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蓉珍

作品数:40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生态
  • 8篇土地利用
  • 5篇土地利用变化
  • 4篇水环境
  • 3篇生态环境
  • 3篇水资源
  • 3篇协调度
  • 3篇环境演变
  • 3篇耕地
  • 3篇S-R模型
  • 3篇P-
  • 2篇地理
  • 2篇地理要素
  • 2篇地理因素
  • 2篇中国地理因素
  • 2篇生态安全
  • 2篇生态服务
  • 2篇生态服务价值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机构

  • 27篇西安文理学院
  • 11篇西安联合大学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39篇张蓉珍
  • 14篇陈西蕊
  • 2篇葛淼
  • 1篇任志艳
  • 1篇廖光明
  • 1篇李全乐
  • 1篇王石磊
  • 1篇杜璇
  • 1篇陈平
  • 1篇崔致远
  • 1篇薛秀梅
  • 1篇袁伟敏
  • 1篇仇立慧
  • 1篇张旭
  • 1篇魏志超
  • 1篇陈振英
  • 1篇孙利荣
  • 1篇李珍
  • 1篇贺春艳
  • 1篇曹慧

传媒

  • 4篇西安联合大学...
  • 4篇西安文理学院...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唐都学刊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评价——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频度分析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了陕西省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功效函数,采用加权平均法构建协调度评价模型,对1990-2008年陕西省农业系统协调度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990-2008年,陕西省农业生态子系统协调度呈明显波动态势,协调度水平较低,处于低度失调和弱度协调之间;经济子系统协调度水平快速提高,由1990年的极度失调状态演进为2008年的高度协调状态;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总体趋好,但后期波动明显。农业系统协调度总体上呈增长的态势,但后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陈西蕊张蓉珍
关键词:农业系统协调度
2000—2011年西安市水环境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量化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2000—2011年西安市水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综合采用频度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并构建西安市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借助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模型,对西安市12年间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西安市各项环保设施仍处于建设时期,西安市水环境趋势呈现波动上升,其发展水平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06—2011年间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同步增长,缘于西安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环境优市"方略,注重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2006—2011年间水环境综合效益增长幅度大于2000—2005年间。指出2000—2011年西安市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协调上升趋势,但水环境略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随着西安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增加,西安市水环境质量仍将面临巨大挑战,还应继续注重水环境的保护与防治。
张蓉珍范华
关键词:水环境演变协调度主成分分析法
基于PSR-TOPSIS法的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11
2011年
为陕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体系,构建了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即理想解法)分析了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996—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系统与理想解的贴近度C均值总体上先降后升,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呈现先恶化后好转的变化趋势,2004—2006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区域巨大的生态压力尚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陈西蕊张蓉珍
关键词:评价指标PSR模型TOPSIS法
渭河流域陕西段近50年生态环境演变被引量:22
2008年
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其中下游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开发历史久远。随着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增大,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灾害频繁发生。通过对该流域各地理要素近50年的分析比较得出,该流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有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下游河道淤积、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盐碱化、洪涝灾害突出等。同时各生态问题之间有相互关联性、积累性等特点。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应从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从公众意识、水利建设、水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等方面入手,根据该流域资源特点发展流域经济,使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张蓉珍张幸
关键词: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经济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西安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7
2009年
针对陕西省西安市水环境现状,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框架体系出发,建立西安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标准化和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化值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得到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值;在此基础上,采用等级划分法,建立综合指数值与生态安全评价的等级关系。结果表明:2001—2005年西安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总体呈现波动状态,水环境生态安全已经处于预警状态,并曾处于中警状态中。
张蓉珍李剑
关键词:综合指数法
论水资源的永续利用被引量:7
1999年
地球上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其分布又不平衡.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污染、水质恶化.以致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从水资源的现状和利用问题出发.提出了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几点建议:建立流域内水资源管理机构;节约用水;污水资源化;开发海洋水;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达成节水、保水的共识。
张蓉珍
关键词:水资源永续利用
铜川市矿山旅游资源开发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开发利用矿山旅游资源,选择适合矿山的接替性产业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阐述了铜川市开发矿山旅游资源优势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对铜川市矿山旅游资源按照矿山工程服务期、矿山采掘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说明了矿山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开发矿山旅游资源的构想。
张蓉珍张同保
西安市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动态变化
2009年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西安市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文中从1978~2003年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及人口数量等统计资料出发,分析了西安市粮食生产和耕地面积不同年份的动态变化,并简要阐明了其变化原因,同时也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已经影响了粮食生产,耕地资源的短缺已成为粮食安全生产的瓶颈.同时,采用单元指数回归分析与自然增长法,预测2010、2020年该市耕地资源、粮食生产能力及人口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的建议.
张蓉珍李珍
关键词:耕地人口
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西安市1989—2009年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以1989年为基准年,研究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1989—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快,耕地、水域、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林地面积增加,土地利用综合指数下降了7.25;(2)研究区1989—2003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2.60亿元),主要是因为建筑用地面积增加等造成的,2004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2004—2009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减少了3.73亿元,此期间内耕地林地面积的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成为生态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西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决定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反映了土地利用结构的生态优劣。
张蓉珍魏志超陈西蕊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
渭南市临渭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以渭南市临渭区1995~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依据,分析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程度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未利用地、水域面积大量减少,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是引起其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
张蓉珍孙利荣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