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双馈
  • 4篇直流
  • 4篇风电
  • 4篇风电场
  • 3篇电压
  • 3篇暂态
  • 3篇双馈风电场
  • 3篇无功
  • 3篇发电
  • 2篇电机
  • 2篇振荡
  • 2篇直流偏磁
  • 2篇输电
  • 2篇输电系统
  • 2篇双馈风机
  • 2篇双馈感应
  • 2篇偏磁
  • 2篇前馈解耦
  • 2篇中性点
  • 2篇轴系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
  • 3篇重庆市电力公...
  • 2篇湖南省电力公...
  • 2篇国网重庆市电...
  • 2篇国网湖南省电...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国网湖南省电...
  • 1篇国网陕西省电...

作者

  • 15篇张超
  • 11篇王渝红
  • 9篇李兴源
  • 6篇欧林
  • 5篇张彪
  • 2篇王立德
  • 2篇王杉
  • 1篇文一宇
  • 1篇肖芳
  • 1篇周葛城
  • 1篇李乃稳
  • 1篇徐瑞林
  • 1篇曾抗美
  • 1篇蒋毅舟
  • 1篇邓亮辉
  • 1篇吴占江
  • 1篇邹鹏
  • 1篇刘霄涵

传媒

  • 6篇电测与仪表
  • 3篇大电机技术
  • 2篇高压电器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6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型风电场接入对交直流并行输电系统频率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风火打捆经交直流并行输电系统送出的情况,搭建了含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的四机两区模型以及大型风电场模型,将大型风电场加入到四机两区模型当中。通过仿真对用风电代替火电时系统受到扰动时频率变化进行对比,得出风电机组的接入会使得系统的频率特性变差。并在系统中加入同时考虑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传输功率变化的自动发电控制(AGC),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GC能够有效的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肖本旺王渝红张超邹鹏刘霄涵张彪李兴源
关键词:大型风电场
基于PI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的无功电压建模与仿真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针对双馈风电场的不同控制策略的无功电压对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PI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的有功、无功、电压控制策略,通过前馈解耦控制实现有功、无功的独立控制,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进行调制。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某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对双馈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模式下稳态和暂态运行工况的有功、无功、电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稳态时,有功输出基本相同;故障工况时,电压控制模式的双馈风电场能够控制机端电压,有功、电压波动较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王杉王渝红张超丁志林李兴源宋梁
关键词:双馈风电场PI控制无功控制前馈解耦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活性炭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探讨被引量:13
2002年
研究了活性炭多维电极法中活性炭荷电特性对腐殖酸去除效果以及在含氨氮的腐殖酸液中pH及电导率对该法去除氨氮的影响 ,指出活性炭荷正电时 ,该法对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最好 ,而氨氮去除率则随着pH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分析了本方法去除腐殖酸的作用过程 ,提出了多维电极法去除腐殖酸的作用过程为吸附—分解—脱附的循环过程 ,并且对活性炭具有一定的再生作用 ,可极大地延长活性炭的再生周期 。
李乃稳曾抗美肖芳张超
关键词:活性炭腐殖酸水处理饮用水
一种防止误报警的在线测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误报警的在线测温装置,包括:红外测温模块、云台、控制处理模块、通信接口模块;所述红外测温模块设置在所述云台上,用于检测被测物的温度,并将所述温度发送至控制处理模块;所述云台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连接,...
张超康文郑映斌高超刘会鹏朱添益李洪龚伟亮张宏黄岳奎王梦玲王鹏胡珀钱龙
文献传递
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2006年
讨论了MC2833和MC3363的功能模块的特性及其实际应用,通过设置单片机识别码,系统实现了一点对多点语音和短消息通信,实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张超吴占江邓亮辉
关键词:无线语音短信通信
基于改进内模-前馈控制策略的双馈风机建模与仿真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双馈风机转矩扰动给转速调节性能以及电网故障给双馈机侧控制系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单一的控制策略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对此文章提出改进内模-前馈串级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改进的内模控制设计转速控制器削弱转矩扰动对转速跟踪性能的影响。其次采用内模-前馈控制策略设计定转子侧电流环控制系统。在MATLAB/SMIULINK中搭建双馈风机模型并入微网系统中进行稳态和故障情况下的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改策略正确有效,设计的转速控制器能获得良好的跟踪性能和较高的稳态精度,电流环采用内模控制可以改善机侧和电网侧暂态性能。
张超王渝红李兴源瑚跃进王实
关键词:双馈风机转速控制前馈解耦暂态性能
双馈风电场无功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组成的风电场,为了解决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电压稳定性和无功裕度问题,提出面向并网点电压偏差指标和风电场无功源裕度最优的无功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阐述了双馈发电机组和STATCOM的无功分配原则,基于电压和无功裕度的综合指标构建无功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退火不可微精确罚函数法,求解该策略的非线性多约束最优化目标函数。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某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张超王渝红欧林瑚跃进李兴源王实
关键词:静止同步补偿器精确罚函数法无功裕度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模式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带串联补偿装置的并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模式的稳定性,搭建了风力发电机轴系的三质量块等效模型,用小扰动法分析了轴系不同质块间的扭振模式。基于矩阵束算法辨识串联补偿度对风电场发电机组轴系扭转模式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故障情况机组轴系可能发生暂态扭矩放大。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某实际风电场中风力机轴系和发电机电磁暂态模型以及电网其它部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电网故障会引发轴时系扭振模式不稳定现象,同时验证了串联补偿影响轴系扭振模式的稳定性。
张超王渝红欧林李兴源张彪
关键词: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轴系矩阵束算法
基于UPFC的双馈风电场动态稳定性改善仿真被引量:5
2015年
风速变化剧烈或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双馈风电场电压崩溃,从而停运甚至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能够维持系统电压稳定,减少无功功率交换,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含双馈风电场和UPFC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对系统故障时加入UPFC和未加入UPFC时有功、无功、电压等进行比较,验证了UPFC能够改善双馈风电场动态稳定性。
肖本旺王渝红李兴源欧林张超张彪
关键词:UPFC双馈风电场动态稳定性PSCAD/EMTDC
基于测试信号法的HVD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汽轮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从系统电气阻尼角度阐述了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测试信号法相位补偿原理的SSDC设计方法。对SSDC的结构、输入信号的选取、相位补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设计。在PSCAD/EMTDC中构建SSO的测试系统,基于测试信号法计算,该系统电气阻尼系数为负,表明测试系统会引发SSO。采用所设计的SSDC控制后,电气阻尼系数均为正。时域仿真也验证了所设计的SSDC能够有效抑制直流控制引起的SSO。
王杉张超王立德王渝红李兴源
关键词:测试信号法次同步振荡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相位补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