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造群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文化
  • 4篇优秀传统文化
  • 4篇传统文化
  • 3篇大众化
  • 3篇社会
  • 3篇名分
  • 3篇教化
  • 2篇儒家
  • 2篇儒学
  • 2篇软实力
  • 2篇三纲五常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主义
  • 2篇自信
  • 2篇名教
  • 2篇价值观
  • 2篇核心价值观

机构

  • 9篇广东省社会科...
  • 5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4篇张造群
  • 1篇李宗桂

传媒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广东省社会主...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岭南学刊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汉礼制发展之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在中国礼制史上,两汉礼制虽然比较粗糙,但开辟了礼制建设的新时期,奠定了其后近2000年以礼治国的基础。两汉历史上有过3次制礼高峰,但每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汉武帝时期制礼重在郊祀、宗庙等祭祀鬼神的礼仪,西汉末年托古改制重在国家制度的制定,东汉初期的制礼重在仪礼等社会成员名分的维护。在两汉礼制同中有异发展的背后,隐含着大一统帝国的真正形成。
张造群
关键词:礼制名分大一统
名教源流的历史探讨和现代评价被引量:7
2008年
名教作为名词是指由儒家所倡导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及礼仪制度,作为动词是指对处于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实行的安于自己名分和地位的教化。名教源于孔子的"正名"说和礼治思想,其实质是以正名定分为核心,以教化为主要方法,以建立一个贵贱有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儒家理想社会。名教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两千多年,对维护大一统封建帝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张造群
关键词:名教名分教化
王充经学思想探微被引量:3
2010年
王充不仅是东汉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重要的经学家。他本着"疾虚妄"的精神,破除俗儒附会于"五经"的神圣光环和怪异色彩,力图恢复其本来面目,并提出博古通今、兼采百家的治经理路,是汉代经学研究中颇具活力的一支力量,在汉代经学史上独树一帜。
张造群
关键词:《论衡》经学
文化产业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文化产业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基;传统文化能为文化产业提供精神价值支撑;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独特创意的源泉;传统文化有助于文化产业获得品牌效应。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路径有:加强创意研发,促进传统文化资本向文化产品或服务转化;实施"文化+科技"战略,为传统文化融入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培养文化消费群体,开拓传统文化市场;促进传统文化与文化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各门类的发展。以文化产业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实现,应遵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政府与市场相协调、保护和开发相兼顾、传统与现代相衔接的原则,推动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健康发展。
张造群
关键词:文化产业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品牌文化创意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依托和归宿,解决文化认同危机和重构民族精神家园成为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能长期坚持文化主体意识,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土壤中扎根的依据。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各种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解决矛盾、化解危机方面提供借鉴和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其对于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造群李宗桂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宣传灌输走向文化传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有效性的路径被引量:5
2017年
提高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性,解决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创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理念、方法和思路,改变片面强调意识形态色彩、主要采取宣传灌输的做法,使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回归文化本身,实现核心价值观从政治宣传走向文化传播,提高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感染力、认可度和实效性。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立足点要从"以我为主"转向"以受众为本",主体要从宣传系统走向社会大众,载体要从传统平面式走向立体式,话语要从官方语言走向大众语言,方法要从讲道理走向讲故事。
张造群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文化传播
儒家秩序诉求与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1
2008年
对秩序的诉求是儒家的重要价值目标。儒家不仅提出"天下大同"、"社会小康"及"民胞物与"的理想秩序,而且提出通过"正名定分"实现社会秩序的总纲以及"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实践路向。这些思想对于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张造群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
东汉名教的文化考察
张造群
关键词:名教名分教化三纲五常礼治
提升广东文化形象 增强广东文化实力被引量:1
2011年
提升文化形象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人们的文化自信力与凝聚力,而且影响到对外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广东形成了多元、务实、求新、世俗的文化形象。这一文化形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形塑与引导作用。面对新使命与新定位,广东亟需进一步提升完善文化形象。一是要提高文化自觉,准确定位广东文化形象;二是要积极参与主流文化建设,勇于掌握文化话语权;三是要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改变广东人只会赚钱的形象;四是要提高人文社科研究水平,培养一批大师级的思想家、理论家、文艺家;五是要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开发好历史文化遗产。
张造群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形象岭南文化
核心价值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以“三纲五常”的提炼和传播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在我国自汉代以降的古代社会中,"三纲五常"这一核心价值深入人心,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代代相传,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共识和文化传统,对保持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纲五常"从提炼到传播,建构了一套系统的大众化路径,形成了丰富的核心价值大众化经验:核心价值必须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是对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集中反映,这是核心价值取得大众广泛认同的基础;核心价值必须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是社会各阶层思想共识的高度概括;核心价值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积淀而成,不可一蹴而就;核心价值大众化必须得到上层的大力支持与倡导,离不开选官制度的保障,要具有体现通俗化、生活化和普及化的形式。
张造群
关键词:大众化三纲五常儒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