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敏

作品数:15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流行性
  • 5篇流行性脑脊髓...
  • 5篇脑脊髓膜炎
  • 4篇奈瑟菌
  • 4篇脑膜
  • 4篇脑膜炎
  • 4篇脑膜炎奈瑟菌
  • 3篇婴儿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病例
  • 2篇疫苗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接种
  • 2篇抗体
  • 2篇柯萨奇
  • 2篇急性

机构

  • 14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市花都区...
  • 2篇广州市荔湾区...
  • 2篇北京科兴生物...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14篇崔敏
  • 10篇王鸣
  • 8篇许建雄
  • 5篇蔡衍珊
  • 4篇傅传喜
  • 4篇张欣强
  • 4篇贺晴
  • 3篇谭慧峰
  • 2篇李美霞
  • 2篇杨琼英
  • 2篇王小溪
  • 2篇李孝权
  • 2篇陆龙
  • 2篇吴德平
  • 2篇王大虎
  • 2篇曹毅敏
  • 1篇陈纯
  • 1篇谢华萍
  • 1篇倪莉红
  • 1篇卢惠溪

传媒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例首剂接种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后引发的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调查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广州市2017年3月发生的1例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进行调查,探讨引起该案例的原因,为防控及调查处置类似事件提供经验与借鉴。方法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脊灰中和抗体,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测序;对增城市区级以上医院进行AFP病例主动搜索;对病例所在镇7岁以下儿童开展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及查漏补种。结果患儿在出生5个月时首剂接种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后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对患儿连续6次采集粪便标本,前2次均检测出Ⅰ型脊灰疫苗病毒,变异数分别为2,3个碱基;一名密切接触者便标本检出Ⅲ型脊灰疫苗类似株;在患儿、一名密切接触者及患儿母亲血液标本中分别检测到脊灰抗体阳性。未发现医院漏报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结论该病例属于"高危AFP病例"。省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将其分类为"脊灰排除病例",但不能排除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提示在实施脊灰疫苗IPV/OPV国际序贯免疫程序转换策略之后,接种单位应优先保障适龄儿童首剂及时接种IPV疫苗,以减少VAPP发生的风险。
崔敏苏文哲许建雄沈纪川马钰江毅民贺晴张桂兴王鸣
关键词:个案调查
2011年广东省一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多年以来,广东省流脑发病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仍然时有发生。
张欣强刘美真崔敏吴继彬李孝权庞杏林
关键词:散发病例病原学分析W135群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脑膜炎奈瑟菌病情发展
广州市两例B群流脑病例分离株的MLST分型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从广州市报告的两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中分离的4株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研究。方法分纯并提取菌株DNA、运用MLST分析对7个管家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确定菌株的序列型,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例病例分离株7个管家基因位点序列均不相同,第一例病例分离株的序列型为ST-7型,属高致病性ST-5complex/subgroup III克隆系;第二例病例分离株的序列型为新发现的ST-9804型。结论广州两例B群流脑病例虽然发生时间相近,但分属不同的序列型,无同源性。MLST分型技术对研究不同流脑病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有重要意义。
张欣强李孝权夏丹张晶崔敏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
广州市2007-201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风疹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风疹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广州市共报告风疹病例2054例,年均发病率为3.71/10万,各区(县级市)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呈明显季节性分布,3-7月为发病高峰。15~19岁年龄组人群发病最多,育龄期妇女发病占女性发病数的63.94%。发病主要集中在学生和学龄前儿童。风疹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结论广州市风疹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应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并加大对青春期少女和育龄期妇女选择性疫苗接种的宣传,以控制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崔敏许建雄王鸣
关键词:风疹
婴儿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母传抗体消长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 了解新生儿及其母亲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CoxA16)中和抗体水平,为建立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征集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并经知情同意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81对母亲和新生儿。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运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母传抗体消长特征研究。结果在纳入的181对母亲和新生儿中,母亲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98%和88.95%,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eometric mean reciprocal titer,GMRT)分别为25.42和27.00。新生儿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03%和71.82%,GMRT分别为20.50和16.48。新生儿的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滴度与其母亲的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滴度均呈正相关(rEV71=0.70,P〈0.001;rCoxA16=0.75,P〈0.001)。0-6月龄婴儿体内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随月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χ^2EV71=100.23,P〈0.001;χ^2CoxA16=112.24,P〈0.001)。结论 建议手足口病灭活疫苗在6月龄接种为宜,育龄期妇女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能提高婴儿体内抗体水平,以降低小于6月龄婴儿发病率。
崔敏李雅静杨琼英陆龙贺晴董智强吴新立曹毅敏傅传喜王鸣
