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武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可燃物
  • 4篇林火
  • 4篇可燃
  • 3篇林火行为
  • 3篇火行为
  • 2篇针叶
  • 2篇针叶林
  • 2篇生物量模型
  • 2篇树冠
  • 2篇物量
  • 2篇可燃物负荷量
  • 1篇地形
  • 1篇云南松
  • 1篇云南松林
  • 1篇战法
  • 1篇战法研究
  • 1篇植物
  • 1篇森林防火
  • 1篇森林火灾
  • 1篇森林生产力

机构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0篇孙武
  • 8篇牛树奎
  • 4篇张志旭
  • 3篇王叁
  • 3篇陈锋
  • 3篇赵蓓
  • 2篇郭泉水
  • 2篇李德
  • 2篇贺庆棠
  • 2篇王欢
  • 1篇张俊杰
  • 1篇陈禹舟
  • 1篇王景华
  • 1篇许格希

传媒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森林防火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岗山林区几种常见灌木生物量估算与分析被引量:31
2012年
以江西省大岗山年株林场常绿阔叶林、人工杉木林、天然毛竹林3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10种分布较广泛的灌木树种的高度、基径、冠幅范围和干湿比,通过回归分析构建各物种以植冠面积(A)、植株体积(V)、基径与株高乘积(DH)、基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等为自变量的最优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模型,并用最优模型对不同森林类型下这10种灌木生物量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物种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多为二次或者三次方程,叶生物量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多为V或者A,干、枝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多为DH、D2H或者V,根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多为D2H和V,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多为D2H或者V。常绿阔叶林、人工杉木林、天然毛竹林下这10种灌木的总生物量分别为1 284.38、1 088.08、968.13 kg·hm-2。
赵蓓郭泉水牛树奎孙武张志旭
关键词:灌木生物量模型
北京地区主要针叶林型林火行为被引量:5
2012年
在八达岭林场的侧柏林(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林(Pinus tabuliformis)、华山松林(Pinus arman-dii)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内设置样地,在样地内设置小样方。采集每个小样方内的死草、活草、凋落物及1、10、100 h的地表枯枝,测定可燃物热值、抽提物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及含水量,确定可燃物参数。利用Rothermel模型,对4种林分可燃物火行为的蔓延速率、单位面积发热量、火线强度、火焰长度进行了计算。根据火行为状况,制定了相应的火灾扑救对策。
孙武牛树奎
关键词:林火行为可燃物模型
雾灵山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6
2012年
依据2009年河北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结合外业调查数据,将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13种主要林分类型,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提供的方法,分别计算各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量为5.42×104t/年,总释氧量为1.45×105t/(年.hm2),单位面积固碳量为3.085 t/(年.hm2),释氧量为10.186 t/(年.hm2)。(2)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固碳价值、总释氧价值分别为6.50×107、1.45×108元/年,总固碳释氧价值为2.10×108元/年。(3)各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总价值:阔杂>山杨>落叶松>柞树>桦树>油松>疏林灌木>经济林>针杂>核桃楸>椴树>刺槐>侧柏。(4)落叶松林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最高,侧柏林最低。
张志旭牛树奎郭泉水赵蓓孙武李德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产力
江西大岗山地区森林可燃物载量与潜在火行为研究
以江西大岗山地区11个主要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调查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测量地表可燃物载量,包括每个样方内的枯落物、鲜草和枯草、及1h、10h、100h和1000h的地表枯枝载量;树冠可燃物垂直分布,利用标准枝法测定树冠可...
