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凡倬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纤维连接蛋白用于诊断膀胱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纤维连接蛋白(fibmnectin,FN)是1974年研究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生物学功能的高分子糖蛋白。1992年沈周俊首次通过测定尿FN来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其后,尿FN在泌尿系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尿FN对BTCC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它作为BTCC新的诊断标志物是当今基础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尿FN在BTCC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和l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屠凡倬沈周俊
- 关键词:膀胱肿瘤纤连蛋白类
- PI3-K抑制剂LY294002增强丝裂霉素C对大鼠原位膀胱癌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PI3-K抑制剂LY294002在大鼠体内应用时对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的协同抑癌作用以及毒副作用。方法对荷原位膀胱癌的大鼠进行膀胱内灌注生理盐水、MMC、LY294002,记录大鼠体重变化、CT动态观察膀胱肿瘤变化、处死后直接测量膀胱肿瘤大小及观察灌注治疗完成后的存活率。结果 MMC联合LY294002灌注治疗4周后,荷膀胱癌大鼠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单独MMC治疗组,CT扫描显示MMC联合LY294002灌注治疗对膀胱肿瘤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独MMC灌注。MMC联合LY294002灌注治疗4周后,大鼠膀胱内肿瘤直径小于单独MMC灌注组。灌注治疗4周后,各组大鼠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Y294002灌注治疗会导致大鼠一过性的体重下降,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LY294002能增强MMC对大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LY294002在大鼠体内应用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 潘春武唐小莹武婷婷孙俊蔡恒胡明明王浩飞邵远屠凡倬沈周俊
- 关键词:膀胱肿瘤丝裂霉素LY294002
- 浅表性膀胱癌电切术后不同膀胱化疗方案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表浅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灌注膀胱化疗药物盐酸吡柔比星(THP)、羟基喜树碱(HCPT)或序贯灌注THP+HCPT序贯灌注用于防治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应用THP、HCPT及THP+HCPT序贯法组合行TURBT后膀胱内灌注,长期随访患者资料,观测其在0.5、1、2、3、4、5年时的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术后3~60个月。THP、HCPT、序贯组和对照组患者在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4例(8.2%)、3例(7.3%)、1例(2.5%)和4例(19.0%);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5例(10.2%)、4例(9.8%)、2例(5.0%)和9例(42.9%);2年内复发率分别为7例(14.3%)、6例(14.6%)、2例(5.0%)和11例(52.4%);3年内复发率分别为9例(18.4%)、9例(22.0%)、4例(10.0%)和12例(57.1%);4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1例(22.5%)、10例(24.4%)、6例(15.0%)和14例(66.7%);5年内复发率为12例(24.3%)、11例(26.8%)、7例(17.5%)和15例(71.4%)。结论浅表膀胱癌在TURBT后行膀胱腔内序贯灌注THP+HCPT疗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确定,较单用THP或HCPT复发率低,毒副作用无差异。是更有效的膀胱灌注疗法。
- 屠凡倬沈周俊王先进钟山朱照伟王浩飞徐兆平周文龙吴瑜璇
- 关键词:膀胱肿瘤电外科手术
- 尿液细胞型纤维连接蛋白在膀胱癌诊断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尿液中细胞型纤维连接蛋白(cellularfibronectin,cFN)浓度在膀胱癌诊断、预后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2例膀胱癌术前患者(术前组),男36例,女16例。年龄4l~88岁,平均62岁。T1期28例,T2期18例,T3期5例,T4期l例。G1级30例,G2级5例,G3级17例。27例术后无肿瘤残余患者(无残余组),男18例,女9例。年龄48~83岁,平均66岁。其中初次手术行TURBT2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5例。术后病理分期:T1期12例,T2期11例,T3期4例;病理分级:G1级14例,G2级4例,G3级9例。8例术后肿瘤残余患者(残余组),男6例,女2例。年龄49~75岁,平均62岁。6例初次手术行TURBT,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分期:T1期3例,T2期4例,T3期1例;病理分级:G1级3例,G2级1例、G3级4例。同期健康志愿者17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5例。年龄34~72岁,平均45岁。留取4组的尿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cFN浓度,比较各组尿cFN浓度的差异。将术前组患者根据肿瘤分期、分级和大小分别分为非肌层浸润组(T1期)和肌层浸润组(T2~T4期);低分级组(G1~G2级)和高分级组(G,级);小肿瘤组(肿瘤直径〈3cm)和大肿瘤组(直径≥3cm),分析肿瘤预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与术前尿cFN浓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液cFN检测膀胱癌术后肿瘤残余的能力。结果术前组、无残余组、残余组和对照组尿cFN浓度分别为(1809.78±1657.39)、(878.7l±355.68)、(1311.67±500.09)、(898.50±318.98)vg/L,术前组尿cFN浓度与无残余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残余组尿cFN浓度显著高于无残余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肌层浸�
- 缪起龙李忠义邵法明王卫华许天源屠凡倬张敏光沈周俊
- 关键词:膀胱癌术后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