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娴

作品数:57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7篇细胞
  • 12篇蛋白
  • 9篇增殖
  • 7篇凋亡
  • 7篇多糖
  • 7篇肉瘤
  • 7篇猪苓
  • 7篇猪苓多糖
  • 7篇细胞增殖
  • 7篇腺癌
  • 7篇骨肉瘤
  • 6篇体外
  • 6篇清热
  • 6篇清热方
  • 6篇滋阴清热方
  • 6篇干细胞
  • 5篇肉瘤细胞
  • 5篇体外扩增
  • 5篇扩增
  • 5篇基因

机构

  • 53篇广东省中医院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作者

  • 57篇张娴
  • 20篇曾星
  • 15篇黄羽
  • 9篇危建安
  • 7篇徐逸生
  • 7篇周丹
  • 7篇黄永明
  • 6篇范瑞强
  • 6篇吕立国
  • 6篇许少健
  • 6篇陈达灿
  • 5篇欧润妹
  • 5篇吴巧玲
  • 5篇白遵光
  • 5篇代睿欣
  • 5篇陈志强
  • 5篇王昭辉
  • 4篇杨仁轩
  • 4篇谢婷
  • 4篇刘维

传媒

  • 5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新中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肉瘤体外多药耐药模型R-KHOS的建立及其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体外建立骨肉瘤多药耐药模型(R-KHOS)的建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大剂量冲击与逐步增加剂量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复苏后的KHOS细胞,计算阿霉素对KHOS的IC50设定耐药浓度,总体培养2个月,共传代24次,初步建立体外骨肉瘤多药耐药模型(R-KHOS)。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R-KHOS和KHOS细胞的形态学差异;用对比细胞MRP基因,P-gp蛋白、1h细胞内阿霉素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形态学上两组细胞无明显差异,R-KHOS的MRP基因、P-gp表达量明显比KHOS多,细胞内阿霉素表达水平明显比敏感株少(P<0.05),DOX对R-KHOS细胞的IC50明显提高(P<0.05)。结论大剂量冲击与逐步增加剂量相结合的方法诱导而建立的骨肉瘤体外耐药模型(R-KHOS)可靠且建立周期短,细胞表现出明显耐药,对阿霉素耐药倍数达2.12倍,可应用此模型对耐药的发生机制及体外逆转耐药进行研究。
石宇雄黄永明张娴危建安徐逸生许少健黎重菊贾晗
关键词:骨肉瘤耐药株肿瘤细胞
滋阴清热方对狼疮鼠脾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方和泼尼松对狼疮鼠脾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的影响。方法:用生理盐水(对照组)、中药、西药和中西药等不同的干预措施处理狼疮鼠5周,提取脾淋巴细胞核蛋白质,运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各处理组狼疮鼠核蛋白质的表达差异,揭示滋阴清热方以及联合泼尼松治疗SLE的作用环节。结果:在脾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中发现对照组出现一些加重自身免疫的蛋白质,而西药组出现一些抑制免疫反应的蛋白质;中西药组和西药组对脾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影响的结果是相似的。结论:滋阴清热方中药和或泼尼松可能通过影响脾淋巴细胞细胞的分化和蛋白质的表达达到治疗目的。
吴玮范瑞强余捷凯张娴禤国维陈建宏
关键词:滋阴清热方脾淋巴细胞
阴虚内热证SLE淋巴细胞167个基因的动态表达
本文应用基因达谱芯片技术研究激素+滋阴清热方治疗前、中、后阴虚内热证红斑狼疮(SLE)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自组图分析方法从7458个基因中筛选出176个基因,分为25类,通过对25类基因表达模式中基因治疗前中...
范瑞强赖梅生陈达灿吴元胜禤国维李红毅吴晓霞黄咏菁朱晓浚韩凌危建安孙静张娴周丹
关键词:滋阴清热方基因芯片
文献传递
中药益发复方含药血清对毛囊干细胞增殖及K19、β1整合素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中药益发复方含药血清对大鼠毛囊干细胞增殖及K19、β1整合素mRNA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自制益发复方含药血清;取7~8日龄Wistar大鼠,分离隆突区毛囊,用二步消化酶法获取毛囊外根鞘细胞,再用Ⅳ型胶原黏附法分离毛囊干细胞。将分离得到的毛囊干细胞分为实验组a1-β3(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高、中、低剂量的益发含药血清)、对照组b(培养液中加入10%空白对照血清)及对照组c只加无血清角质细胞培养液(KSFM)。用MTY法制作生长曲线,观察各组培养细胞生长规律和特性;运用K19、β1整合素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鉴定培养细胞;RT—PCR检测各组培养细胞K19、β1整合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显示Ⅳ型胶原黏附细胞符合毛囊干细胞特征。实验组毛囊干细胞克隆形成较早、较多,MTY法检测显示益发血清组毛囊干细胞增生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毛囊干细胞K19、β1整合素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中剂量的益发含药血清(1.65g/mL)作用最为明显。结论中药益发复方能促进毛囊干细胞增生及特异性标记物K19、β1整合素基因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脱发病及促进毛发生长的药理机制之一。
朱培成侯志庄张娴谢婷刘维陈修漾
关键词:毛囊干细胞中药含药血清
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皮损中MiR-155表达及血清IL-4水平的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测定MiR-155在半抗原(2,4-二硝基氟苯)诱导C57BL/6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皮损中的表达及血清IL-4相关性。方法小鼠造模第1天背部使用0.5%DNFB外涂,第5,8,11,14天耳部及背部外涂0.2%DNFB,14天后48h内处死,后检测皮肤MiR-155相对表达量及血清IL-4的表达,并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皮肤表现出明显炎症,耳部明显肿胀,病理提示表皮明显增厚、真皮炎症细胞浸润,血清检测IgE,IL-4含量明显升高(P<0.05),皮损内MiR-155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皮损MiR-155相对表达量与血清IL-4呈正相关(R=0.99,P<0.01)。结论 MiR-155可能参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并可能在以分泌IL-4为主的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
赵巍刘俊峰林颖莫秀梅孟威威温晓文张娴陈达灿
关键词:MIR-155特应性皮炎IL-4
