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尸体解剖
  • 2篇肺炎
  • 2篇病理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栓
  • 1篇动脉血栓栓塞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型心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炎症
  • 1篇疫苗
  • 1篇预防接种
  • 1篇中毒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重庆市公安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宋涛
  • 7篇唐任宽
  • 6篇刘云志
  • 6篇李敏
  • 5篇李剑波
  • 4篇魏泽红
  • 4篇董渊
  • 3篇聂世昌
  • 3篇刘明博
  • 2篇朱英
  • 2篇刘德伟
  • 2篇李军
  • 1篇李红卫
  • 1篇李永国
  • 1篇刘剑波
  • 1篇王徐
  • 1篇闫欣
  • 1篇朱士胜

传媒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年份

  • 5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15例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的尸解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为降低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率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尸解,对15例意外死亡的精神病患者的死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3:1,平均年龄(44.10±9.70)岁,平均患病年限(14.10±6.00)年;多数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全身感染为首位死亡原因,抗精神病药物致心肌损害较为常见,外伤致死也时有发生。结论对精神病患者,不仅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治疗,还应重视预防、治疗其它疾病。
聂世昌魏泽红李敏宋涛董渊刘明博刘云志李剑波唐任宽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精神病患者尸体解剖
中药治疗后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后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合理使用中药及处理相关纠纷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中药治疗后死亡病例。结果 16例为自身疾病死亡,2例为乌头碱中毒死亡。结论中药中毒往往是中药炮制方法不正确所致;多数患者非中药直接引起死亡,但存在诊断不清,对病情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普遍存在误诊误治;尸体解剖有助于明确死亡原因及相关责任。
李军魏泽红李敏宋涛刘德伟刘云志唐任宽
关键词:中药中毒乌头碱
腹腔镜手术不良后果原因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所致不良后果的原因,为减少腹腔镜手术不良后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腔镜术后死亡或腹腔内器官损伤病例。结果 5例死亡患者死亡原因:冠心病急性发作1例,胆瘘致腹膜炎1例,髂总动脉破裂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11例腹腔内器官损伤包括胆瘘、肠瘘、输尿管瘘、缺血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等。结论腹腔镜手术自身的局限性、未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前评价不充分是造成腹腔镜手术不良后果的重要原因。
李军聂世昌宋涛李敏董渊刘德伟刘云志唐任宽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31例婴幼儿预防接种后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注射疫苗后死亡原因及与疫苗的关系,为减少偶合症及安全的预防接种提供参考。方法:对注射疫苗后8 d内死亡的31例婴幼儿尸体解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2.9∶1,年龄最大2岁,最小为胎儿(32孕周);31例死亡病例均属于偶合症;其中21例系感染后无典型症状的情况下注射疫苗,加重潜在疾病引起死亡;10例偶合疾病与预防接种无任何关联。结论:加强注射疫苗前的问诊及体检是预防偶合症发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尸体解剖明确死因是解决此类纠纷的关键。
宋涛聂世昌李敏朱英刘明博刘云志李剑波唐任宽
关键词:疫苗预防接种偶合症肺炎尸体解剖
扩张型心肌病猝死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猝死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0例DCM猝死的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DCM猝死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集中在20~45岁。多数生前无明显的心脏病临床表现,在有或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猝死。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以左、右心室及部分心内膜下为重。结论:DCM发病的隐匿性和诊断的复杂性常常需尸体检验确诊。尸体检验为解决医患纠纷提供可靠证据,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以避免不当治疗诱发猝死。
刘明博朱士胜刘剑波王徐宋涛朱英唐任宽李红卫李剑波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猝死
炎症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及病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指脱落的血栓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肺循环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病理状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血栓多来自下肢深静脉[1-2]。多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漏诊,且血栓一旦脱落阻塞肺动脉,常在短时间引起死亡。PTE的发生有众多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性及获得性高危因素。但在众多高危因素中究竟哪些因素起决定性或关键性作用目前并无定论。本文通过对51例死于PTE的临床资料及尸体解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引起PTE的关键性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宋涛魏泽红李敏董渊聂倩云李永国刘云志李剑波唐任宽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法医病理学炎症
儿童间质性肺炎70例病理分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尸体检验确诊为间质性肺炎的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2岁的婴幼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程短,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12例病因可疑;58例病因不明者病理分型:弥漫性肺泡损伤(DAD)型38例,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型5例,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型3例,DAD型合并DIP型6例,DAD型合并LIP型2例,DAD型合并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RB-ILD)型3例,DIP型合并LIP型1例。结论儿童间质性肺炎确诊率低;尸体检验有助于明确诊断,为进一步完善病理分型提供参考。
李敏魏泽红闫欣宋涛董渊赵敏珠刘云志李剑波唐任宽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