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银屑
  • 6篇银屑病
  • 6篇皮肤
  • 5篇紫外线
  • 5篇细胞
  • 4篇表皮
  • 3篇蛋白
  • 3篇寻常型
  • 3篇银屑病患者
  • 3篇正常皮肤
  • 3篇紫外
  • 3篇黑素
  • 3篇非转移性
  • 2篇原花青素
  • 2篇照射
  • 2篇色素斑
  • 2篇酸酶
  • 2篇女性
  • 2篇皮肤颜色
  • 2篇皮损

机构

  • 26篇空军总医院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上海市皮肤病...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宝洁中国有限...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长征医...
  • 1篇重庆市第一人...
  • 1篇北京石景山医...

作者

  • 28篇张萍
  • 17篇刘玮
  • 10篇庞晓文
  • 5篇田燕
  • 5篇袁小英
  • 4篇信许亚
  • 4篇董海玲
  • 3篇王学民
  • 3篇范立英
  • 3篇李铀
  • 3篇李东光
  • 3篇赖维
  • 2篇吴琰瑜
  • 2篇朱赛楠
  • 2篇吕瑛
  • 2篇邵丽芳
  • 2篇李利
  • 2篇刘雯
  • 2篇李艳
  • 2篇郭广进

传媒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Chines...
  • 1篇空军医学杂志
  • 1篇2004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3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1例关节病型银屑病皮损和关节损伤特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病型银屑病(psoriatic arthritis,PsA)皮损和关节损伤的相关临床特征。方法按照CASPAR诊断标准入组121例PsA患者,对其入组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1例PsA患者皮损初发病年龄平均(27.51±11.95)岁,关节炎初发病年龄平均(36.70±11.95)岁,82.64%患者以皮损为首发;92.56%患者表现为寻常型皮损,进展期占73.60%;83.47%患者为外周型,附着点炎合并滑膜炎占80.99%,最易受累的关节是手近端指间关节,并以第Ⅲ指近端指间关节最常见;外周型和中轴型PsA在银屑病皮损分型上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sA患者皮损发病年龄小于关节炎发病年龄,皮损主要表现为寻常型,关节损害主要累及外周动关节,以附着点炎合并滑膜炎为主,最常累及近端指间关节;中轴型PsA患者中,脓疱型和红皮病型发生率高于外周型。深入了解PsA皮损和关节损伤的特征,有利于PsA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防治。
汤自洁庞晓文刘芳张萍董海玲刘玮
关键词:关节病型银屑病
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病型银屑病并发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重症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2013年1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及关节病型银屑病同时并发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银屑病经治疗,大部分患者皮损缓解较快,而关节炎缓解较慢。结论:关节病型银屑病是治疗难点,以传统抗风湿病药物治疗为主,可同时应用生物制剂以改善病情。
董海玲赵长征张萍庞晓文刘玮
关键词:银屑病关节炎生物制剂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紫外线照射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估外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皮肤光损伤后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计正常皮肤组(G1组)、单纯2MED照射组(G2组)、基质+2MED照射组(G3组)、含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样品外用+2MED照射组(G4)共四组,连续3天同样处理24小时后对皮肤取材,进行CD1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G2组朗格汉斯细胞明显减少,G4组朗格汉斯细胞数比正常皮肤略有增多,并且树突明显增多变长。结论: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能够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照射所致的免疫抑制,其机制可能与防止紫外线照射所致的朗格汉斯细胞减少有关。
袁小英张萍冯艳君刘玮
关键词: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紫外线照射CD1A朗格汉斯细胞
外用原花青素对皮肤急性光损伤日晒伤细胞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估外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急性光损伤的日晒伤细胞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计正常皮肤组、单纯2MED照射组、基质+2MED照射组、含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样品外用+2MED照射组,连续3天相同方法处理后24h对皮肤取材,进行HE染色和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含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样品外用+2MED照射组的日晒伤细胞数与单纯接受紫外线照射的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样品外用+2MED照射组的p53蛋白阳性细胞数与单纯接受紫外线照射的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外用对紫外线造成的急性光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的防晒成分加以开发。
袁小英刘玮胡益云张萍信许亚田燕马慧敏范立英
关键词:葡萄属原花青素类晒伤P53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表皮中热休克蛋白90α、β的表达
