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有生

作品数:19 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煤炭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生烃
  • 8篇二次生烃
  • 8篇次生
  • 6篇有机质
  • 5篇源岩
  • 5篇烃源
  • 5篇烃源岩
  • 4篇动力学
  • 4篇反应动力学
  • 4篇沉积有机质
  • 3篇煤层
  • 3篇煤层气
  • 3篇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学
  • 2篇生烃模式
  • 2篇资源评价
  • 2篇马尔柯夫链
  • 2篇煤层气资源
  • 2篇煤层气资源评...

机构

  • 17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计划委员...

作者

  • 19篇张有生
  • 11篇秦勇
  • 6篇朱炎铭
  • 4篇李田忠
  • 4篇姜波
  • 4篇范炳恒
  • 3篇刘焕杰
  • 2篇钟宁宁
  • 2篇黄志龙
  • 2篇卢双舫
  • 2篇李素琴
  • 2篇薛海涛
  • 1篇宋党育
  • 1篇夏筱红
  • 1篇潘长春

传媒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中显微组分的成烃演化实验被引量:7
2004年
热解模拟实验揭示 ,镜质组的生烃作用与其起始成熟度有关 ,如果初次生烃中止 ,成熟度 (再次生烃起始成熟度 )尚未超过生油高峰阶段 (R =0 .9% ) ,则再次生烃有可能显著提高煤的生烃潜量 ,且以起始成熟度在生烃高峰处的升高幅度为最大。在有机显微组分中 :壳质组的生烃量最大 ,生烃范围最集中 ;镜质组次之 ;
朱炎铭秦勇张有生夏筱红
关键词:镜质组
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8
2004年
采用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烃源岩有机碳(TOC%)的损失率DTOC一(TOC°-TOC)/TOC°的变化规律。当烃源岩生排烃效率很低时,DTOC都为负值,即在成熟演化过程TOC是增加的。随着生排烃效率提高,有机碳变化率DTOC逐渐增加(TOC损失率增大),烃源岩逐步由“增碳”进程转变为“减碳”进程。但只有生烃潜力很高的Ⅰ型有机质岩石,在生烃降解率和排烃效率极高的“理想”条件下,DTOC的增加(减碳进程)幅度才十分显著。指出基于有机质原始丰度恢复的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标准,可能过分强调了“减碳”的进程,很多情形下会美化原本比较差的烃源岩。
钟宁宁卢双舫黄志龙张有生薛海涛
关键词:烃源岩TOC值有机质丰度数值模拟
高校大型仪器应为培养人才服务被引量:3
1993年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管好、用好大型仪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它的涉及面很广。本文结合我们近几年的工作,就如何充分发挥大型仪器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谈些体会。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使用意识 大量的精密仪器进入高校毕竟是近几年的事。由于这些仪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目前用于教学工作还不普遍,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型仪器用于教学不象用于科研能马上出成果,另一方面是怕学生人多手杂,仪器损坏快。一些精密仪器,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越是精密、高级的仪器。
李素琴张有生
关键词:大型仪器教学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毕业论文
煤储层渗透率的非均质性模型被引量:16
1998年
应用马尔柯夫过程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起描述煤层形成过程或显微序列的数学模式,进而通过对研究实例中煤层结构以及煤岩分层渗透性的模式拟合,对厚煤层渗透率的非均质性特征作出预测,为煤层气开采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张有生秦勇陈家良
关键词:煤矿储层渗透率
煤中有机质二次生烃迟滞性及其反应动力学机制被引量:35
2000年
