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先东

作品数:29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房颤
  • 17篇心房
  • 16篇心房颤动
  • 16篇消融
  • 10篇导管
  • 9篇导管消融
  • 7篇静脉
  • 7篇肺静脉
  • 6篇术后
  • 5篇电图
  • 5篇心电
  • 5篇心电图
  • 4篇心房颤动导管...
  • 4篇心律
  • 4篇阵发
  • 4篇阵发性
  • 4篇左心
  • 3篇电隔离
  • 3篇心房颤动患者
  • 3篇心律失常

机构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尹先东
  • 23篇刘兴鹏
  • 21篇杨新春
  • 19篇田颖
  • 18篇石亮
  • 16篇刘小青
  • 15篇王彦江
  • 12篇周旭
  • 6篇齐淑媛
  • 6篇董建增
  • 6篇马长生
  • 5篇汤日波
  • 4篇苗成龙
  • 4篇喻荣辉
  • 4篇桑才华
  • 4篇宁曼
  • 4篇卢晓英
  • 4篇龙德勇
  • 4篇陈汝明
  • 2篇黄鹏

传媒

  • 8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THE 23...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远离三尖瓣环的右侧旁道体表心电图和腔内电生理特点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心房插入点远离三尖瓣环的右侧游离壁旁道的体表心电图及腔内电生理特点,以及消融经验。方法从2006年1月到2009年5月,共对127例右侧旁道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入选其中有过失败消融经历的21例患者。术中在右室心尖部起搏标测逆向心房最早激动点。心房插入点的定义是最早逆行心房激动点,并且消融这一点可成功阻断旁道。随访6个月以上并定期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21例中12例(8例显性旁道,4例隐匿性旁道)旁道的心房插入点远离三尖瓣环。心电图显示V1预激程度小或呈QS样。电生理检查和消融发现其中4例的心房插入点在右心耳基底部,5例在右房高侧壁,3例在右房低侧壁。在心房插入点处消融可成功阻断旁道。心房插入点距三尖瓣环距离20.5±2.9 mm。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旁道传导未恢复,未出现心动过速发作。结论右侧旁道的插入点可能远离瓣环,正确认识体表心电图及腔内电生理特征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
黄鹏马长生宁曼龙德勇汤日波桑才华苗成龙尹先东喻荣辉董建增
关键词:电生理学右侧旁道心电图
心室肌无水酒精灌注消融的组织学损伤形态及其量效关系
王世聪田颖毛俊高阳石亮王彦江尹先东刘小青杨新春刘兴鹏
护士主导的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管理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抗凝管理服务(AMS)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窗内时间(TTR)及出血/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自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连续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房颤中心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901例[男472例,年龄(64±11)岁],术后常规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脑卒中风险高者会延长华法林使用时间或长期服用华法林.所有患者均由专职护士对抗凝进行管理,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为学习曲线期(甲组,n=295例),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为成熟期(乙组,n=606例).比较两组的出血/缺血性事件率、TT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波动指数(达标后的最大INR值-达标后最小INR值-1).结果 乙组出血/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7.4%对11.5%,P=0.045),INR滴定时间[(8.9±5.1)d对(10.4±4.7)d,P<0.001),INR波动指数(0.64±0.54对0.75±0.53,P<0.05)均低于甲组,乙组TTR(73%±20%)则高于甲组(66%±20%),P<0.001.结论 护士主导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抗凝管理,经过学习曲线训练,能够提高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的TTR窗,减小INR值的波动性,降低出血/缺血性事件.
田颖卢晓英刘兴鹏王彦江石亮尹先东刘小青陈汝明杨新春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国际标准化比值护士
小剂量伊布利特辅助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报道小剂量伊布利特辅助下进行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初步结果。方法前瞻性入选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连续102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6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2±11)岁。首先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CPVI),然后静脉给予0.25 mg的伊布利特,观察30 min。如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 SR)则不予进一步的心房基质改良;如房颤转为房性心动过速( AT)则仅消融AT;如仍为房颤,则行心房碎裂电位( CFAE )消融,直至 SR 恢复或 CFAE 已被消除或 CFAE 消融时间已达30 min。结果41例(40.2%)患者经CPVI±小剂量伊布利特后房颤被终止(SR或者AT)为组1。其余61例(59.8%)患者进一步接受了平均时间为(14.0±5.6) min 的CFAE消融,其中25例(41.0%)患者房颤被终止为组2;36例患者经电复律恢复SR为组3。平均随访(501±224) d,单次消融成功率为69.6%(71例)。组1和组2的成功率(分别为82.9%和76.0%)显著高于组3(50.0%,P值均〈0.01)。结论小剂量伊布利特辅助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疗效可以接受,并在实时评估房颤维持基质及减少无效CFAE消融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刘兴鹏田颖尹先东周旭石亮王彦江刘小青杨新春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术后三磷酸腺苷激发试验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三磷酸腺苷(ATP)激发肺静脉传导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56例接受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的房颤患者(男38例,年龄59±12岁),在肺静脉隔离20min后给予ATP(0.2mg/kg...
