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涛

作品数:81 被引量:1,17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经济管理
  • 9篇历史地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政治法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地缘
  • 12篇一带一路
  • 10篇城市
  • 9篇边境
  • 8篇地缘政治
  • 7篇旅游
  • 5篇影响因素
  • 5篇污染
  • 5篇经济增长
  • 5篇环境污染
  • 5篇边境地区
  • 4篇地缘经济
  • 4篇生态
  • 4篇土地利用
  • 4篇空间分异
  • 4篇库兹涅茨
  • 4篇库兹涅茨曲线
  • 3篇代谢
  • 3篇地缘环境
  • 3篇时空分异

机构

  • 80篇中国科学院
  • 4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哈佛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建筑设计...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81篇宋涛
  • 14篇蔡建明
  • 12篇刘卫东
  • 8篇佟连军
  • 8篇杨振山
  • 7篇刘慧
  • 6篇唐志鹏
  • 6篇郑挺国
  • 6篇牛方曲
  • 5篇胡志丁
  • 5篇程艺
  • 4篇刘志高
  • 4篇梁宜
  • 4篇温婷
  • 3篇牛亚菲
  • 3篇刘卫东
  • 3篇刘家明
  • 3篇邓羽
  • 2篇彭飞
  • 2篇陆大道

传媒

  • 12篇地理研究
  • 11篇世界地理研究
  • 8篇地理科学进展
  • 5篇地理科学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地理学报
  • 3篇人文地理
  • 3篇经济地理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旅游学刊
  • 2篇中国软科学
  • 2篇热带地理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2015 年...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兵工学报
  • 1篇科学学研究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演化——以美国为例被引量:26
2017年
作为全球性大国,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系统分析美国所处的地缘区位特征,并归纳美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阶段演化及不同阶段的地缘战略特点。远隔重洋为其建国营造了相对独立的优越环境;美国是美洲唯一的强权,控制着美洲大陆的核心;美国本土地势广阔且平坦,具有全球最大的宜居和连续适宜耕种土地。依托于优良的地缘区位,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历经独立与建国、大陆扩张、海外扩张、世界秩序搭建、全球霸权等地缘政治发展阶段。在其崛起过程中,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表现出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地缘政治战略;美国"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大陆控制战略;强化海权的战略保障力量;国际秩序体系的制定、维护;价值观的输出与推广等特点。美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在于:崛起阶段,中国决策者有必要积极参与和制定涉及货币、贸易等重要方面的全球治理秩序;提高海权的战略保障力量;通过"一带一路"确保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核心地位;制定中国全面、长期和完善的地缘战略图谱;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加强地缘战略研究智库建设。
宋涛陆大道梁宜
关键词:地缘政治地缘战略一带一路
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线性和非线性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2
2009年
本文对我国29个省区1989-2007年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废气3种环境污染人均指标与人均收入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废水排放量随人均收入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人均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人均废气排放量随人均收入变化则呈现单调上升的趋势。
刘金全郑挺国宋涛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非线性面板数据
地缘经济视角下的边境地理学研究框架被引量:10
2018年
边境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安全屏障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构建,中国边境地区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地缘经济成为地缘政治研究的重要转向,利用中国特殊的国情背景和边境复杂地缘环境进行理论创新,有利于丰富边境地理的研究。分析了边境的多尺度、多元特征、时间演化与多种视角特征,提出地缘经济视角下边境地理应更多地关注地缘政治、边境空间结构、可持续演化发展、治理结构等研究方向,揭示了有别于沿海和内陆的边境地区可持续发展路径。
宋涛
关键词:地缘经济
“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重大项目中长期投融资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环节与重要保障。我国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重要载体和桥梁、中资金融机构为主要贷款方的投融资合作新模式。但互联互通重大项目面临着资金缺口大、资金成本高、融资模式及渠道单一、风险控制难度大等挑战。为更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完善和优化金融支持路径,推动建立长期、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多元融资体系,加强与发达国家、国际多边组织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全面提升金融风险应对能力,推动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的“一带一路”金融市场建设。
刘卫东熊韦张雅婧宋涛
关键词:互联互通
中国“出口世界工厂”的效率格局演变被引量:4
2016年
