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作品数:9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刀制瓣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短期视力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12月LASIK手术患者96例(192只眼),分成两组,其中,飞秒激光(Wave Light FS200)制瓣LASIK组,患者46例(92只眼),Moria M2制瓣的常规LASIK组,患者50例(100只眼)。术前、术后1d、1个月和3个月分别检查记录患者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等效球镜度和术后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例。结果两组术后1 d、1个月和3个月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1个月和3个月等效球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增加,等效球镜变小;两组术后1 d、1个月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FS-LASIK组的术后裸眼视力和预定矫正屈光度更好更加稳定,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亦高于常规LASIK组,P<0.05。飞秒激光制瓣组术后1个月、3个月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84个眼(91.3%)、86只眼(93.5%)。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比例都比术后1 d要高。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安全精准,并发症轻而少,术后效果优于角膜板层刀LASIK。 张霞 袁牧之 林颖关键词:飞秒激光 角膜板层刀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FS 口服维生素D_(3)治疗飞秒激光辅助LASIK术后干眼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D_(3)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1─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接受FS-LASIK且术后1个月有明显干眼的患者90例(90眼)。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5例(45眼),连续12周服用维生素D_(3)2000 IU/d;对照组45例(45眼),不口服任何药物。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6个月测定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液破裂时间(TBUT)、SchirmerⅠ试验、泪河高度,血清维生素D_(3)水平以及对比敏感度情况。采用Kolmogorov-Smirnov、LSD-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药后1个月,研究组OSDI评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07)。研究组的TBUT(t=3.02,P=0.027)和SchirmerⅠ试验值(t=2.78,P=0.030)均高于对照组。服药后3个月,研究组OSDI(t=2.50,P=0.010)、TBUT(t=2.32,P=0.031)和SchirmerⅠ试验值(t=3.25,P=0.02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服药后6个月,2组患者OSDI(t=2.31,P=0.025)、TBUT(t=2.30,P=0.039)和SchirmerⅠ试验值(t=3.03,P=0.0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恢复更好。研究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_(3)水平与OSDI评分呈负相关(r=-0.90,P<0.001),与SchirmerⅠ试验值(r=0.88,P<0.001)、TBUT评分(r=0.89,P<0.001)和TMH(r=0.80,P<0.001)呈正相关。服药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明视对比敏感度和暗视对比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3 cpd:t=2.40,P=0.04;6 cpd:t=2.16,P=0.04;12 cpd:t=2.23,P=0.04;18 cpd:t=2.37,P=0.04)。结论:维生素D_(3)不仅改善了术后干眼症状及泪膜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善FS-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 林颖 苏焕钧 张霞 袁牧之关键词:干眼 虹膜自动跟踪定位联合Contoura矫正角膜不规则散光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虹膜自动跟踪联合Contoura矫正低中度近视伴角膜不规则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8月在我院行近视激光治疗的患者30例(60眼),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15例(30眼)接受虹膜自动跟踪定位联合Contoura辅助的LASIK;对照组15例(30眼)接受虹膜自动跟踪定位辅助的LASIK。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表面变异指数(index of surface variance,ISV)、角膜表面垂直不对称指数(index of vertical asymmetry,IVA)、角膜斜轴散光(C3)、角膜规则散光(C5)、对比敏感度等,并作对比。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裸眼视力为1.12±0.14,高于对照组的1.04±0.19(t=8.58,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ISV和IVA分别降为5.68±3.02和0.89±0.5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C3和C5分别降为(2.10±0.63)D和(2.11±1.04)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C3和C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在明视状态下所有频段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在暗视状态下6.0 c·d-1、12 c·d-1时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虹膜自动跟踪联合Contoura矫正低中度近视伴角膜不规则散光是安全、有效的,能改善角膜的不规则状态,提高视觉质量。 林颖 张霞 袁牧之 苏焕钧 蒋丽君关键词:角膜不规则散光 飞秒激光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与传统LASIK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3年 目的: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后(wavefront and iris locating guided-LASIK,WG-LASIK)近视患者的疗效以及角膜前表面像差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200眼,排除手术禁忌证后,按球镜屈光度分成低度(≤-3.00D)和中度(-3.00D^-6.00D)。