龙鳖胶囊对骨关节炎滑膜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及NF-κB p65的调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龙鳖胶囊对骨关节炎滑膜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及NF-κB p65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于造模后开始给予低、中、高剂量的龙鳖胶囊灌胃(0.312 5、0.625、0.937 5 g·kg-1),连续4周,取膝关节制成组织切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滑膜组织中MEK-3/6、p38、ATF2、NF-κBp65和P-MEK-3/6、P-p38、P-ATF2、P-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2周、4周后,各组细胞均有MEK-3/6、p38、ATF2、NF-κBp65和P-MEK-3/6、P-p38、P-NF-κBp65阳性表达,其中造模组MEK-3/6、p38、ATF2、NF-κBp65和P-MEK-3/6、P-p38、P-NF-κBp65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和龙鳖低、中、高剂量组(P<0.01)。给药2周、4周后,各组细胞均有P-ATF2弱阳性表达;2周后,造模组P-ATF2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和龙鳖低、中、高剂量组(P<0.05);4周后,各组间P-ATF2阳性细胞百分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龙鳖胶囊可抑制过度亢进的p38MAPKs和NF-κB信号,抑制骨关节炎滑膜细胞中p38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发挥减轻滑膜炎症的作用。
潘建科谢辉刘军郭达杨伟毅张娴
关键词:骨关节炎补肾活血P38MAPK信号通路P65
通窍胶囊对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大鼠外周血黏附分子CDIIb与CD62L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药通窍胶囊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外周血黏附分子CDIIb与CD62L表达水平及中耳黏膜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毒素制备大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通窍胶囊组、头孢克洛组、泼尼松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周围血黏附分子CDIIb与CD62L表达水平,同时检查中耳黏膜病的改变,结果通窍胶囊组CDIIb与CD62L表达的荧光强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窍胶囊组中耳鼓室黏膜厚度、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胶囊可以下调CDIIb与CD62L的表达水平,减轻由内毒素引起的中耳黏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对分泌性中耳炎发挥治疗效应。
廖月红陈俏妍巫志峰张娴袁广明欧润妹李云英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黏附分子
CYP1A2、UGT1A7基因多态性与口服RS胶囊后不良反应相关性初探
基因多态性是指人群中个体间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的差异性。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引起临床药动学特征变异、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
曾星张娴唐波冯怡邓远辉刘奕明杨柳杨明陈经宝
文献传递
人参皂苷Rd对高糖所致HMC表达TGF-β1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d对高糖条件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增殖及对HMC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血糖组、高糖对照组、高糖+药物组(5组,人参皂苷Rd浓度分别为6.25,12.5,25,50,100μg·mL-1),分别于24,48,72 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TGF-β1的mRNA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HMC分泌TGF-β1的量。结果高糖对HMC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促进HMC分泌TGF-β1的功能,并上调TGF-β1 mRNA的表达,与正常血糖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d对高糖所致HMC合成、分泌TGF-β1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浓度为12.5,25,50,100μg·mL-1的人参皂苷Rd效果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能下调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d可以减少高糖状态下HMC合成和分泌的TGF-β1蛋白的量以及下调TGF-β1 mRNA的表达。
赵怡胡道钜张娴袁小红
关键词:人参皂苷RD转化生长因子Β1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AngⅡ,ALD及肝脏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证候相关蛋白及天麻钩藤饮降血压和改善肝阳上亢证症状的机制。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ig附子汤复制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并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观察造模前及治疗前后大鼠易激惹程度、饮水量、血压的变化,检测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同时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大鼠肝脏蛋白质组变化。结果:SHR大鼠经ig附子汤6周后,出现易激惹程度增高、饮水量增加等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候的表现。经天麻钩藤饮高剂量及低剂量组治疗后,易激惹程度好转,饮水量减少,血压下降;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血浆AngⅡ水平显著降低。SHR对照组、肝阳上亢组和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的蛋白斑点总体分布相似。肝阳上亢组和SHR对照组比较,仅在SHR对照组或肝阳上亢组表达的蛋白质分别有13个和27个;有28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明显变化(5倍以上)。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和肝阳上亢组比较,仅在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表达的蛋白质有44个,没有仅在肝阳上亢组表达的蛋白质;有29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明显变化(5倍以上)。结论:天麻钩藤饮能减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的症状和降低血压。肝脏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存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证候相关蛋白,天麻钩藤饮降压和改善症状可能与降低AngⅡ及上述蛋白质的改变有关。
段小军曾星张娴欧润妹
关键词:高血压天麻钩藤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