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征

作品数:14 被引量:16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3篇城市
  • 2篇地表
  • 2篇地表温度
  • 2篇动力机制
  • 2篇土地利用功能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点
  • 2篇农村居民点用...
  • 2篇驱动力
  • 2篇居民点
  • 2篇居民点用地
  • 2篇反演
  • 2篇村居
  • 1篇地表温度反演
  • 1篇动力机制研究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征用
  • 1篇征用补偿

机构

  • 14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4篇彭征
  • 10篇廖和平
  • 4篇熊祥强
  • 4篇黄易禄
  • 3篇郭月婷
  • 2篇赵雲泰
  • 2篇明泓
  • 1篇王璇
  • 1篇程希
  • 1篇洪惠坤
  • 1篇庞巧
  • 1篇李清

传媒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8年中...
  • 1篇2008’全...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被引量:33
2009年
针对山地城市复杂的城市地貌和下垫面类型,本文使用TM、DEM、ETM+等遥感影像资料,提取了重庆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借助TM、MSS等遥感数据的红外波段,反演出1988年和2000年的地表温度。分析了重庆市近十年的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88-2000年间,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明显,特别是城市土地覆盖面积有显著增加。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会改变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尤其是城市土地的扩展会提高地表温度。对山地、丘陵、平坝、陡坡四种耕地的地表温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引起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又相应地影响了地表温度的变化,植被覆盖度每下降10%,地表温度上升0.49K。
彭征廖和平郭月婷李清
关键词: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地表温度反演
重庆市巫山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重庆市巫山县土地利用进行功能分区,分析各区特点,确定土地利用合理方向,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保持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明泓廖和平彭征王璇
关键词:土地利用
压力条件下耕地资源贮量增长途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2
2006年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该城市耕地资源贮量增长面临的压力,并对压力条件下耕地资源贮量增长途径进行了探讨,以寻求真正保持耕地增量的持续性的途径.研究认为:在压力条件下,保持耕地资源贮量增长的切入点是改变原来偏重于追求数量的思维模式,实行以追求质量为主的显性土地开发整理与革新耕地利用方式的隐性土地开发整理相结合的模式.
黄易禄熊祥强彭征廖和平
关键词:耕地利用
西部地区城镇用地空间驱动分析——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被引量:1
2006年
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通过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对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动力机制进行了探索.认为璧山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如下:①地理区位配合政策优势;②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差异;③工业园区经济拉动.
熊祥强廖和平黄易禄彭征
关键词:驱动力助推器
重庆市2号线轻轨沿线景观格局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在RS和GIS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重庆市1986年、2000年LandsatTM遥感影像资料和2007年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作为信息源,选取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等4项景观指数,对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2km范围内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运用缓冲区分析方法,沿2000年和2007年轨道交通以0~0.5km,0.5~1km,1~1.5km,1.5~2km建立双侧缓冲区,提取住宅用地、城市水域、商服用地、工业用地、公园绿地5种重要景观要素信息,通过计算各缓冲区内各项要素的景观指数,分析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异状况.结果表明,轻轨2号线建设对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表现出较强的吸引效应,景观破碎化指数趋于减小,空间集聚不断加强;商服用地破碎化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随着缓冲区距离增大呈现降低趋势;公园绿地分维数和形状指数较低且变化不明显;城市水域景观形状较简单,稳定性强.
郭月婷廖和平彭征
关键词:轨道交通空间分异
浅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本文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农村居民点数量与位置的变化。采用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认为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居民点减少主要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因素、社会行为等因...
赵雲泰彭征庞巧廖和平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土地制度
文献传递
浅析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和失地农民安置问题被引量:8
2006年
针对目前地价补偿标准问题,探索一种合理、有效且易于操作的征地补偿标准和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在货币安置模式中结合劳动力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新的货币安置模式。
彭征廖和平黄易禄熊祥强
关键词:土地征用
中国城市空间拓展研究动态被引量:25
2009年
本文在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城市空间拓展在形态与模式、空间拓展机制、空间拓展动态模拟、空间拓展环境效应等多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拓展研究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定量化的研究方法,筛选城市空间拓展的驱动因素,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得城市空间拓展准确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型对不同时空尺度的城市空间拓展过程加以模拟,并对城市空间拓展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加以分析,以此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工作。针对目前研究工作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本文认为,今后中国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发展方向应是借助日臻完善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深入开展城市空间拓展合理性评价,构建定量化动态模型,协调城市空间用地的增量布局与存量调整,并加强与国外城市空间拓展的比较研究。
郭月婷廖和平彭征
重庆市巫山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重庆市巫山县土地利用进行功能分区,分析各区特点,确定土地利用合理方向,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以保持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明泓彭征王璇廖和平
关键词:土地利用
文献传递
浅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本文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农村居民点数量与位置的变化。采用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认为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居民点减少主要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因素、社会行为等因...
赵雲泰彭征庞巧廖和平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驱动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