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泽平

作品数:159 被引量:855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7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9篇教育
  • 27篇基础教育
  • 26篇课程
  • 18篇课程改革
  • 16篇教师
  • 15篇社会
  • 15篇教育课
  • 15篇教育课程
  • 14篇基础教育课程
  • 13篇高等教育
  • 11篇新中国
  • 11篇教学
  • 10篇文化
  • 9篇历史考察
  • 9篇民国
  • 9篇教育发展
  • 8篇教育课程改革
  • 8篇基础教育课程...
  • 8篇高校
  • 7篇育发

机构

  • 123篇西南大学
  • 29篇西南师范大学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4篇21世纪教育...
  • 4篇中国教育科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天津海运职业...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黔东南州教育...

作者

  • 158篇彭泽平
  • 18篇姚琳
  • 12篇金燕
  • 6篇姚琳
  • 5篇段兆磊
  • 4篇刘来兵
  • 4篇吴洪成
  • 4篇熊丙奇
  • 4篇储朝晖
  • 3篇罗珣
  • 2篇靳玉乐
  • 2篇石猛
  • 2篇刘恩民
  • 2篇孟丽美
  • 2篇陆有铨
  • 2篇黄娥
  • 2篇马霞
  • 2篇胡志艳
  • 1篇段润涵
  • 1篇张倩

传媒

  • 9篇教育理论与实...
  • 9篇西南大学学报...
  • 9篇教育与教学研...
  • 6篇比较教育研究
  • 6篇教育学术月刊
  • 5篇中国教育学刊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4篇教师教育学报
  • 3篇半月谈
  • 3篇教育与职业
  • 3篇现代大学教育
  • 3篇云南教育(视...
  • 3篇现代教育管理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教育科学
  • 2篇教育探索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职业技术教育
  • 2篇中国电化教育
  • 2篇课程.教材....

年份

  • 10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9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破格招生略论
2019年
国立大学破格招生始于民初,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渐趋普遍,全面抗战爆发后日益消退。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破格招生的实施得益于高校享有自主招生权限,政府对大学控制相对放松、中等教育不发达和大学对优质生源的追求是其产生的重要背景。相对于“唯分数”取才的选拔方式,国立大学破格招生体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待改进之处。审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破格招生实践,可为当今高校自主招生的规范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彭泽平金燕
关键词:民国时期自主招生招生标准
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与经验
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它不仅为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回顾改革开放三 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历程,可以总结出如下历史经验:(1)依靠信任教...
彭泽平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生命成智:未来教育发展的中和之道被引量:6
2021年
在人的普遍的观念里,物是静默的、被处置的。随着社会发展,人与物的快速交融加速了两者的同质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的异化,究其本源是人的意识错误而造成的人与生命的隔离。子罕言天命,孔子的生命教育哲学核心是研究人的问题,主张摒弃把神作为人的思想的最终栖息地的宗教价值,实现价值规范主体由天道向人道转向,通过正心、立礼、成乐的方式,在天道恒常中不断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从而实现生命本体的永恒发展。面对未来教育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回望传统来寻求解决之道,但如果陷入对传统与现实的对应、解释与追逐中,传统便走向了僵化的境地。基于此,我们需以开放性的眼光看待孔子的生命教育哲学,跳出人对事物的无止境欲求的“目的因”陷阱,逐渐走出对外物的崇拜与迷信,推动生命成智,从精神自由解救的源头克服人的思想奴役人的迷惑性,重启向未来开放的生命对谈。
曾凡彭泽平
关键词:未来教育生命教育孔子生生反求诸己
民国早期中小学新教学方法实验及其启示被引量:1
2016年
民国早期,针对五段教授法机械灌输、呆板的弊端与问题,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国外教学方法先后被介绍到国内并在一些中小学开展实验,在当时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改革、实验新教学方法的热潮。民国早期中小学新式教学方法的输入与实验是近现代中国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当时新旧教育的更替与中西教育的融合,促进了当时教育界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为后来国人教学"本土化"的探索提供了历史契机、素材和经验,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彭泽平姚琳郭红云
关键词:民国早期教学方法
东西部高教差距究竟有多大
2002年
彭泽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经费办学水平
反思性监控: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被引量:1
2011年
由于特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一直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问题。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视角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反思性"、"情境性"等特征,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朝着合格的知识行动者的目标迈进。基于活动情境的反思性监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应构筑教师发展的新模式——反思性监控模式。在反思性监控模式中,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反思性监控体系、他人反思性监控系统和反思性情境的构建来达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彭茂辉周羽娜彭泽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
抗战时期重庆高校社会服务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抗战时期,重庆高校不仅高度重视并努力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使命,而且积极面向抗战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肩负起服务社会的历史重任,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缩影,重庆高校的社会服务不仅为战时大后方其他高校做出了表率与示范,而且为抗战救国大业与大后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并为当前我国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彭泽平胡志艳李礼
关键词:抗战时期高校社会服务
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被引量:51
2003年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相关范畴而不是相对范畴,二者是一种弱相关的关系,其中任何一方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的提高或者受到抑制。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衡量教育的两个重要尺度和教育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二者各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和不同的制约因素,各自具有其独立的价值。缺失公平的效率不可能成为教育制度的基本支柱,同样,没有效率的公平也不能作为教育制度的现实基础。
彭泽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效率
教育公平与效率被引量:2
2003年
近年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成了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不仅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界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展开过讨论,而且在教育学界,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同样激起了教育理论工作者广泛的注意,并成为近年来教育理论探讨的一个新的热点.对于哲学、社会学界的思考由于接触不多勿敢妄加评论.但透析教育学界的这场争论,实则大有问题.它反映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教育理论研究者自身的角色意识已经淡化,学理意识的欠缺显现无疑.
姚琳彭泽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效率教育理论角色意识教育投入教育政策
知识厄运与制度悲剧——文革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革命”的历史省察被引量:17
2005年
文革时期,在“教育革命”的名目之下,“知识”与“制度”在课程“革命”的浪潮中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厄运,导致了“教育”内涵的遗失与人发展的异化。从根源来看,它实际上与晚年毛泽东对理想社会构筑的偏误紧密相关。
彭泽平
关键词:文革时期基础教育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