关键词:手足口病婴儿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进行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为在人群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广州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月龄~5岁受种儿童,连续随访3天,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受种儿童进行被动监测,观察接种后MPCV.A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主动监测262名受种儿童,5N23月龄婴幼儿(60人)未观察到不良反应,2~5岁儿童7人(3.4653%,7/202)出现轻度局部不良反应。10356名被动监测儿童接种MPCV-AC后,19例(0.1835%)报告轻度局部反应(主要为硬结和红、肿),9人(0.0869%)出现全身反应。结论儿童接种MPCV-AC有良好的安全性。
傅传喜黄桂花崔敏贺晴许建雄王鸣
关键词:安全性
产妇与婴儿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评价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在产妇及其婴儿体内消长规律,比较不同免疫程序下婴儿抗体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产妇及产妇所生婴儿0(新生儿)、3、6月龄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进行分析;并根据婴儿基础免疫程序将其分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与IPV+OPV 3组,比较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水平。结果 共采集179位产妇外周静脉血,婴儿0、3、6月龄时分别采血176、149、62份。新生儿较产妇I、II、III型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有所下降,3、6月龄时抗体水平均大幅上升,6月龄时各型分别高达607.0(95%CI=146.0~2 523.1)、239.6(95%CI=80.4~713.6)和235.9(95%CI=56.0~994.8)。OPV、IPV、IPV+OPV组在婴儿各个时间段脊灰I、II、III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和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妇脊灰抗体水平与新生儿脊灰Ⅱ、III型母传抗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II=5.953、P=0.000,tIII=7.260、P〈0.001)。结论 新生儿脊灰胎传抗体水平较母体下降。IPV全程接种、IPV与OPV序贯免疫对婴儿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中国现阶段可大力推进IPV与OPV序贯免疫程序。
崔敏姜德玉贺晴陆龙曹毅敏杨琼英刘兆梅傅传喜王鸣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产妇婴儿
广州市花都区2005-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2009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2005-2007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方法通过比较与统计学的方法探索其特征与规律以便针对重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结果2005-2007年该区共报告食物中毒16起,中毒185人,无死亡病例。平均每年发生食物中毒5.3起,61.7人中毒,结论完善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相关法规规章,多种措施并举综合监管,加强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崔敏王大虎杨垣照
关键词:食物中毒
广州市2例婴儿B群流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查明广州市2例流脑病例的感染来源、流行特征,为流脑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采集病例血液、脑脊液及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样本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鉴定,采用K-B和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结果 2例病例分别为3、4月龄婴儿,临床分型均为暴发型流脑;病例的血液、脑脊液样本及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样本均培养出B群脑膜炎奈瑟菌。病例1及其外婆检出的B群脑膜炎奈瑟菌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完全一致,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同源性为100%;病例2及其爷爷检出的B群脑膜炎奈瑟菌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也完全一致,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同源性为100%。结论根据2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该2例病例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暴发型流脑病例,病例间无关联,为散发疫情。
崔敏蔡衍珊许建雄李美霞肖新才张欣强王鸣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
柯萨奇A6型手足口病耦合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感染一例调查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1例柯萨奇A6型(CA6)手足口病合并脊髓灰质炎病毒(VV)Ⅱ型疫苗衍生株(VDPVⅡ)感染病例,明确其感染病原及特征。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获取病例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收集病例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共16份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鉴定。对病例就诊医院当月收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共21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手足口病相关病原,并用RT-PCR方法检测PV,CA6及PV阳性标本用RT-PCR方法扩增其VP1区基因片段进一步测序分析。结果该病例临床仅表现为手足口病症状,无急性弛缓性麻痹(AFP)。16份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均未检出EV,入户主动搜索调查未发现类似病例。在该病例当月就诊医院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EV71阳性4例,CA16阳性2例,包括该病例在内的其余15例均为CA6阳性,但仅该病例同时检出VDPVⅡ。对包括该病例在内的9例CA6阳性标本的VPl区扩增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9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8.9%。100.0%,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6.0%。10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9株属于同一分支。对该病例VDPV株VP1区扩增测序分析,与SabinⅡ相比,有包括U2909A在内的6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2个位点发生氨基酸突变。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病例VDPV分离株不同于以往发现的VDPV。结论该病例为CA6手足口病合并VDPVⅡ感染,其手足口病症状由CA6感染引起,推测该病例无AFP症状可能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所致。分离的VDPV为当地新发现毒株,但未造成VDPV循环。
陈纯谢华萍崔敏甄若楠张颖倪莉红黄影怡耿进妹卢惠溪狄飚王鸣
关键词:手足口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