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冰亚

作品数:58 被引量:193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中药
  • 10篇掩味
  • 8篇丸剂
  • 7篇伴侣
  • 6篇药丸
  • 6篇适口
  • 6篇中药丸剂
  • 5篇液相色谱
  • 5篇液相色谱法
  • 5篇用药
  • 5篇色谱
  • 5篇色谱法
  • 5篇通脉
  • 5篇通脉丸
  • 5篇相色谱
  • 5篇糊精
  • 5篇高效液相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盐酸

机构

  • 44篇河南中医药大...
  • 33篇河南中医学院...
  • 3篇承德医学院附...
  • 2篇河南省食品药...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作者

  • 58篇康冰亚
  • 26篇刘瑞新
  • 26篇李学林
  • 24篇陈天朝
  • 21篇张璐
  • 17篇施钧瀚
  • 7篇段晓颖
  • 7篇高晓洁
  • 5篇唐进法
  • 4篇杨亚蕾
  • 4篇赵新红
  • 4篇李春晓
  • 4篇朱晓丽
  • 4篇陈鹏举
  • 3篇孙广科
  • 3篇张辉
  • 3篇徐立然
  • 3篇赵新红
  • 3篇孟祥乐
  • 2篇孟菲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国药房
  • 4篇中医学报
  • 2篇中医研究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中国药物经济...
  • 2篇2013第六...
  • 2篇2014第七...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和正交试验优化的洁淋通方提取工艺研究
2020年
目的: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洁淋通方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获得目标成分提取率线性回归方程,通过GATBX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多目标寻优。结果:经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后,洁淋通中黄芩苷和栀子苷的提取率达到单目标优化最佳方案的99.03%和81.67%,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20倍,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本工艺条件重复性良好,表明遗传算法能够为洁淋通方提取工艺优化提供稳定可靠、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案。
曹英杰康冰亚孙广科耿新生段晓颖
关键词:正交试验多目标遗传算法
正交试验优选归藤通管灌肠剂水提取工艺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优选归藤通管灌肠剂水提取工艺。方法:以绿原酸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其含量,选取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归藤通管灌肠剂水煎煮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的水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为归藤通管灌肠剂的制剂生产提供参考。
王红丽唐进法卫爱武翟海容程伟康冰亚
关键词:绿原酸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1stOpt软件的威布尔溶出曲线拟合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利用1stOpt软件实现威布尔溶出曲线拟合,提供一种新的可获得溶出曲线参数的方法。方法:以通脉丸中芍药苷的溶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stOpt软件中麦夸特法+通用全局优化(LM-UGO)法来实现威布尔溶出曲线拟合,并与Matlab软件中的非线性最小二乘(NLLS)法及遗传算法拟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LM-UGO、NLLS和遗传算法拟合得到的威布尔溶出曲线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溶出参数的校正均方差分别为0.00990、0.01212、0.01003,以LM-UGO法值最小。结论:1stOpt软件具有操作简单、拟合快速而准确、收敛速度快等优点,是威布尔溶出曲线拟合及参数估算的有力工具。
陈天朝赵新红康冰亚
关键词:遗传算法
3种掩味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黄柏的掩味作用探究及掩味前后化学成分的比较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三氯蔗糖、阿魏酸钠和β-环糊精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黄柏水煎液的掩味效果,比较黄柏掩味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方法:3种苦味抑制剂采用单独抑制苦味、两两联合抑制苦味、三者联合抑制苦味共计7种组合对黄柏水煎液进行掩味,考察掩味前后黄柏水煎液的苦度变化;利用HPLC建立掩味前后各样品液的指纹图谱,以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共有峰总面积为指标,分析其化学成分变化的程度与特点。结果:7种组合对黄柏水煎液均具有较好的抑苦作用。掩味剂联用后掩味效果更佳,优于单独使用,掩味后平均苦度均为Ⅰ级(不苦或几乎不苦)。指纹图谱共有峰有8个,掩味后7组供试品的56个峰中,除3个色谱峰在掩味前后相对峰面积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总变化率均<10%)外,其余53个峰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掩味前后黄柏的指纹图谱共有峰总面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掩味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黄柏水煎液均具有较好的抑苦作用,且掩味前后对黄柏中化学成分的总量无显著影响。
李学林王盼盼刘瑞新仇继玺张璐桂新景陈小菲康冰亚施钧瀚
关键词:黄柏指纹图谱盐酸小檗碱