采用自然成熟度系列与其预热残渣系列样品相结合方式 ,通过热解模拟方法 ,对煤中有机质二次生烃迟滞性显现特征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二次生烃起始成熟度增高 ,二次生烃峰位成熟度呈规律性后移 ,二次生烃作用“死线”位于Ro=4.0 %左右 ;二次生烃峰位成熟度与起始成熟度之差随起始成熟度的增高呈抛物线式演化 ,二次生烃的绝对迟滞性和相对迟滞性均呈阶段性演化 ,由此可对二次生烃迟滞深度进行预测 ;二次生烃半峰宽随起始成熟度呈阶段性演化 ,暗示二次生烃起始成熟度位于生油高峰附近的烃源岩 ,其生烃量可能相对较大 .同时 ,原始样品平均活化能的演化经历了 4个阶段 ,它们与热解生烃量及二次生烃迟滞性的阶段性演化特征高度吻合 ,揭示出二次生烃作用严格受控于反应动力学的地球化学机制 .
秦勇张有生朱炎铭范炳恒姜波李田忠
关键词:有机质二次生烃迟滞性反应动力学
二次生烃的蓝移现象被引量:2
2002年
通过对 4件腐泥型煤及 3件腐殖型煤样品的热解模拟 ,对二次生烃中出现的蓝移现象加以探讨 ,得出主要结论为 :1 )“红移”和“蓝移”现象是芳香环缩合度、烃类生成量、从干酪根大分子网络结构中排烃速度这 3者的综合体现 ;2 )干酪根大分子结构的分子筛作用 ,是产生“蓝移”现象的直接原因 ;3 )“蓝移”现象与二次生烃迟滞效应密切相关 ;4)原始成熟度以及原始样品中壳质组或腐泥组含量共同控制“蓝移”程度 ,原始成熟度处于“生油窗”、同时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壳质组分或腐泥组分时 ,“蓝移”较强 ;5 )当有壳质组分或腐泥组分含量的保证时 ,“蓝移”程度在“生油窗”
李田忠秦勇张有生宋党育
关键词:蓝移二次生烃荧光性质烃源岩干酪根
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特征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
以自然演化系列与人工热模拟退化系列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建立起异常地热场二次生烃烃岩显微岩石学评价的系统方法,揭示出烃源岩二次生烃生烃率、生烃量、迟滞性、烃组成与相态演化及其生烃阶段的特定阶段性,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进一...
张有生
关键词:二次生烃生烃模式化学反应动力学
黄骅坳陷裂变径迹分析与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被引量:9
2001年
烃源岩的构造 -受热史是有机质成熟演化、烃源岩生烃演化的最重要控制因素 .在对磷灰石裂变径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黄骅坳陷古地温场的演化历史 ,揭示了古生代烃源岩自形成以来至少经历 4期构造 -热事件 ,导致其有机质生烃作用呈阶段性演进 .
朱炎铭秦勇张有生李田忠
关键词:裂变径迹烃源岩构造-热事件古地温场生烃作用
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39
2002年
自然演化系列与热模拟演化(预热残渣)系列样品的有机结合研究表明,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作用不是沿着一次生烃的演化轨迹继续进行下去,在Ro<2.0%的范围内,不管起始成熟度如何,二次生烃均存在一个生烃高峰,二次生烃高峰与一次连续演化生烃高峰相比,具有迟滞性,起始成熟度越高,迟滞性越强。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量与初始成熟度和二次生烃终止成熟度密切相关,起始成熟度处于成熟早期—中期(Ro0.5%~0.9%),二次累积生烃量大于一次连续生烃量,且随起始成熟度增高,二者差值越来越大;反之,起始成熟度介于成熟中期—晚期(Ro0.9%~1.3%)时,二者差值越来越小;起始成熟度过“生油死线”以后,累积二次生烃量快速减少,转而低于一次连续演化生烃量。热模拟显示二次生烃反应活化能的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与二次生烃显现特征的演化规律相吻合,揭示了二次生烃作用严格受控于反应动力学机制。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量的演化规律研究为存在二次生烃的含油气盆地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有生秦勇刘焕杰朱炎铭姜波范炳恒
关键词: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迟滞性反应动力学
煤层显微地层模式及其在煤层气资源评价的应用
张有生
关键词:马尔柯夫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