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烧伤
  • 7篇创面
  • 5篇小儿
  • 4篇皮瓣
  • 4篇创面修复
  • 3篇重度烧伤
  • 2篇愈合
  • 2篇伤患者
  • 2篇烧伤患者
  • 2篇特重度
  • 2篇皮瓣修复
  • 2篇皮瓣转移
  • 2篇外露创面
  • 2篇小儿烧伤
  • 2篇小儿重度烧伤
  • 2篇救治
  • 2篇骨外
  • 2篇骨外露
  • 2篇骨质
  • 2篇创面愈合

机构

  • 16篇武警上海总队...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6篇张磊
  • 12篇董肇杨
  • 7篇黄磊
  • 6篇曾勇
  • 6篇蒋秋萍
  • 3篇彭媛
  • 3篇李小英
  • 3篇张怀军
  • 1篇周志钢
  • 1篇王慕
  • 1篇王良意
  • 1篇廖镇江
  • 1篇曹前来
  • 1篇杨海涛
  • 1篇高智仁
  • 1篇付辉
  • 1篇邢新
  • 1篇王文华
  • 1篇冯明光
  • 1篇李蠡

传媒

  • 3篇实用诊断与治...
  • 3篇基层医学论坛
  • 3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武警医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全国骨科临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质外露创面骨密质磨削后皮瓣修复26例
2016年
对采用骨密质磨削后再行皮瓣移植手术的26例骨质外露患者做回顾性分析,观察骨密质磨削后的骨松质创面皮瓣移植成活情况。得出:对于较大面积裸露骨创面,采用先清创,在骨密质表面用电磨钻磨削至骨松质层,再予以皮瓣移植覆盖磨削后骨创面,是修复骨质外露创面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董肇杨张磊黄磊李小英蒋秋萍王文华
关键词:皮瓣骨外露创面修复
特重度小儿烧伤一例救治回顾被引量:1
2016年
患儿王某,女,2岁,2015年4月27日不慎倒入热豆浆盆中,致头面颈、躯干、四肢、臀部、会阴部烫伤,即哭闹不已,伤后2h送至当地医院烧伤科,诊断为“热液导致全身多处灼伤,Ⅱ~Ⅲ度烧伤面积为85%总体表面积(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Ⅲ度烧伤面积为41%TBSA”,予以晶体(平衡液250 mL)、胶体(5%白蛋白)、5%碳酸氢钠、20%甘露醇静脉滴注后,于伤后8h转入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入院时查体: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哭声微弱,触之、呼之尚有反应,头面部略肿胀,呼吸稍急促(35~53次/min),口唇发绀,口、鼻周均为创面,咽部无充血,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80~209次/min,血压因四肢包裹未测,氧饱和度96%,体重15 kg,四肢末梢凉、皮肤可见花斑,股动脉搏动弱、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创面分布于头面颈、躯干、四肢,创面基底红白相间或呈苍白色,痛觉迟钝,渗出液少,疱皮大部剥脱(图1),尿量少,呈酱油色。入院诊断:(1)灼伤(热液)面积85%TBSA,头面颈、躯干、臀部、会阴深Ⅱ度烧伤面积44%TBSA,躯干、四肢Ⅲ度烧伤面积41%TBSA;(2)失代偿性烧伤休克;(3)轻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立即给予大流量吸氧、保暖、心电监护、加快补液速度行液体复苏、静脉滴注头孢替安(0.5 g,3次/d)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兰索拉唑(10 mg,2次/d)预防应激性溃疡,睡气垫床,床边备气管切开及小儿气管插管包。早期创面处理:头面部、会阴部暴露,躯干四肢予以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包扎。伤后第1个24 h 输入平衡液1200 mL、血浆900 mL、5%葡萄糖溶液900 mL,0.9%氯化钠溶液350 mL,液体总量为3350 mL,晶、胶体液之比为1.7∶1.0,参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补液公式计算补液量,第1个24 h 总尿�
董肇杨张磊宋国荣顾晓月蒋秋萍沈婷何艳华
关键词:小儿烧伤创面修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TBSA
小儿重度烧伤并发症的防治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重度烧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我院烧伤科收治的小儿重度烧伤236例病例资料。结果236例重度烧伤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有75例,其中出现早期并发症休克的有25例,脑水肿11例,惊厥6例,出现晚期并发症消化道出血7例,毒血症、败血症17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9例。治愈75例,死亡0例。结论尽早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纠正休克,预防感染,保护脏器功能,积极防治MODS,是提高小儿重度烧伤治愈率的关键。
张磊董肇杨曾勇
关键词:小儿重度烧伤并发症休克