孙武
关键词:可燃物载量森林防火
北京山区主要针叶林可燃物空间连续性研究——可燃物水平连续性与树冠火蔓延被引量:10
2012年
以北京市山区主要针叶林(侧柏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分树冠可燃物的负荷量、结构、理化性质及火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树冠可燃物水平连续性指数D和评估等级,并对侧柏林和油松林的可燃物水平连续性进行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可燃物负荷量对火蔓延速度的影响显著,随可燃物负荷量增大,火蔓延速度增加,增加幅度受到可燃物紧密度的影响;风速对火蔓延速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对可燃物水平连续性的影响程度大于坡度;相同风速下,油松林树冠火的蔓延速度大于侧柏林;侧柏林D的平均值为1.470(高度连续),油松林D的平均值为0.933(中度连续),侧柏林树冠火蔓延的危险性大于油松林,一旦发生火灾,侧柏林比油松林更容易形成大面积高强度树冠火;D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针叶树种树冠负荷量及其空间分布,以及风速和坡度及其协同作用。
牛树奎贺庆棠陈锋王叁许格希孙武
关键词:可燃物负荷量
大岗山地区主要林型可燃物调查与林火行为被引量:6
2012年
以江西大岗山地区11个主要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调查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测量每个样方内的枯落物、鲜草和枯草、及1、10、100和1 000 h的地表枯枝载量,并采集样品。在林火实验室测定可燃物热值、抽提物、灰分和粗纤维质量分数,并进行相关分析,计算林火蔓延速率、火强度和火焰长度。研究得出,天然林地表可燃物载量普遍大于人工林;天然林火行为指标大于人工林,针叶林火行为指标大于阔叶林,纯林火行为指标大于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火行为指标大于常绿阔叶林。通过比较各植被类型蔓延速度、火强度和火焰长度这3项林火行为指标,对林火行为可能造成的森林危害做出评价,并提出森林防火决策。
孙武牛树奎赵蓓张志旭王欢陈禹舟
关键词:可燃物林火行为防火对策
北京山区主要针叶林可燃物空间连续性研究——可燃物垂直连续性与树冠火发生被引量:12
2012年
以北京山区主要针叶林(侧柏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分中乔木、灌木、草本和枯枝落叶层的可燃物负荷量进行调查与分析,定量研究了森林可燃物的垂直分布规律。根据各可燃物种类负荷量垂直分布和树冠火发生的关系,建立了可燃物垂直连续性指数和评估等级,对2个针叶林的树冠火发生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林发生树冠火的可能性较高,油松林相对较低;从垂直连续性指数看,侧柏林为1.002,高度连续,油松林为0.893,中度连续;侧柏林发生树冠火的危险性大于油松林,说明该指标能较好地描述和解释针叶林的可燃物垂直连续性及树冠火发生的危险性。
牛树奎王叁贺庆棠孙武陈锋
关键词:可燃物负荷量树冠火
云南松林可燃物的垂直分布及影响因子被引量:25
2013年
为研究可燃物负荷量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和火行为的影响,以川西南地区不同类型云南松林的冠层可燃物和地表可燃物、4个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和4个林分因子(郁闭度、胸径、树高和林龄)为对象,比较不同林分相同垂直层面和不同空间层次上的可燃物负荷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林分的林火行为趋势;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CCA)分析可燃物负荷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组成中,可燃物垂直分布呈显著性差异.云南松-栎类-丁香林、云南松-栎类林和云南松纯林容易发生地表火,但不易发生树冠火;云南松-侧柏林、云南松-油杉林和油杉-云南松林易发生地表火,而且易转化为树冠火.冠层可燃物主要受林龄、海拔、胸径和树高的影响,林下可燃物主要受郁闭度、坡度、树高和林龄的影响.
王叁牛树奎李德王景华陈锋孙武
关键词:云南松林可燃物林火行为地形
北京山区主要林下木本植物生物量估测模型
2014年
以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实验林场10种分布较广泛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其中木本植物按形态分为乔木型灌木(主干明显)和典型灌木(分枝多主干不明显),分别调查各物种高度、基径、冠幅及其干湿比,并对各物种测量因子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构建了各物种以植冠面积(A)、植株体积(V)、基径和株高乘积(DH)、基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等为自变量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同时采用总相对误差(RS<30%)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20%)2种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木本植物器官及全株最优模型方程形式多为二次、三次方程及幂函数方程;叶、枝、根和整株的生物量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多为V或D2H,有个别种木本植物采用A或DH做为自变量;干的生物量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为V或D2H,且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可以用于相同或相似立地条件木本植物生物量的估算。
王欢牛树奎孙武张志旭
关键词:生物量生物量模型
西藏地区2000-2010年林火发生规律及灭火战法研究
2013年
西藏森林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恶劣,林火形势严峻。2000-2010年11年间西藏共发生森林火灾146起,其中森林火警111起,占火灾总数的76%,一般森林火灾33起,占火灾总数23%,重大森林火灾2起,占火灾总数1%。西藏林火以森林火警为主,但仍然有暴发大面积森林火灾的趋势。从火源分析情况看,97%为人为火源,其中野外吸烟、取暖做饭、小孩玩火为主要原因,引发森林火灾占总数的59%。通过分析西藏林火发生和分布规律,结合西藏特殊的地理和气象环境,提出相应的林火预防和扑救措施。
孙武赵明坤张俊杰
关键词:森林火灾火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