目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HSP9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的一个主要成员,分为α和β两种亚型,HSP90作为重要的分子伴侣,参与细胞的应激保护、激素信号的传导以及...
庞晓文张萍朱赛楠郭广进
寻常型银屑病表皮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表达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在寻常型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REBP-1在5例正常人表皮、17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中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方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SREBP-1在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呈细胞核表达;在银屑病非皮损及皮损表皮细胞中出现入核受阻;而SREBP-1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强度较非皮损下降(P=0.047)。结论:银屑病表皮细胞中SREBF-1入核受阻,及其在皮损中表达强度的下调,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
庞晓文张萍刘雯朱赛楠
关键词:银屑病
中国城市女性人群皮肤类型调查及相关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群体的皮肤光型或日光反应性分型。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概念设计问卷,采用引导性答卷和自主性答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标准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比较分析这些参数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的变化。结果:接受调查的404名城市女性在引导性调查和自主性调查中,Ⅲ型皮肤分别占71.1%和74.3%,Ⅱ型分别占14.7%和25.6%,Ⅳ分别占14.2%和1.0%。未见Ⅰ、Ⅴ、Ⅵ型皮肤。上述皮肤类型和所测定的MED值和MPPD值有较好的对应变化关系,即从Ⅱ型到Ⅳ型皮肤,MED值逐渐增加,而MPPD值逐渐减小,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所调查的中国女性人群中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其次是Ⅱ型和Ⅳ型。皮肤类型和所测的MED、MPPD值有良好的相关性。
刘玮赖维王学民李利田燕吕瑛吴琰瑜李艳张萍吴艳陈力
关键词:皮肤类型最小红斑量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PARPPARα、β/δ、γ在5例正常人表皮、17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表皮中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方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PPARα、β/δ、γ在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核表达;在银屑病皮损表皮中的表达强度均较非皮损处下降(P〈0.01)。在银屑病非皮损表皮中,PPARβ/δ、γ的表达强度均较正常人表皮明显升高(P〈0.01)。结论PPARα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和分化不全的病理过程,而PPARβ/δ、γ在维持表皮细胞正常增生分化稳态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
庞晓文杨雪琴张萍朱赛楠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银屑病患者寻常性皮损表皮免疫组化方法
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分析2003年度5个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7-1997)作为诊断标准,用统一的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相关化妆品的信息,对年度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度5家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共诊断和处理化妆品皮肤病565例,其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486例,占86.02%;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27例,占4.78%;化妆品痤疮23例,占4.07%;化妆品毛发损害20例,占3.54%;化妆品光感性皮炎8例,占1.42%;化妆品甲损害1例,占0.18%。涉及的化妆品共计有12类、693种,其中进口产品涉及32个品牌、196种产品,占28.28%;国产及合资企业产品涉及85个品牌、436种产品,占62.92%;美容院自制产品和“三无”产品61种,占8.8%。结论:化妆品皮肤病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减少和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很有必要。
赖维刘玮王学民李德如李虹万苗坚谢淑霞张萍蔡瑞康江以毛书和
关键词:化妆品皮肤损害
最小持续性黑化量用于长波紫外线防护效果评价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在人体试验中以最小持续性黑化量(MPPD)作为判断长波紫外线(UVA)防护效果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防晒剂,按标准配方分别配制3个浓度系列的UVA防晒品,分别涂抹于受试者的背部皮肤,采用日光模拟器照射,测定每一个受试者的MPPD值并分别计算每一种测试样品的UVA防护系数,即PFA值。结果:与不具有防护效果的基质对照相比,每种防晒品的PFA值随浓度升高而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上述试验中,UVA防晒剂具有降低UVA辐射的作用,并且其浓度与防护效果呈线性关系。因此,用持续性黑化反应评价皮肤受到的UVA辐射是一种准确和重复性好的技术方法,以MPPD作为观察指标对防晒品的UVA防护效果进行人体试验评价是可靠和可行的。
张萍Domomique Moyal田燕刘玮
关键词:长波紫外线防晒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