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丰

作品数:70 被引量:514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微透析
  • 10篇色谱
  • 9篇药动学
  • 9篇提取物
  • 9篇相色谱
  • 8篇液相色谱
  • 8篇配伍
  • 8篇高效液相
  • 7篇丹参
  • 7篇色谱法
  • 7篇中药
  • 7篇微透析技术
  • 6篇蛋白结合率
  • 6篇血浆蛋白结合
  • 6篇血浆蛋白结合...
  • 6篇药动学研究
  • 6篇液相色谱法
  • 6篇体外
  • 6篇透皮
  • 6篇缺血

机构

  • 59篇广州中医药大...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广东食品药品...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奇绩医药...

作者

  • 70篇张英丰
  • 17篇朱黎霞
  • 16篇朱晓新
  • 16篇周莉玲
  • 14篇董宇
  • 14篇杨庆
  • 13篇李玉洁
  • 11篇翁小刚
  • 8篇王利胜
  • 8篇吴阳
  • 7篇汪小根
  • 6篇王怡薇
  • 5篇鲍天冬
  • 4篇梁东辉
  • 3篇杨伟鹏
  • 3篇李涛
  • 3篇潘国凤
  • 3篇王彦礼
  • 3篇陈颖
  • 2篇李锐

传媒

  • 14篇中国实验方剂...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中草药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成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家兔关节微透析液中的精氨酸和瓜氨酸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同时测定家兔关节微透析液中精氨酸和瓜氨酸的方法。方法利用微透析技术从抗原诱导性关节炎家兔的关节腔中取样,荧光检测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精氨酸和瓜氨酸浓度。衍生剂为邻苯二甲醛(OPA),色谱柱为Boston Green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50mmol.L-1乙酸钠(用冰乙酸调pH=4.5),采用二元梯度洗脱,λEx=342 nm,λEm=446 nm,流速1 mL.min-1,柱温25℃。结果两种氨基酸在40 min内得到了很好的分离,精氨酸和瓜氨酸分别在0.054~6.480μg.mL-1(r=0.9993),0.0525~6.3000μg.mL-1(r=0.999)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12.58 ng.mL-1和9.08 ng.mL-1,精密度RSD分别为0.86%和1.04%。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关节微透析液中精氨酸和瓜氨酸的同时测定。
田瑶邵继征王利胜张英丰程龙吴阳张升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微透析精氨酸瓜氨酸
利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进行青藤碱贴剂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青藤碱贴剂在病理状态下的药动学规律。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研究对象,以HPLC-UV为检测手段,测定给药以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建立了专属性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青藤碱贴剂达峰时间约10h,MRT约24h,达峰浓度约455ng/mL,其体内行为属于一级速率、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正确、选择性强,较好的满足青藤碱的药动学研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张英丰周莉玲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动学
青藤碱贴剂透皮吸收实验接收液的筛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筛选青藤碱贴剂的接收液。方法:采用体外透皮实验法,以生理盐水-乙醇、PBS缓冲液、PBS缓冲液-乙醇溶液为考察对象,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接收液,HPLC测定青藤碱浓度,以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对时间进行零级、一级、Higuchi方程拟合,计算透皮速率常数。结果:表明零级拟合效果较好,Higuchi方程和一级拟合效果不佳。结论:PBS-ethanol接收液透皮速率较快,符合透皮吸收实验对接收液的要求。
张英丰
关键词:透皮吸收接收液
HPLC同时检测丹参提取物中5种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含量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建立丹参提取物中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反相HPLC同步测定新方法。方法:选用Kromasil 100-5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5 nm。结果: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分别在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2%,成分的回收率在97%~103%(n=3)。测定了其5批丹参提取物含量。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定量丹参的5种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
张英丰朱黎霞梁东辉
关键词: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丹参川芎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脑脂质组学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该文旨在考察丹参配伍川芎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脂质代谢的干预作用。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丹参川芎水煎液冻干物末次给药后采集脑组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进行脑脂质组学研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处理脂质组学数据,揭示丹参配伍川芎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脂质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丹参川芎冻干物可显著改善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脑脂质组学特征,发现并初步鉴定了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11个差异脂质代谢物。该实验验证了丹参配伍川芎的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脂质代谢异常的调节有关。