田颖杨新春刘兴鹏尹先东周旭石亮焦震宇王彦江汪爱虎刘小青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sCD40L水平及其与IL-6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白介素6(IL-6)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因子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对照组28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CHD)28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32例外周血浆的sCD40L、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结果在ACS组sCD40L(2.12±1.45)n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CD40L(0.52±0.44)ng/mL和SCHD组(0.68±0.47)ng/mL,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sCD40L水平在SCHD组稍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CS组中sCD40L水平与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72,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外周血sCD40L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CD40与CD40L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其通过上调IL-6表达有关而导致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杨杰郭小梅周咏明尹先东薛克营彭巍陈莉莉
关键词:CD40L急性冠脉综合征白介素-6
评价肺静脉在持续性房颤维持机制中的新方法:ATP激发试验诱导的肺静脉房颤周长的缩短
石亮田颖王彦江尹先东刘小青杨新春刘兴鹏
左心耳解剖形态与CHADS2评分≤1分的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左心房(LA)及左心耳(LAA)形态学指标对CHADS2评分≤1分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5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房颤中心拟行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562例.其中年龄≥18岁、CHADS2评分≤1分,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LAA血栓的患者25例作为A组,根据A组的年龄、性别及CHADS2评分按1∶3的比例匹配75例房颤患者作为B组.B组患者既往无脑卒中史,同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证实LAA无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年龄(60.2±8.5)岁,男性占84.0%]术前均行LA肺静脉双源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LA及LAA解剖形态学指标.结果 A组非鸡翅型形态(22例,88.0%)较B组(46例,61.3%)增多(P=0.013).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LA容积[(153.3±58.3)ml对(107.1±35.8)ml,P=0.001]及LA/LAA容积比值(16.1±7.2对13.0±6.5,P=0.043)均显著增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鸡翅型LAA形态及LA容积为CHADS2评分≤1分的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 非鸡翅型LAA形态可能与CHADS2评分≤1分的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增加相关;同时,较大的LA容积也是增加血栓栓塞风险的因素.
齐淑媛田颖石亮王彦江卢晓英陈汝明尹先东刘小青徐琳杨新春刘兴鹏
关键词:左心耳心房颤动血栓栓塞风险
单纯消融犬心外膜脂肪垫的远期心电生理效应
2011年
目的探讨系统消融犬心外膜脂肪垫(完全去迷走神经)的远期心电生理效应。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消融组和假手术组(各8条)。消融组犬经开胸途径消融心外膜所有可视脂肪垫,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胸手术。术后8周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测定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等部位的不应期,并进行房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诱发。结果术后8周实验组基础心率(163.8±12.2)~/min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对(122.7±13.0)次/min(P〈O.001);消融组犬的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不应期分别较假手术组显著缩短(除右心室心尖部P=0.012外,其他部位P〈O.001),同时该组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增加(P=0.04),两组间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诱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仅消融犬心外膜脂肪垫可能具有远期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其在心房水平。
尹先东刘兴鹏毛俊张颖闫倩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消融有效不应期诱发性房性心律失常
抗凝管理服务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抗凝管理服务(AMS)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245例[男134例,年龄(64±11)岁]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其中,前116例随机就诊于心内科门诊并接受华法林剂量调整(非AMS组),后129例接受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指导下的华法林剂量调整(AMS组)。比较两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INR值位于2.0~3.0之间)、有效抗凝率(≥70%的INR测定值达标)及INR波动指数(达标后的最大INR值-达标后最小INR值-1)。结果AMS组的INR达标率(92.2%)和有效抗凝率(59.8%)均显著高于非AMS组(分别为80.2%和42.7%,P值分别为0.008和0.027)。AMS组的INR波动指数0.64±0.74显著小于非AMS组(1.01±1.03,P=0.004)。结论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系统应用AMS有助于提高抗凝治疗的达标率和有效抗凝率,并减小INR值的波动性。
田颖齐淑媛卢晓英陈汝明尹先东周旭石亮王彦江杨新春刘兴鹏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国际标准化比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