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介入
  • 7篇动脉
  • 7篇心肌
  • 7篇心肌梗死
  • 7篇疗效
  • 7篇急性心肌梗死
  • 7篇梗死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冠脉
  • 5篇介入术
  • 5篇介入治疗
  • 4篇动脉介入
  • 4篇心病
  • 4篇临床疗效
  • 4篇冠心病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PCI术
  • 3篇心房

机构

  • 25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张萍
  • 15篇马洪山
  • 11篇白如冰
  • 9篇顾成圻
  • 7篇宋志宙
  • 2篇刘彦春
  • 2篇李翠莲
  • 1篇孙珺
  • 1篇宋晓丽
  • 1篇赵和平
  • 1篇杨有东
  • 1篇孙为勤
  • 1篇郝守荣
  • 1篇武琦
  • 1篇薛蓉
  • 1篇李先萍
  • 1篇高月荣
  • 1篇白如兵

传媒

  • 16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第三届中国心...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影响。方法氯吡格雷抵抗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口服氯吡格雷75 mg,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日3次。B组40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 mg。C组为无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35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 mg。于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1周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结果 3组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周后,血小板聚集率A组为(21.5±3.9)%,B组为(28.1±5.7)%,C为组(17.9±4.7)%;血小板抑制率A组为(10.2±2.5)%,B组为(8.8±1.8)%,C组为(14.6±2.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小板聚集率C组A组>C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
张萍白如冰马洪山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氯吡格雷通心络胶囊血小板聚集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2006年
顾成圻马洪山白如冰张萍宋晓丽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手术成功率常见疾病病变特点PCI术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近期预后价值的探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损伤程度、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8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组)158例,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132例。均于入院后及入院24h内多次测定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钙蛋白I(cTnI),取其峰值;比较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IP组CK、CK-MB、LDH、cTnI峰值浓度显著低于NIP组(P<0.01)。IP组病人心功能不全、心衰、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IP组(P<0.01)。结论缺血预适应可减少其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损伤面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及近期心脏事件的发生。
张萍宋志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缺血预适应心肌损伤心律失常
必要时分支置入支架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0年
目的观察67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采用必要时分支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主支置入支架,分支是否置入支架视分支开口被挤压的情况而定的手术策略,观察手术即刻及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手术后即刻成功率97.01%(2/67),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术后12个月随访无症状者60例(89.6%),发生稳定型心绞痛2例(3.0%),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7.5%),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3.0%),再次行PCI术患者4例(6.0%)。结论分叉病变采用必要时分支支架置入术的手术策略,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马洪山白如冰顾成圻张萍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预后
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时无复流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的患者分成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于术后24h、术后4周测定血浆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4周行6min步行试验,评估无复流现象对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血流正常组在术后24h及4周BNP值较无复流组显著降低(P<0.05),LVEF、6min步行距离较无复流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左室功能低下,提示预后不良。
白如冰马洪山顾成圻张萍
关键词:无复流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发脑出血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发脑出血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病人临床资料特点:1均为中年男性,有吸烟史,其中2例病人有高血压病史;2溶栓后出现不同程度头痛、颈部不适、双眼向一侧凝视、部分视野缺损等可能为脑出血先兆。结论阿替普酶溶栓后病人出现头痛、颈部不适、双眼向一侧凝视、部分视野缺损等症状,需高度注意有无脑出血的发生。静脉溶栓后并发脑出血可能与入院前长时间吸烟及高血压病史导致脑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或脑血管本身存在畸形有关。
宋志宙孟泽军张萍马洪山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出血
比伐卢定治疗老年急诊PCI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比伐卢定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行急诊PCI术的老年STEMI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肝素+PCI)和观察组(比伐卢定+PCI),各50例。观察两组的梗死相关动脉PCI术后6 h及30 d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同时段NT-proBNP水平及LVEDd、LVEF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 NT-proBNP与同组术后6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d轻度出血发生率与总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出血发生率比较,比伐卢定组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STEMI病人急诊PCI治疗中应用比伐卢定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比伐卢定可用于老年病人STEMI急诊PCI的术中抗凝治疗。
宋志宙张萍孟泽军武琦
关键词:比伐卢定安全性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张萍白如兵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药物保守治疗临床疗效老年人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75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胺碘酮组分别为94%、92%、93%,利多卡因组分别为75%、68%、73%,胺碘酮组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胺碘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低于利多卡因组的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于利多卡因。
张萍孟泽军宋志宙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利多卡因
合贝爽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合贝爽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在常规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合贝爽静脉泵入3d~5d。结果合贝爽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合贝爽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张萍白如冰马洪山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合贝爽静脉泵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