中国制造业已形成了工业制成品和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的"世界工厂"模式,该种模式的特征为依托低廉劳动力、附加值低的粗放型增长。选取2000~2013年中国出口世界工厂模式的资源、人力、资本投入及出口、经济和环境产出指标,对全国及分省的出口世界工厂模式效率进行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测度。结果发现,2000~2013年,全国及分省的出口世界工厂模式效率整体有所提高,但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后效率出现了波动。非DEA有效的年份及区域,其成因主要包括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的投入冗余;加工出口、环境产出冗余。未来随着世界市场低迷、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加工产品出口的世界工厂模式亟需转型。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包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
宋涛唐志鹏
关键词:出口数据包络分析制造业
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算法及其应用——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被引量:60
2015年
日益受关注的城市群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地域单元。在定义城市群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算法。该方法在评价城市综合实力的基础上确定核心城市,依据核心城市的通勤圈确定研究区域;在计算城市间多模式交通可达性的基础上评价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利用城市综合实力指数及相互作用强度进行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从复杂的城市群相互作用网络中分析确定其等级结构体系——多层次空间结构树。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研究认为北京城区周边缺乏成熟的二级中心城市,而在天津地区,天津市城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形成相应的辐射圈,与天津滨海新区形成双核结构。最后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提出的模型架构为利用计算机的大数据快速处理能力进行城市群复杂网络分析提供了有益探索,将为城市群空间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撑。
牛方曲刘卫东宋涛胡志丁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结构可达性树结构
世界城市产业发展导向下的海淀区人口调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文章对世界城市目标背景下的海淀产业发展进行了耦合度解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就业弹性系数、产业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三次产业与就业的回归分析来测度海淀区相关产业的人口带动作用,由此分析目标导向下的海淀人口发展预期,根据研究结果,海淀区应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进行人口合理增长引导,建构海淀区人口可持续调控体系;疏解城市功能,疏导人口合理分布;坚持人口质量和结构的多元调控政策;构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系统。
宋涛蔡建明倪攀
关键词:世界城市人口调控产业转型
无人水面艇自主部署自主水下机器人平台技术综述被引量:10
2020年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和无人水面艇(USV)作为组建海底空间站和观测网的重要工具,在近30年间,其相关技术蓬勃发展,逐步由单体控制向多海洋平台协同协作方向发展,其中利用USV自主布放回收AUV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基于USV对AUV进行动态部署平台的最新进展;基于系统学观点从拖曳稳定性、拖曳动对接准确性和拖曳对接快速性3个方向来阐述USV部署AUV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总结了提高部署平台拖曳稳定性的措施,并对USV自主部署AUV平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郑荣郑荣汤钟汤钟
关键词:自主水下机器人无人水面艇
地缘合作的理论框架探讨-以东南亚为例被引量:17
2016年
地缘合作是基于地缘区位而进行的区域合作,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东南亚是地缘政治的传统"破碎地带",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文章从地缘合作的概念、空间层次和合作框架进行理论探讨,选择东南亚中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东盟南增长三角作为地缘合作的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分别探讨了地缘区域合作、地缘次区域合作和地缘经济区合作三种类型的制度安排。地缘区域合作依托于地缘板块,通过国家联盟的政策体系来促进地缘合作;地缘次区域侧重于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具体项目,多渠道融资来推动次区域合作;地缘经济区则主要承载了边境合作区、出口加工区等政策性区域。研究认为,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通和能源项目共建、边境合作区开发等是深化地缘合作的重要实践载体。
宋涛李玏胡志丁
关键词:大湄公河次区域
“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进展被引量:70
2018年
"一带一路"经历了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的巨大转变,正在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政治领袖们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的平台。伴随这种转变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一带一路"研究已经深入到除了基础科学领域外的几乎所有学科。本文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分析了4年多来"一带一路"研究文献的特征,而后总结了与地理学密切相关的"一带一路"核心议题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1)自2014年以来"一带一路"研究发文量迅速上升,由2014年的1000多篇飙升到2017年的20000多篇;(2)文献比较庞杂,以宏观性、战略性和一般性文献为主,舆论性很高,基于深入研究的高水平学术文献少,还不能很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3)对外直接投资、互联互通、"走出去"、全球化、全球治理、命运共同体、人民币国际化等得到的关注较多;(4)地理学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和理论构建、地缘政治经济分析、"中欧班列"、海上航运战略支点、海外投资模式、经贸格局及其经济影响、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最后,本文呼吁加强"一带一路"的理论建构以及建设机制和国别研究,并积极开展中外学者之间"一带一路"研究对话以及合作研究。
刘卫东宋周莺宋周莺叶尔肯.吾扎提刘志高牛方曲韩梦瑶
关键词:地缘政治对外直接投资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