2007—2016年小儿烧伤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收治的小儿烧伤住院已明确有感染或疑似发生感染的5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化,并将2007—2011年(前5年)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2012—2016年(后5年)的进行对比,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531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974株病原菌,感染病原菌84.7%(825/974)来源于烧伤创面,包括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2)97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2.1%(507/974),革兰阴性菌占47.5%(463/974),前3位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0%),鲍曼不动杆菌(16.0%)、铜绿假单胞菌(13.4%);前后5年分离到的革兰阳性菌(χ~2=3.419,P=0.064)、革兰阴性菌(χ~2=2.794,P=0.095)及真菌(P=0.311)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后5年分离出的3种主要革兰阳性菌和3种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较前5年基本呈上升趋势。结论小儿烧伤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发生及加强抗感染治疗效果。
张磊付辉董肇杨彭媛李灿
关键词:小儿烧伤细菌感染耐药分析
烧伤难愈性残余创面的救治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烧伤后难愈性残余创面的处理是治疗烧伤患者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它直接影响患者的病程及预后。烧伤后期残余创面血运差、反复感染、肉芽水肿,而且创面愈合后也易反复溃破,历时数月甚至数年不愈。我们2007年-2008年收治了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对难愈性残余创面给予综合性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彭媛董肇杨曾勇张磊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患者残余创面难愈性救治体会烧伤后期创面愈合后
骨质外露创面骨密质磨削后皮瓣修复23例
目的 探讨各种原因导致的骨质裸露采用创面骨密质磨削术后皮瓣修复创面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2月--2015年6月骨质外露创面采用骨密质磨削后再行皮瓣移植23例手术做回顾性分析,观察骨密质磨削后的骨松质创面...
董肇杨张磊黄磊李小英蒋秋萍王文华
关键词:皮瓣骨外露创面修复
“凸”型组织瓣修复穴形深部创面12例被引量:1
2015年
复杂创面修复一直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难题之一,一些外口较小、基底较大的穴形深部创面,普通的皮瓣或组织瓣手术修复经常会出现皮瓣及组织坏死、切口再次裂开,甚至有创面进一步扩大的可能。2012年9月—2014年12月,我们对收治的12例此类创面患者,通过采用"凸"型组织瓣进行修复,达到了较好的修复效果,报告如下。
董肇杨张磊黄磊李小英蒋秋萍解温品
关键词:创面处理组织瓣乳癌患者基底部背阔肌创面清创
成功救治特重度婴儿烧伤1例
2007年
目的:探讨特重度婴幼儿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成功救治病例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抢救成功。结论:小儿烧伤强调及早补液,有效复苏是整个治疗的前提,早期肠道营养,营养支持,创面处理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保障。
张磊曾勇张怀军董肇杨周志钢
关键词:小儿特重度烧伤综合救治
负载VEGF、bFGF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微囊复合体对放射性损伤创面愈合的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负载VEGF、bFGF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微囊复合体对放射性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以PLGA为支架联合应用bFGF、VEGF构建纳米微囊,作用于小鼠放射性损伤创面作为实验组,单纯应用PLGA为支架,未用bFGF、VEGF的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率、创面的病理改变;于伤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创面新生血管细胞数目、毛细血管截断面积及成纤维细胞数量; RT-PCR检测创面VEGF mRNA、bFGF 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对放射性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创面组织中VEGF mRNA、bFGF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发现实验组肉芽组织增多增厚,成纤维细胞数量及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伤后第8天、第15天,实验组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及毛细血管横截面积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计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负载VEGF、bFGF的PLGA纳米微囊复合体可以促进小鼠放射性损伤创面的愈合。
王慕曾勇张磊杨燕高明敏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因子纳米微囊放射性损伤创面愈合
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在胫骨远近端粉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近端或伴胫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间接复位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近端粉碎性骨折18例。 [结果]经过5~25个月的随访,平均13.6个月,全部Ⅰ期愈合,手术...
曹前来张磊杨海涛王良意冯明光刘峰王立江
关键词: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微创手术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