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菊英

作品数:179 被引量:1,493H指数:1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影响因素
  • 17篇艾滋病
  • 14篇农村
  • 9篇病毒
  • 7篇卫生服务
  • 7篇慢性病
  • 7篇民族
  • 6篇吸毒
  • 5篇性行为
  • 5篇住院
  • 5篇吸烟
  • 5篇HIV
  • 4篇腰椎
  • 4篇人口
  • 4篇住院费用
  • 4篇外出
  • 4篇外出务工
  • 4篇卫生统计
  • 4篇务工
  • 4篇现状及影响

机构

  • 130篇四川大学
  • 18篇四川省医学情...
  • 17篇四川省卫生厅
  • 10篇四川省人民医...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四川省疾病预...
  • 7篇成都市疾病预...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成都铁路中心...
  • 4篇四川省医学科...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绵阳市疾病预...
  • 3篇自贡市疾病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省皮肤病...
  • 3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

作者

  • 132篇张菊英
  • 18篇力晓蓉
  • 15篇马骁
  • 14篇文雯
  • 9篇廖菁
  • 9篇张靖
  • 9篇曹勤
  • 9篇韩亮
  • 8篇谭玲
  • 7篇钟若冰
  • 7篇彭琳
  • 7篇万绍平
  • 7篇吴涛
  • 7篇张强
  • 6篇王帅
  • 6篇王敏
  • 6篇应桂英
  • 6篇李迪
  • 6篇冯昌琪
  • 5篇刘俊阳

