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远韬

作品数:223 被引量:638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70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0篇机械工程
  • 4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文化科学
  • 10篇理学
  • 9篇建筑科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4篇起重
  • 42篇起重机
  • 17篇装箱
  • 17篇集装箱
  • 15篇有限元
  • 13篇仿真
  • 13篇岸桥
  • 11篇传动
  • 10篇制动
  • 10篇集装箱起重机
  • 9篇并联机构
  • 8篇滑轮
  • 8篇港口
  • 7篇液压
  • 7篇运动学
  • 6篇吊具
  • 6篇载荷
  • 6篇桁架
  • 5篇电机
  • 5篇应力

机构

  • 211篇同济大学
  • 15篇上海振华重工...
  • 11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特种设备...
  • 4篇无锡松邦科技...
  • 2篇上海国际港务...
  • 2篇科尼起重机设...
  • 1篇上海市建筑科...
  • 1篇上海市特种设...
  • 1篇天津港集装箱...
  • 1篇吉安市瑞鹏飞...
  • 1篇无锡松大重工...
  • 1篇广州港股份有...
  • 1篇上海研砼治筑...
  • 1篇广州港股份有...
  • 1篇广东省特种设...
  • 1篇上海振华重工...

作者

  • 221篇孙远韬
  • 179篇张氢
  • 139篇秦仙蓉
  • 15篇陈淼
  • 8篇周兆伟
  • 8篇张戬杰
  • 7篇徐俭
  • 7篇张小龙
  • 5篇聂飞龙
  • 5篇孙峰
  • 5篇胡建军
  • 5篇刘媛媛
  • 5篇童丽君
  • 4篇张敏
  • 4篇王少梅
  • 4篇潘杰
  • 3篇刘超
  • 3篇吴占稳
  • 3篇王立刚
  • 3篇杨宁

传媒

  • 28篇起重运输机械
  • 18篇港口装卸
  • 18篇中国工程机械...
  • 7篇振动与冲击
  • 5篇机电一体化
  • 5篇机械强度
  • 4篇振动.测试与...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4篇机械设计
  • 3篇机械传动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高教学刊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机械设计与研...
  • 2篇噪声与振动控...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年份

