huIL-6的双重生物学活性,其促进huGM-CSF依赖细胞株TF-1和huIL-6依赖细胞株B9增殖的比活性分别为1.08×108U/mg和1.95×107U/mg。结论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和双重生物学活性的GM-CSF(9-127)-IL-6(29-184)融合蛋白。
孙强明徐维明马雁冰杨旭刘红岩孙茂盛戴长柏
关键词:克隆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
细胞内病毒抗原定位的低温包埋及胶体金标记
本文报告使用低温包埋剂Lowicryl K4M对感染细胞进行低温包埋和制作超薄切片,用包被SPA或IgG的胶体金作为第二抗体,采用间接法对两种RNA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轮状病毒)和两种DNA病毒(单纯疱疹Ⅰ型病毒及SV...
李光宇徐维明李颂杨喆
文献传递
几种常见病毒的形态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被引量:1
1995年
使用电子显微镜分别对RNA及DNA各3个病毒科的主要成员进行阳性染色及超薄切片制样,作形态学观察和研究.在总结各种病毒形态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这些病毒的诊断要点.其中着重比较了脊髓灰质炎(polio)、柯赛奇(coxsackle)及甲型肝炎(甲肝)3种小RNA病毒以及两种呼肠孤病毒之间的形态学差异获得了这些常见病毒鉴别诊断的重要指征.作者依据这些特征,对数千份病毒样品进行了分析诊断,均得到满意结果.本试验结果将有助于电子显微镜在诊断病毒学中的应用推广及其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徐维明李颂杨喆徐彤皓李智华
关键词:电镜
BALB/c系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的含C型病毒粒子细胞系的建立
1991年
“BMAC”是一株BALB/c系小鼠的含C型病毒颗粒的乳腺癌细胞系,已传112代。细胞呈梭形,最高分裂指数为49‰,细胞增殖迅速且稳定,染色体数目为拟二倍体,众数为40~41。同种移植率100%(15/15),其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原发肿瘤相似,仍然保持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唐恩华刘名英阮永良庄俊英徐维明罗其胜郭仁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系BALB/C病毒粒子原发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病毒颗粒
一种新型广谱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表达与纯化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引物设计,利用重叠延伸PCR(OE-PCR)和搭桥PCR方法扩增得到A型流感病毒M2蛋白缺失跨膜区基因以及HA多表位基因,分别克隆测序后以pET28a+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M2d-HA。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筛选获得了高效表达流感病毒缺失跨膜区M2蛋白和HA多表位蛋白片段重组融合蛋白的工程菌,表达的重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5%左右。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亲和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复性,得到纯度在90%以上的目的蛋白。Westernblot结果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广谱型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魏义举龙海亭杨旭李建芳毕研伟李健峰徐维明
关键词: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多表位表达纯化抗原性
基因芯片技术及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基因芯片是通过把巨大数量的核酸固定在一块面积很小的基板上而构成 ,利用核酸分子的杂交特性 ,通过芯片的制备 ,待测样品的准备 ,样品与芯片杂交以及杂交图谱的检测和读出四个基本步骤便可获得待测样品的巨大数量的生物信息。目前基因芯片已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本文就基因芯片技术近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介绍。
孙强明栗秀芳戴长柏徐维明
关键词:基因芯片测序癌症
重组B群脑膜炎球菌fHBP融合蛋白的表达和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PCR构建编码B群脑膜炎球菌fHBP蛋白V1变异型全长序列和V2变异型C结构域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ET30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其实现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0%。表达产物经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获得了纯度达到90%以上的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经2次腹腔免疫,血清IgG滴度达到15 849,同时杀菌力实验显示此融合蛋白能诱导针对B群脑膜炎球菌的补体依赖的杀菌反应。表明此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B群脑膜炎球菌蛋白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彭世泽肖红剑彭正华毕妍伟孙振璐戴宗祥高丹丹徐维明李智华李健峰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氏菌原核表达融合蛋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