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东
- 作品数:1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梁启超文论研究的科学方法
- 梁启超作为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对科学方法的自觉和重视。首先,他对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弊端有着清醒的认识看到了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不足,梁启超时刻注意引进西方的科学观念、科学方法,以...
- 张亚东
- 关键词:民族性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经典阐释中的疑古精神被引量:1
- 2016年
- 回到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立论根据是认为《武成》"血之流杵"的记载不可靠,而此判断的根据则是"武王至仁"的先行观念。不惟《武成》篇,孟子以先行儒家观念来解释《诗》《书》是其释义学最重要的特点,其根本旨趣在于宣扬儒家思想,至于解说是否符合文本原意反而变得次要,当先行观念与文本记载发生剧烈冲突时,疑《书》思想的产生就成了逻辑上的必然。孟子是最早质疑经典的思想家,其思想在中国经典释义学史上影响深远。
- 张亚东杨栋
- 关键词:疑古
- 明代前期对“元曲四大家”的评选——曲论的形成及特点
- 2015年
- "元曲四大家"作为元曲最高成就的典范与标志,它的建构与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客观还原"元曲四大家"在明初的渊源流变,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其发展过程。通过回归历史,考察、辨析不同评论者的曲学观念,可以看出此期的曲学思潮走向与"诗词"理论分离的趋势,并逐步向"戏曲"理论靠拢。以此为突破口,可以重新定位戏曲理论的萌芽期为明初,而非元代。
- 杜瑶瑶张亚东
- 关键词:元曲四大家曲论贾仲明
- 麦克卢汉对线性时间观的反思与对策
- 2013年
- 人类的时间观受到语言观的制约,麦克卢汉通过比较现代人与原始部族(特罗布里恩人)在语言观念上的差异,发现现代人的时间观的突出表现为线性发展观,线性发展观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重比较的时间观和重顺序的时间观。他指出线性发展观使人们一味地逐新弃旧,在追求物质满足、感官享受的漩涡中迷失自我,以至精神生活遭到驱逐。他呼吁人类调整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身,重拾对绝对精神、形上价值的崇敬,麦氏的思想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在策略上具有重要的纠偏意义。
- 张亚东
- 关键词:麦克卢汉语言观时间观
- 民间的贵族——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论析
- 2013年
- 《拟行路难》十八首在艺术风貌和思想内容上兼有贵族性格和民间色彩的双重特性。《拟行路难》中既存在广泛化用典籍的现象,同时又不影响它的通俗、质朴的风格;既存在结构安排上独运的匠心和内蕴,同时也注重对音律的调节;在思想内容上经历了一个由贵族到平民,从狭隘视角到广阔视野的过渡。结合作者浮沉坎坷的一生,人生经历正是影响《拟行路难》由贵族性向民间性过渡的重要条件,也表明《拟行路难》拥有多重的形态。
- 张亚东
- 走向极端的形式主义——克莱夫·贝尔论艺术
- 2013年
- 本文首先分析了克莱夫·贝尔《艺术》一书的论证过程,认为"有意味的形式"的提出把艺术品的形式置于最高的位置,使形式在理论上具有了尺度的意义;其次,通过分析论证,指出贝尔把艺术品形式之外的因素完全剔除,这样既不符合艺术创作的现实状况,又在学理论证上走向极端。
- 张亚东
- 浅谈纳兰情词两个时期的创作风格
- 2013年
-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满族成就卓异的重要词人,被晚清词家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师承李后主、晏小山,他的词兼有陈维崧的雄浑和朱彝尊的清丽,并且真率自然。"纳兰词"以爱情见长,本文把他的词作创作分为了两个时期,分别是"念亡妻"、"思红颜",这两个时期的词作以真挚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使人潸然泪下,感人至深。
- 张亚东
- 关键词:纳兰性德情词
- 人诗意地居住
- 2013年
- 通过分析海德格尔的哲学观和语言观,文章首先阐明"物"的本质以及艺术品作为符号对"物"本质的超越性;其次,分析了海德格尔在"最纯粹的被言说"即诗中探求"语言言说"本质的论证过程;最后,文章指出现代人已经抛却了神性的尺度,并论证了诗歌定是人类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 张亚东
- 关键词:艺术品
- 孟子“以意逆志”《诗》学思想再审视
- 2017年
- 孟子对《诗》的释义,一方面是大量的断章取义,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以意逆志",强调尊重作者的本义。看似相互矛盾的释义思路其实根源于孟子释《诗》的双重身份和目的。作为儒家思想的宣扬者,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诗》的教化作用,因此释《诗》并不求作者本义,其释义实践多是断章取义;而作为给弟子解《诗》的师者,他的目的是"解诗"而非"诗教",以探求作者本义为旨归,其方法必然是"以意逆志"。"以意逆志"是孟子的原创性思想,其立论根据是孟子的普遍人性论。
- 张亚东
- 关键词:断章取义以意逆志诗教解诗
- 梁启超文学研究的“观察法”被引量:1
- 2016年
- 观察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皆筑基于一定的观察,梁启超颇有自觉意识,早在1902年《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中,他介绍了培根和笛卡尔的研究方法,其中就特别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在阐述培根的“实验之法”时,他把“观察”作为实验法的前提:“是故人欲求得一真理当先即一物而频频观察,反复试验。在1922年的《美术与科学》中,把观察作为科学活动成立的主要条件,并指出科学活动的“根本精神”就在于观察,“第一件要你肯观察,第二件还要你会观察……岂不又是科学成立的主要条件”,“科学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 张亚东杜瑶瑶
- 关键词:文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观察法学术研究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