每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行波前像差LASIK,另一组行常规LASIK。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患者的裸眼视力、波前像差检查。结果:在低度和中度患者中,LASIK组和WG-LASIK组术后视力在1个月和3个月均达到术前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中度近视组,LASIK组和WGLASIK组在术后1个月时彗差、球差及总的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有所增加。至术后3个月时彗差、球差及总的高阶像差均未恢复至术前水平。在中度近视组,LASIK组和WG-LASIK组间彗差、球差及总的高阶像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能有效的矫正近视和散光。并且其视觉质量优于传统的LASIK手术。 袁牧之 林颖 张霞 蔡云璁关键词:波前像差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研究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原因。方法:对99例198眼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术。使用FemtoLDV达芬奇飞秒激光作上方带蒂角膜瓣。激光参数:脉冲频率1MHz,预定制角膜瓣厚度110μm,角膜瓣直径8.5~9.0mm。日本TOMEYSP100超声波角膜测厚仪,实际测量厚度为95~103(平均98.00)μm。结果:发现haze10例19眼,haze多发在光学区中央,直径约3.0~4.5mm,小部分在鼻侧。患者术后1,14d;1,3,6mo的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0.82±0.24,0.94±0.16,0.98±0.17,1.0±0.26,0.97±0.13。而患者发生haze后的术后14d;1,3,6mo之间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98±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的薄角膜瓣与haze的发生有关,轻度的haze对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未产生影响。 张霞 贺自力 袁牧之 林颖 陈凤莲 崔玉萍关键词:飞秒激光 屈光手术 角膜上皮下混浊 飞秒激光和显微板层刀行LASIK手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1-06/09我院完成的LASIK手术病例150例300眼,根据制瓣方式分为飞秒激光组和板层刀组各75例150眼,所有手术均采用EC5000CX-Ⅱ(日本Nidek公司)行基质切削,且都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wk;1,3mo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屈光度、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波前像差及明视和暗视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1wk;1,3mo两组患者的UCVA和屈光度(等效球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mo时,飞秒组C7的绝对值、RMSh,RMS3和RMS6值均低于板层刀组(P<0.05);术后3mo时飞秒组C7的绝对值、C14和RMS6的值均显著低于板层刀组(P<0.05)。明视和暗视对比敏感度在术后1wk时,飞秒组和板层刀组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明视和暗视对比敏感度较术后1wk有所提高,至术后3mo略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在治疗近视和散光方面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的特点。飞秒激光在提高UCVA的同时,还能减少高阶像差的产生,并且不会导致术后对比敏感度的下降,能够提高了患者的视觉质量。其术后效果优于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 袁牧之 林颖 张霞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 像差 飞秒激光LASIK与常规LASIK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飞秒激LASIK与常规LASIK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飞秒激光制瓣和机械角膜板层刀制瓣在LASIK手术患者的效果。<br>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同期LASIK手术患者96例(192眼),分成两组,其中... 贺自力 张霞关键词:飞秒激光 角膜板层刀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手术治疗 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合并老视的短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合并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3~11月在我院视光中心行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治疗的患者30例(60只眼)。主视眼实施常规模式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全部屈光度,非主视眼实施Q值调整的非球面切削的LASIK。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裸眼远近视力、对比敏感度、角膜地形图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无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没有角膜水肿、Haze反应、高眼压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 d、1个月、3个月,主视眼远视力分别为1.02±0.28、1.10±0.15及1.07±0.20;非主视眼远视力分别为0.8±0.17、1.03±0.26及1.09±0.18。术后1个月至3个月患者远视力趋于稳定。非主视眼术后1 d为0.37±0.10,术后1个月时达到0.51±0.19,3个月时基本稳定。术后3个月时非主视眼中有90%(27/30)≥0.33,70%(21/30)≥0.5。主视眼术后1、3个月的Q值向正值方向发展,分别为0.44±0.20、0.40±0.2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主视眼术后1、3个月的Q值分别为-0.55±0.26、-0.48±0.29。患者术后1、3个月患者的对比敏感度逐步达到术前水平。结论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合并老视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 林颖 张霞 袁牧之关键词:非球面切削 Q值 老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