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丹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蒿甲醚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1篇增敏
  • 1篇增敏作用
  • 1篇身高
  • 1篇青蒿
  • 1篇青蒿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株
  • 1篇蒙古族
  • 1篇古族
  • 1篇放射增敏
  • 1篇放射增敏作用
  • 1篇癌细胞
  • 1篇癌细胞株
  • 1篇鼻咽癌细胞
  • 1篇鼻咽癌细胞株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
  • 2篇江苏省吴江市...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科左后旗疾病...
  • 1篇通辽市疾病预...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3篇崔丹
  • 2篇纪蓉
  • 2篇封阳
  • 2篇彭晓梅
  • 2篇周媛媛
  • 2篇樊赛军
  • 2篇潘麓羽
  • 2篇曹建平
  • 2篇朱巍
  • 1篇佟伟军
  • 1篇陈光烈
  • 1篇布仁巴图
  • 1篇陈遐林
  • 1篇哈森高娃
  • 1篇林哲
  • 1篇刘杨
  • 1篇李永山
  • 1篇赵宏林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蒿素与蒿甲醚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比较青蒿素(Artemisinin)和蒿甲醚(Artemether)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差异,取指数生长期的人鼻咽癌CNE-1细胞,采用细胞克隆形成法分别检测青蒿素和蒿甲醚对CNE-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比较两种药物抑制效应的差异性,并确定实验的药物浓度;将人鼻咽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单纯照射组及联合治疗组。单纯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分别分为青蒿素组和蒿甲醚亚组,射线照射剂量为0、2、4、6和8Gy,采用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取放射增敏比(SER)为达到相同生物效应时,单纯照射的剂量与联合治疗组的剂量之比。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均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存在剂量依赖关系。青蒿素对CNE-1细胞的抑制作用高于蒿甲醚,测得青蒿素放射增敏比(SER)为1.272,蒿甲醚SER为1.481,表明蒿甲醚较青蒿素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具有更强的放射增敏作用。
潘麓羽曹建平陈光烈纪蓉封阳周媛媛彭晓梅崔丹朱巍樊赛军
关键词:鼻咽癌细胞株放射增敏青蒿素蒿甲醚
蒿甲醚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010年
目的 研究蒿甲醚(artemether)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用MTT法检测蒿甲醚对CNE-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克隆形成法检测蒿甲醚对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因素对CNE-1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蒿甲醚对电离辐射诱导的CNE-1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B1和Weel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蒿甲醚可抑制CNE-1细胞的增殖,且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20 μmol/L蒿甲醚对CNE-1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放射增敏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延长,作用24 h后增敏作用最强,放射增敏比(SER)为1.481.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单纯60Coγ射线照射后G2/M期细胞比例上升,而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药物和射线联合作用后,与单纯照射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t=4.59,P<0.05),G2/M期细胞比例下降(t=10.60,P<0.05).蒿甲醚可降低照射后CNE-1细胞内Weel蛋白表达水平,提高Cyclin B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低浓度蒿甲醚对CNE-1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蒿甲醚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B1和Weel表达水平,诱导G2/M期阻滞而发挥放射增敏作用.
潘麓羽曹建平纪蓉封阳周媛媛彭晓梅刘杨陈遐林崔丹朱巍樊赛军
关键词:蒿甲醚鼻咽癌
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生长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蒙古族7~18岁学生在1985—2010年间身高生长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1985、2000、2010年的调查数据,将蒙古族7~18岁学生分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4类,对学生身高、生长水平的城乡差异、快速增长期及增长高峰年龄变化、成年(18岁)时身高性差等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1985—2010年,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生长长期变化有明显增长趋势,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组的身高均值增长量分别为5.79、5.26、3.66、4.27 cm;1985—2000年(前15年)学生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大于2001—2010年(后10年),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组的身高增长速度前15年与后10年分别为3.32与0.81、2.84与1.00、2.04与0.60、2.47与0.57 cm/10年,提示蒙古族7~18岁学生生长长期变化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特点;蒙古族7~18岁城市学生身高增长大于农村,城乡男生身高增长快于女生(城男城女比较t=4.15,P<0.01;乡男乡女比较t=1.42,P>0.05),蒙古族7~18岁学生中城男、城女、乡女均表现出身高增长高峰年龄提前趋势;蒙古族18岁学生身高性差逐渐增加,1985、2000和2010年城市18岁学生身高性差分别为9.28(95%CI=8.26~10.30)、12.96(95%CI=12.16~13.76)和13.50(95%CI=12.70~14.30)cm,农村18岁学生身高性差分别为10.37(95%CI=9.79~10.95)、10.97(95%CI=10.24~11.70)和11.66(95%CI=10.89~12.43)cm,2000和2010年城市身高性差均高于农村性差(P<0.05),且性差均<14 cm,提示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增长仍处于生长长期趋势的增长阶段。结论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的生长水平呈积极增长的长期趋势,且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但城乡学生发育水平仍有差距。
赵宏林布仁巴图崔丹哈森高娃林哲李永山张壮伟佟伟军
关键词:身高蒙古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