  • 2篇2024
  • 23篇2023
  • 20篇2022
  • 16篇2021
  • 22篇2020
  • 19篇2019
  • 21篇2018
  • 23篇2017
  • 22篇2016
  • 13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八绳单动找箱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八绳单动找箱系统,使得吊具能够自动找箱,推进了集装箱堆场自动化。其技术方案为:八绳单动找箱系统包括八只均装有同步电机和减速箱的卷筒,每一卷筒上各自缠绕钢绳,缠绕在不同卷筒上的八根钢绳在各自对应的同步电...
张氢孙远韬周筱川严彩忠孙玉福杨万秋刘宝军蔡佳俊
文献传递
基于ITD-形态滤波和Teager能量谱的轴承故障诊断被引量:29
2016年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故障特征信息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固有时间尺度分解(ITD)-形态滤波和Teager能量谱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采用ITD方法分解,得到若干个固有旋转分量;考虑到噪声主要分布在高频段,取前2个高频的固有旋转分量进行形态滤波,并将滤波后的信号与剩余固有旋转分量重构;对重构信号计算Teager能量算子并绘制Teager能量谱,从Teager能量谱中可以识别出故障特征。将本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的内圈故障和外圈故障诊断,结果表明ITD-形态滤波可以有效去除振动信号中的背景噪声并保留冲击特征,Teager能量谱可以直观并准确显示出故障特征。
张小龙张氢秦仙蓉孙远韬
关键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形态滤波
基于离散元仿真的散料输送转载溜槽堵料分析
2023年
散料输送系统中的转载溜槽是整个输料工艺中较容易出现堵料故障的环节。以转载溜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单元法对物料排料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避免堵料产生的分析方法,应用于转载溜槽的设计优化。实践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吴丹花丽君孙远韬
关键词:堵料
一种可穿戴智能颈部治疗装置开发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当前颈椎牵引器大都只能实现中立位或单一角度的牵引,不能实现变力、旋转、变角度等牵引功能的需要,且自动化控制程度较低。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提拉牵引疗法的可穿戴式智能颈部治疗装置。该智能颈部治疗装置包括机械支撑及传动单元、驱动单元、传感测试单元和控制单元,通过肌电传感装置及力学信号的反馈,实现了以牵引为主附加旋转提拉功能,同时辅以热敷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疗效及牵引治疗的智能化程度。
孙远韬郭晨睿李云生牛文鑫
关键词:肌电信号
复杂应变率敏感性铝合金流变行为的表征
2019年
以NUMISHEET 2016 BM3中5系铝合金AA5086-H111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准静态温拉伸流变应力的本构模型。该材料在室温状态下的流变应力表现为负应变率敏感性;150℃时,随着应变率增加,由负应变率敏感性变为正应变率敏感性;240℃时为正应变率敏感性。针对传统指数型应变率相关项是一种单调函数,构成的本构模型一般用来描述正应变率敏感性的流变行为,很难表征这种复杂应变率敏感性流变行为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应变率相关项,并称其值为健壮系数。在不同应变率范围内,健壮系数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单调性。结果表明,耦合新应变率相关项的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AA5086-H111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率下的流变行为。
张勇张氢孙远韬李思洪
关键词:铝合金流变应力本构模型
袋包装船机及其螺旋溜槽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沿海、沿江袋装货物的专业化装卸需要设计了一种袋包装船机,论述了其装卸工艺与结构型式,建立了刚性滑槽和柔性袋包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确定了袋包装船机的核心部件螺旋滑槽的几何参数,应用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袋包装船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孙远韬张氢马福霖徐佶
关键词:装船机螺旋溜槽刚柔耦合动力学
包容式节点伺服泵控测试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包容式节点伺服泵控测试台,所述测试台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双向闭式泵、液压站、专用运动控制器及其与之配套的相关附件组成。所述运动控制器对压力和流量进行模拟量控制,油缸运动过程中进行流量控制,负载压力...
孙远韬陈凯歌张氢秦仙蓉翟金金
文献传递
基于半定规划的结构轻量化设计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岸桥前大梁和拉杆的轻量化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定规划的优化设计方法。前大梁和拉杆都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在实际设计中,前大梁和拉杆的截面的板厚和高宽一般是有限的离散值,故前大梁和拉杆的轻量化设计是离散的尺寸优化问题。为避免优化后前大梁截面的高宽严重不协调,影响前大梁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提出了将离散的尺寸优化问题转化为截面的选型优化问题的设计思想,即从预定义的截面集合中筛选出满足要求的截面规格。为将选型优化问题松弛为连续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凸包的线性松弛方法,实现了结构刚度矩阵的线性化。同时,提出将结构的应力约束间接地包含在收紧的柔度约束中,从而把应力和刚度约束的离散优化问题转化为仅含有柔度约束的优化问题,并最终转化为松弛的半定规划问题。采用成熟的优化求解器,快速得到松弛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再圆整得到离散可行解。以某岸桥前大梁和拉杆的轻量化设计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王兴锋张氢秦仙蓉孙远韬
关键词:轻量化设计半定规划
装配式抬升减速器行星架设计及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解决自升式平台减速器行星架加工难和受力差的缺点,提出一种装配式行星架结构形式.装配结构连接处采用过盈连接,并在行星轮轴尾部与行星板连接处增加点焊,将行星架与行星板连接成一体,所有行星轮轴采用阶梯轴形式;对行星轮轴的形状进行受力分析,并通过试验对过盈配合的轴向力和焊接后的变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行星轮的阶梯轴形式可以有效解决受力差的缺点;过盈配合加点焊的结构保证了可靠的连接并解决了加工难的缺点;装配式行星架节约了加工成本,增加了减速器的可靠性.
刘媛媛张氢秦仙蓉孙远韬赵倩莹
关键词:行星架有限元分析
基于空间几何的无伴随运动并联机构分析与综合被引量:5
2021年
一移动两转动(1T2R)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普遍存在的伴随运动对机构的运动精度及性能有不利影响,为得到一系列1T2R无伴随运动的并联机构,利用空间几何理论及螺旋理论对无伴随运动并联机构进行分析与综合。基于空间几何理论分析了无伴随运动并联机构的转轴条件,结合螺旋理论分析了该类机构动平台平面与约束螺旋的空间位置关系,将至少拥有1T2R自由度的支链分成4类,分析[R]-型支链在不同支链布局下的约束螺旋位置及转轴位置对伴随运动的影响,从而给出了1T2R无伴随运动并联机构的构型准则及结构条件,并通过构型综合得到了105种无伴随运动并联机构。对一种新型2RPU-RPRU无伴随运动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陈淼张氢陈文韬秦仙蓉孙远韬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