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与缺血性心律失常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应用心内膜接触电极导管,记录犬缺血-再灌注时在体心脏左室单相动作电位(MAP),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对 MAP 的影响及其与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的关系。15只犬,共行缺血(20min)-再灌注实验24次.缺血时 MAP 振幅(MAPA)由对照的28±4mV 降至17±4mV(P<0.001),MAP 平台相由对照的134±15ms 缩短至112±14ms(P<0.001),于再灌注1min 内恢复至对照水平.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发生于冠状动脉结扎1~7min 及14~19min.其发生前均有 MAPA、MAP 平台相或 MAP3相的交替变化,伴有缺血区左心腔电图 ST—T 电交替.结果表明:MAPA 降低、MAP 平台相缩短是局部心肌缺血的特异性电生理学改变;MAP 和 ST—T 电交替现象反应了心电活动紊乱及复极非均质性,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预兆。
- 张薇曹琼王子法隋树建尹红刘旭丰建伟
- 关键词:单相动作电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 先天性长QTU综合征的电生理特点一例报告
- 1992年
- 患者男性,13岁。因反复发作四肢抽搐、晕厥十年,连续多次发作2小时入院。每次发作的诱因均为精神紧张、恐惧及剧烈运动。无家族史。体检:发育、听力和智力正常,神志清,心率约120次/分,律不齐,未闻及杂音,神经系统及其他无异常。血生化、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心电图示QTU间期400~520ms,各导联可见巨大U波。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发作前均有TU电交替,TdP的第一个早搏起源于巨大U波降支前1/3处。诊断:先天性、非家族性长QTU综合征,TdP。
- 张薇尹红黎莉曹兆华钟敬泉
- 关键词:先天性心电图生理
-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间歇性左房心律
- 1993年
- 患者男性,27岁,自幼心慌、气短、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八年,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心律失常收入院,右心导管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空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11kpa)”。在行右心导管检查术中出现窄QRS被群心动过速,心率达198次/分,为明确心律失常性质,于1月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图1自上而下分别为:体表Ⅲ导联心电图(Ⅲ),右房上电图(HRA),冠状静脉窦电图(CS),希氏束电图(His)。可见A波最先出现在冠状静脉窦电图上。
- 黎莉尹红张薇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电生理检查右心导管检查希氏束电图
- 缺血性心律失常机制的电生理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在20只狗实验性缺血时,应用心电活动三维标测系统,对心肌“多层次双极针电极”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86%的缺血性心律失常起源于缺血区心内膜下,与缺血心肌发生延迟激动、分裂电活动及连续电活动有关,支持壁内折返机制。14%的心律失常起源于再灌注区的正常交界处的心内膜下,未记录到分裂电活动及连续电活动,支持非折返机制。
- 尹红张薇王子法张运刘旭张振杰
- 关键词:心律失常
- 氯化铯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2
- 1997年
- 采用间隔15分钟给艳(Cs)一次的方法,建立天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下称室透)动物模型,并记录犬左室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14只犬,共给氯化铯(CsCl)65次。早期后除极(EADs)发生率96.9%,EAD振幅/MAP振幅(EADA/MAPA)为(28.9±72)%;给绝前后QTc问期分别为(380±38)ms和(440±70)ms(P<0.01);铯在全部犬诱发出室速(9只为持续性室速、5只为非持续性室透);铯使心率从对照的(157±30)次/min减慢至(82±25)次/min,发生>2s的长间歇12次。CsCl诱发室透的平均剂量为(2.65±0.70)mmol/kg,平均时间不足1小时。研究再次显示此种多形性室速存在着的触发活动机制,并显示此法复制多形性室速模型与其它一些方法相比具有成功率高,模型性能稳定的特点。
- 曹琼张薇李贵双刘旭高华安尹红
- 关键词:氯化铯心动过速动物模型
- 心包积液穿刺抽液前后心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对26例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穿刺抽液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观察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参数无明显变化,而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参数E、Ei、0.33/Ti增加,A、Ai、A/E、Ai/Ei减少(P<0.05或P<0.01),但Ti无变化。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心包积液主要影响左室的舒张功能。
- 刘旭张运季晓平尹红
- 关键词:心包渗液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
- 缺血性心律失常机理的电生理研究
- 缺血性心律失常(IA)是冠心病猝死的重要原因,但其发生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应用心内膜接触电极导管和双极针电极同步记录犬缺血时在体心脏左室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 (MAP)和双极电图,以探讨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20只...
- 张薇秦绪光张运陈明友尹红徐庆来
- 文献传递
- 心包积液穿刺抽液前后心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对26例中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穿刺抽液前后进行超声心功图检查,以观察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收缩功能参数无变化,舒张功能参数:E、Ei、0.33/Ti增加,A、Ai、A/E、Ai/Ei减少(P<005或P<001),而Ti无变化,说明心包积液主要影响左室舒张功能。
- 刘旭张运季晓平尹红
- 关键词:心包渗液穿刺术心脏功能超声心动图
- 缺血—再灌注时异常双极电图与心律失常
- 1992年
- 为了探讨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机制,对20只犬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心电活动三维标测系统,以3水平双极针电极记录不同深度心肌的双极电图。结果表明,缺血时缺血区双极电图振幅与时间比,呈现4~6、18~20分钟两个谷值期,两期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缺血及再灌注时缺血区双极电图有时记录到延迟激动及分裂电活动,这一异常电活动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因此,多层次心肌标测技术可能是探讨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机制的可靠及精确手段。
- 尹红王子法张薇张运刘旭张振杰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
- 早期后除极与再灌注心律失常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再灌注心律失常已引起日益广泛的重视,但其发生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笔者应用心内膜接触电极导管,记录犬缺血及再灌注时在体心脏左室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s)。10只犬,建立缺血(20分钟)—再灌注模型18次,66%(12/18)于再灌注时记录到早期后除极(EADs),其平均振幅为3.9±1.2mV,占MAPs振幅的22%。其中75%(9/12)发生与EADs有关的心律失常,EADs的耦联间期与室性早搏的耦联间期高度相关(r=0.71,P<0.01)。3只犬EADs振幅呈高低变化时,伴有左心腔电图T波电压交替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ADs诱发的触发活动可能为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主要发生机理。MAPs技术是研究在体心脏触发活动的可靠方法。在某些特殊病例,EADs振幅的交替变化,可能是体表心电图T波电交替的发生机理。
- 张薇王子法高德恩曹琼隋树建丰建伟尹红刘旭
- 关键词:单相动作电位早期后除极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