张英丰韦园诗黄星星朱黎霞
关键词:丹参川芎缺血性脑卒中
川芎嗪在小鼠血、脑和肝中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研究川芎嗪在小鼠体内血、脑、肝中的药动学,比较川芎嗪微乳和水溶液在小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川芎嗪微乳与其水溶液分别尾iv给药,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血、脑、肝中的川芎嗪质量浓度,用药动学软件对药时曲线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微乳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2.50 min、Cmax4.79μg/mL、AUC 115.70 min.μg/mL、MRT 20.88 min;脑tmax5.00 min、Cmax7.81μg/mL、AUC 259.51 min.μg/mL、MRT 23.09 min;肝tmax5.00 min、Cmax10.66μg/mL、AUC 305.81 min.μg/mL、MRT 21.88 min。水溶液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2.50 min、Cmax4.42μg/mL、AUC 72.74 min.μg/mL、MRT 12.54 min;脑tmax5.00min、Cmax4.14μg/mL、AUC 130.19 min.μg/mL、MRT 25.90 min;肝tmax2.50 min、Cmax6.33μg/mL、AUC182.51 min.μg/mL、MRT 23.03 min。结论微乳改变了川芎嗪在小鼠血浆、脑、肝中药动学行为,提高了川芎嗪在脑、血、肝,特别是脑中的分布。
王利胜郭琦韩坚张英丰陈秀娟
关键词:川芎嗪微乳药动学HPLC
基于微透析技术结合液质联用的丹酚酸B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药动学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丹酚酸B单体在正常大鼠和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复制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建立丹酚酸B微透析样品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研究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ig给药的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的药动学特征。采用微透析技术定时采样,微透析样品经体内回收率校正后液质联用检测,以采样时间中点对血药浓度建立药-时曲线,采用非房室模型拟合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正常大鼠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38.551±6.692)、(95.550±12.544)、(204.251±20.342)ng/m 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125±0.000)、(1.375±0.125)、(1.125±0.12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65.995±12.367)、(178.806±33.592)、(422.836±72.344)h·ng/m L,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2.002±0.061)、(1.911±0.042)、(1.955±0.053)h;高脂血症大鼠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49.265±7.317)、(113.986±15.294)、(246.454±30.476)ng/m L,tmax分别为(1.125±0.000)、(1.125±0.125)、(1.375±0.125)h,AUC0-t分别为(96.013±15.384)、(207.192±32.676)、(486.843±89.276)h·ng/m L,MRT分别为(2.161±0.049)、(2.089±0.033)、(2.097±0.035)h。结论结果表明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能够满足分析要求。高脂血症各剂量组丹酚酸B Cmax、AUC0-t均高于正常组,平均滞留时间长于正常组,有利于体内长时间滞留来发挥疗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朱黎霞张英丰
关键词:丹酚酸B液质联用高脂血症药动学
基于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脂质组学研究策略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脂质组学是代谢组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LIC-MS)是脂质组学的新型研究手段。通过从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色谱、质谱条件建立及分析全程质控角度,阐明HILIC-MS在脂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操作要点、特殊优势及发展潜力,探讨其在脂代谢疾病中医药临床和科研研究中的应用。
朱黎霞张英丰
关键词:代谢组学
基于微透析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策略探讨被引量:6
2020年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在诊断标志物的发现、疾病预后转归、药物作用机制、药效评价、药物毒性评估、中医证型判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代谢组学研究存在若干不足之处。微透析技术是新型生物采样技术,基于微透析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兴未艾。鉴于微透析技术的特殊性及其与传统采样、前处理方法的巨大差异性,基于微透析技术的代谢组学流程与传统的代谢组学研究相比既具有一定相似性,又具有特殊性。该文通过系统总结微透析技术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的优势、基本策略等,以期为研究人员借鉴。
张英丰黄星星朱黎霞
关键词:微透析技术代谢组学
跌打止痛巴布膏体外皮肤局部药物动力学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考察跌打止痛巴布膏中蛇床子素和丁香酚在皮肤的残留量与时间的关系,研究中药复方经皮给药系统的局部药动学。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HPLC测定扩散12h后接受池中各成分的浓度,作为不同时间给药皮肤中蛇床子素和丁香酚的残留量。结果:以一室模型拟合,蛇床子素的药动学参数Cmax(μg·ml-1)、AUC(μg.ml-1·h)、tmax(h)、t1/2ke(h)依次为0.83±1.33、23.19±3.74、10.26±0.13、7.10±0.28;丁香酚的药动学参数依次为2.13±0.83,52.67±2.56、9.07±0.09、6.29±0.15。结论:跌打止痛巴布膏中蛇床子素和丁香酚的皮肤药动学特征反映了巴布膏的长效和局部治疗作用。
汪小根张英丰周莉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