基于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方法的苦度评价中评价员分级探索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建立基于经典口感评价的苦度评价中评价员的分级方法,使苦度评价更加高效便捷地进行。方法:以前期19次实验数据为载体,以赋值精密度和数据有效率为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员初步分级,结合二者建立综合分级;基于主观赋值法给予权重,选择研究不同浓度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β-CD,γ-CD,甘草甜素(GL),甘氨酸(GLY)和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对盐酸小檗碱溶液的最大抑苦度,并探讨抑苦能力与六者质量浓度关系的试验数据,以实测苦度排序、实测评分排序与已知苦度排序的接近度和苦度降低值与掩味剂质量浓度相关系数为指标,用赋予权重后的全部评价员数据和已分级评价员数据2种方式进行验证。结果:HP-β-CD,γ-CD,GL和GLY的验证试验结果Ⅰ,Ⅱ和Ⅲ实测苦度排序和实测评分排序均与已知苦度排序一致,β-CD的结果Ⅰ实测苦度排序与已知苦度排序不一致,SSPS的结果Ⅰ和结果Ⅲ实测评分排序与已知苦度排序的顺序不一致。6个试验各3个结果的排序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少数经分级并给予权重的评价员即可得到与多数评价员一致的评价结果,在实测苦度排序和实测评分排序方面,少数经分级并给予权重的评价员,或评价员中部分给予权重,能得到更接近真实的评价结果。
张璐高晓洁桂新景施钧瀚康冰亚李学林刘瑞新
关键词:Β-环糊精甘氨酸可溶性大豆多糖甘草甜素
基于HPLC指纹图谱考察3种复合掩味佐剂对御寒颗粒汤剂成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究3种复合掩味佐剂——咖啡味中药伴侣、巧克力味中药伴侣、甜橙味中药伴侣掩味前后御寒颗粒汤剂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揭示3种复合掩味佐剂对御寒颗粒汤剂的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单味配方颗粒组成的御寒颗粒方为苦味载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参考指纹图谱技术建立其化学成分的特征图谱测定方法,以掩味前后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的变化率以及总峰面积为指标,比较御寒颗粒汤剂掩味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掩味前后的御寒颗粒汤剂,特征图谱共有峰有22个,与原液相比,加入3类中药伴侣后的样品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变化率的绝对值均值分别为(0.18±0.04)%、(0.11±0.04)%、(0.17±0.06)%,均<0.2%;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变化率的绝对值均值甜橙味为(1.81±1.26)%,<5%;咖啡味和巧克力味相对峰面积的变化率绝对值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分别为:2.30%(1.45%-3.99%)、3.73%(2.70%-6.68%);与原液相比,总峰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复合掩味佐剂中,甜橙味对御寒颗粒汤剂的化学成分几乎没有影响;咖啡味和巧克力味对其汤剂的某些成分有微小的影响,但对其汤剂中化学成分的总量无显著影响,是否会影响到其汤剂的药效有待进一步临床药效学方面的研究。
姚静施钧瀚桂新景王青晓张璐康冰亚陈鹏举田亮玉李学林刘瑞新
关键词:掩味
三种不同剂型的通脉丸溶出行为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蜜丸、水丸、散剂三种不同剂型的通脉丸溶出行为。方法HPLC法测定三种不同剂型的通脉丸溶出液中阿魏酸、芍药苷、丹酚酸B、橙皮苷、竹节香附素A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成分权重系数,模型依赖法与拟合因子法比较三种不同剂型的通脉丸溶出行为。结果竹节香附素A、总黄酮、阿魏酸、芍药苷、丹参酸B、橙皮苷权重系数分别为0.2589、0.2589、0.1357、0.1357、0.1357、0.0750,三种不同剂型的溶出参数T n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拟合因子法得到差异因子f1值大于15,相似因子f2值小于50。结论三种不同剂型的通脉丸溶出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散剂溶出最快,水丸次之,蜜丸最缓。
赵新红康冰亚陈天朝
关键词:不同剂型通脉丸层次分析法
中药丸剂中药料对溶出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建立中药丸剂中药科参数与溶出参数的数学关系式,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拟选对中药丸剂溶出具有较大影响的七种代表药物,运用均匀设计法进行组方,测定组方中指标成分的溶出度,用理论形式量化出物料对溶出影响的大小及规...
康冰亚陈天朝
关键词:中药丸剂溶出度数学关系式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慢肝康丸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慢肝康丸中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为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4.6×150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
康冰亚陈天朝徐丽军张辉
关键词:芍药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献传递
HPLC双波长法测定丸剂1号中芦丁、阿魏酸钠的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丸剂1号中芦丁及阿魏酸钠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YMC-ODS-A(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水-36%醋酸(40:60:1.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λ_1=257nm(芦丁),λ_2=322nm(阿魏酸钠)。结果:芦丁、阿魏酸钠进样量分别在0.02~0.26μg(r=0.999 8)、0.01~0.27μg(r=0.999 8)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二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3%(RSD=0.59%),99.77%(RSD=0.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丸剂1号的质量控制方法。
康冰亚陈天朝刘瑞新马兰兰周欢欢
关键词:双波长芦丁阿魏酸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