传媒

  • 23篇现代预防医学
  • 18篇预防医学情报...
  • 1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0篇中国卫生统计
  • 10篇四川大学学报...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国健康教育
  • 4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数理医药学杂...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国医院统计
  • 2篇四川环境
  • 2篇重庆医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3篇2012
  • 14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1篇1993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老年人口状况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四川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利用全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有关指标的计算及比较。结果:四川省老年人口系数为7.56%,四川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四川省女性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寿要高于男性1.94岁,城镇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寿要高于农村3.95岁。四川省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平均余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7岁,但四川省老年人口的经济、文化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为改善四川省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应着重提高老年人口的经济、文化水平,同时要加强和完善养老及社会保障体系。
张强车静张菊英李宁秀
关键词:老年人口
四川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探讨四川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同类研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利用四川省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数据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及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结果]在统计描述中发现不同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教育水平及拥有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的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有:是否为贫困户、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P﹤0.05)。[结论]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差异,反映了四川省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的不公平性。加强对贫困户家庭成员、女性、老年人口、离婚或丧偶、离退休以及无业人员等群体的健康关注和健康干预,将有利于改善这一现状。
高霞张菊英王敏力晓蓉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影响因素
四川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调查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方法 采用卫生部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统一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四川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5 0 . 5 8‰,城市174 . 84‰、农村14 6 . 36‰。四川省居民前5类疾病按疾病系统分类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按病种排位前5位疾病依次为:急慢性胃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胆结石症和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结论 四川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同期调查12 .3 3‰的水平。城市和农村患病率最高的前15种疾病中有9种疾病相同。城市居民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任务十分繁重,而农村除了这些慢性病外,还面临着结核和贫血等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的防治问题。
力晓蓉易昜冯昌琪谭玲张菊英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
世界银行农村卫生贷款效益综合评价
张菊英
基于轨迹分析模型的四川省城乡居民生命质量变化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正>背景与目的: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监测可以连续、准确、及时了解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有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四川省城乡居民生命质量情况,探讨居民生命质量的变化模式及...
牟雨婵马原林徐嘉悦张菊英
关键词:生命质量监测工作
文献传递
2005-2013年成都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2005-2013年成都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学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所有数据来源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及免疫学效果,采用含时间依存变量的Cox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整个随访过程中有26.24%的患者发生免疫学失败;中位失败时间为治疗后的第48个月;拟合扩展的Cox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治疗前1年是否感染结核、基线WHO临床分期和服药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学效果有影响。结论 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学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提高患者依从性,并结合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对年老或伴有结核等其他疾病的治疗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隆素素席娜娜左宗力何勤英张菊英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学CD4淋巴细胞计数
四川省患者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方面的评价
2007年
目的探讨提高病人对就诊医院满意率的途径。方法分析四川省城乡及汉族地区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就诊患者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若干问题。结果门诊服务不满意率比较:农村高于城市;汉族地区农村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P值均〈0.05)。各地区住院服务不满意率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此外,四川省城乡居民对住院服务的无不满意率均低于对门诊服务的无不满意率(P值均〈0.05)。门诊与住院病人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11个方面的评价,有较高的一致度(WR=0.8408),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Χ^2=16.816,P〉0.05)。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方面,居第一位的均为医疗费用高(门诊33.33%,住院42.61%),居第二位的均为设备、环境差(门诊28.26%,住院16.48%)。城乡比较、汉族地区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比较,构成比差异均显著(P值均〈0.05)。结论卫生系统应努力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改善就医条件和环境,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现有医疗设备的利用率。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医疗机构还应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
杨建南汪学军张菊英文雯刘关键力晓蓉易昞冯昌琪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
四川省绵阳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况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现状及分布特点,分析影响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防治、建立适合西部地区二级城市乡镇/社区乙肝防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来自"十二·五"绵阳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研究中强化干预区的体检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选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因素。结果绵阳市一般人群的HBsAg携带率粗率为4.91%,HBsAg携带率在个体层面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乙肝病毒感染在乡镇水平存在聚集效应,其影响因素中丘陵地形、公共卫生支出100万元及以上属于保护因素;个人行为中,无外出3个月的经历、无输血史、无乙肝家族史、饮酒量小于20g/d属于保护因素;年龄、男性、非医务工作者、无乙肝疫苗接种史、饮酒量大于80g/天均属于危险因素。结论绵阳市属于中地方性流行地区,但其下属仍有个别乡镇为高地方性流行地区;乙肝病毒感染存在地区聚集,传统的危险行为因素仍是影响个体感染乙肝病毒的关键。
席娜娜左宗力隆素素马元吉张菊英
关键词:HBSAG影响因素LOGISTIC
居民就医行为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9年
居民就医行为是我国卫生政策及医疗改革成效的重要体现。对居民就医行为模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文献综述,为强化居民就医行为,引导居民合理就医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鲍婷王佑娟马原林张菊英黄燕
关键词:就医行为
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及生长发育现状,探究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汉族、藏族和彝族农村地区18~36月龄儿童及其主要看护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儿童及其看护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衡量家庭和个人膳食多样性的准则》计算儿童膳食多样性得分(DDS)。采用标准的人体学测量设备测量儿童的身高(长)和体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计算儿童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092名儿童,DDS为(4.8±1.7)分,低膳食多样性(DDS≤4)的儿童所占比例为45.3%。汉族儿童的DDS[(5.8±1.4)分]均高于藏族儿童[(4.9±1.6)分]和彝族儿童[(3.9±1.6)分](P均<0.001)。儿童生长迟缓(HAZ<-2)率、低体重(WAZ<-2)率以及消瘦(WHZ<-2)率分别为21.1%、4.9%、2.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儿童性别、月龄、出生体重、是否早产、父母身高因素后,DDS与HAZ呈正相关(β=0.206,95%CI=0.158~0.254,P<0.001),进一步调整家庭固定资产、民族、看护人类型、看护人文化程度因素后,DDS与HAZ仍呈正相关(β=0.077,95%CI=0.026~0.128,P=0.003)。结论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的膳食多样性情况较差,且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其中彝族农村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儿童DDS与HAZ呈正相关。建议针对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的儿童膳食特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从而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王睿乾杜艳吴玉菊叶睿雪孙畅张菊英沈丽琴周欢
关键词:生长发育民族差异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