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业成

作品数:101 被引量:1,152H指数:21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天文地球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5篇矿业工程
  • 4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6篇地质
  • 33篇地质灾害
  • 28篇灾害
  • 16篇石流
  • 16篇泥石
  • 16篇泥石流
  • 12篇地震
  • 12篇实物地质资料
  • 10篇地质资料
  • 10篇滑坡
  • 10篇崩塌
  • 9篇自然灾害
  • 8篇地壳
  • 7篇中国地质
  • 7篇海平
  • 7篇海平面
  • 6篇地质资料管理
  • 6篇泥石流灾害
  • 5篇地质环境
  • 5篇实物地质资料...

机构

  • 61篇中国地质科学...
  • 50篇国土资源部
  • 12篇中国地震局
  • 7篇华北科技学院
  • 5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华北矿业高等...
  • 1篇科技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地质矿产部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浙江省第十一...

作者

  • 101篇张业成
  • 24篇张春山
  • 19篇张立海
  • 13篇胡景江
  • 12篇高庆华
  • 10篇张立海
  • 10篇刘凤民
  • 8篇高庆昭
  • 7篇任香爱
  • 6篇刘海青
  • 6篇马寅生
  • 6篇赵晓青
  • 5篇马宗晋
  • 5篇吴满路
  • 5篇于道永
  • 4篇高庆华
  • 3篇宋焕霞
  • 3篇曹毅然
  • 3篇刘惠敏
  • 2篇廖椿庭

传媒

  • 16篇地质灾害与环...
  • 11篇地质力学学报
  • 7篇灾害学
  • 4篇中国地质灾害...
  • 4篇国土资源科技...
  • 4篇中国减灾
  • 3篇地球学报
  • 3篇中国矿业
  • 3篇国土资源
  • 3篇大地构造及陆...
  • 3篇第三届全国地...
  • 3篇全国地质档案...
  • 3篇全国第五次地...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第四届全国地...
  • 2篇第五届全国地...
  • 2篇青藏高原地质...
  • 1篇地震地质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4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9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 5篇1993
  • 6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89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灾害风险初议被引量:24
1999年
自然灾害风险的研究与评价是制定减灾对策、土地利用规划、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规划及保险展业的基础工作。自然灾害风险是灾害科学的前沿性研究课题。本文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特点、分类、形成原因、构成要素、结构层次、分析方法和研究风险的基本步骤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以期在推动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庆华高庆华张业成
关键词:自然灾害风险危险性易损性风险管理防灾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被引量:8
2012年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是指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及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生过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但不同地区发育程度不一,以中国大陆中部的陕、甘、宁、川、渝、滇、藏地区最为严重,形成一个NNE向的高危险带。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与一般地质灾害基本相同,但其激发因素为地震。震级5级以上、烈度Ⅵ度以上的地区,可能引发次生地质灾害,震级和烈度越高,次生地质灾害越强烈。
张业成张立海赵晓青
关键词: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采煤区土地复垦产业化管理建议被引量:12
2007年
煤炭开采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采煤区土地复垦率只有1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推进采煤区土地复垦产业化,建立采煤区土地复垦的有效机制,是治理矿区环境,实现采煤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张立海刘海青张业成
关键词:采煤区土地复垦
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被引量:21
2006年
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确定了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指标体系,进行了以县(市、旗)为单元的风险评价。评价单元共116个。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共分为5级,高风险单元3个,较高风险单元8个,中等风险单元24个,较低风险单元54个,低风险单元27个。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内不同地区崩滑流灾害风险程度相对差异较大,总体分布特点是中部地区较高,北部和南部较低。从风险指数的结果来看,有些风评价单元的风险指数非常接近临界值,一旦危险性条件和易损性条件发生改变,将会引起地质灾害的风险级别发生变化。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无论是在开发资源还是进行各种工程活动,都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地质灾害向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张春山李国俊张业成马寅生
关键词:黄河上游地质灾害
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地质自然环境影响
本文论述了青藏高原隆起对青藏高原及中国大陆地质自然环境的影响.认为:青藏高原隆起控制了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大陆形成特征明显的三大气候区;气候变化进一步决定了植被迁移、冻土与冰川发育、黄土分布、沙漠进退等...
张立海刘凤民张业成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地质环境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实物地质资料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
实物地质资料标准化是实施实物资料统一管理,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保障。根据实物地质资料馆藏工作内容,标准内容包括基本术语、分类分级、馆藏设施、筛选收集、图像采集、整理建档、库藏保管、利用服务等。标准应符合有关法规要求,...
赵晓青任香爱张业成
关键词:实物地质资料统一管理
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沿海更新世末期以来海陆变迁的初步认识
更新世末期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历了海进、海退和相对稳定三个阶段。中全新世中期为海侵鼎盛时期,其海面较现今高2—5m。全新世冰后期是玉木(大理)冰期中的间冰阶,自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开始向新的冰阶缓慢过渡。由 CO增加所...
张业成胡景江刘春凤
文献传递
论我国洪涝灾害不断加剧的地质环境因素
高庆华张业成张春山
关键词:洪涝灾害地质灾害
文献传递
论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的双重属性与发展态势被引量:6
2001年
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都有双重属性。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是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形成与变化的双重原因。近年来 ,一方面自然变异加剧和人类过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地质灾害严重 ;另一方面严重的地质灾害又会对土地资源进一步造成破坏 ,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自然变异是不以人类的意愿为转移的 ,那么 ,顺应自然规律 ,约束并规范人类社会活动范围、消除不良行为是减轻地质灾害、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最佳策略。
刘惠敏张业成高庆华
关键词:土地资源地质灾害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属性
中国崩滑流灾害成灾特点与减灾社会化被引量:4
1994年
中国崩滑流灾害成灾特点与减灾社会化张业成张梁(中国地质科学院562大队)(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我国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同时又是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在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开展全面防治。在...
张业成张梁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地质灾害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