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东

作品数:53 被引量:324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土壤
  • 11篇真菌
  • 9篇土壤真菌
  • 8篇多样性
  • 8篇镰孢
  • 8篇镰孢菌
  • 7篇英文
  • 6篇人参
  • 6篇豚草
  • 5篇新记录种
  • 5篇玉米
  • 5篇中国新记录
  • 5篇中国新记录种
  • 5篇鸡舍
  • 5篇记录种
  • 4篇锈菌
  • 4篇三裂叶豚草
  • 4篇微生物
  • 4篇木霉
  • 4篇保护地

机构

  • 46篇大连民族学院
  • 2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2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辽宁出入境检...
  • 2篇普兰店市疾病...
  • 2篇庄河市农业技...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中化集团...

作者

  • 53篇孙晓东
  • 48篇吕国忠
  • 16篇赵志慧
  • 10篇杨红
  • 7篇王雅玲
  • 6篇杨瑞秀
  • 5篇陈曦
  • 5篇毕思远
  • 5篇王娜
  • 4篇张薇
  • 4篇慕东艳
  • 3篇姜华
  • 3篇于慧瑛
  • 3篇高晓梅
  • 3篇刘绍芹
  • 3篇欧阳毅
  • 3篇苏丹
  • 2篇柴同杰
  • 2篇陈嵘
  • 2篇李光浩

传媒

  • 12篇菌物学报
  • 9篇菌物研究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Agricu...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特产研究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人参研究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国烟草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三省保护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保护地生产是东北三省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保护地连年种植和其特有的温湿度条件,使保护地的土传病害和气传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尤其是土传病害,土传病原菌可以以菌丝体、菌核、厚垣孢子等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在条件适宜的时候...
孙晓东
关键词:东北三省保护地土壤土壤真菌
文献传递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超声降解的正交优化及反应机理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超声降解条件,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方法]考察了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变幅杆直径和溶液初始pH值对LAS降解效果的影响。对原样及超声降解后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结果]正交设计试验表明,超声降解LAS为一级动力学反应;影响LAS降解的各因素显著性次序为:超声功率>溶液初始pH值>变幅杆直径>超声频率。其中,低频范围内LAS降解率随频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低频条件下超声降解效果最好;大功率超声有利于LAS降解;变幅杆直径对LAS降解率的影响显著。变幅杆直径越大,降解率越高;溶液初始pH值增加,LAS降解率降低,酸性条件有利于LAS降解。红外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LAS的超声降解主要得益于空化泡气液界面上和本体溶液内部与空化效应产生的强氧化剂H2O2及具有高度化学活性的.OH进行自由基氧化反应。[结论]该研究得到了LAS超声降解的机理,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孙红杰赵轶男马堃孙晓东
关键词:LAS超声降解反应机理
由镰孢菌引起的苹果心腐病病原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鉴定由镰孢菌引起的苹果心腐病病原。[方法]切开受害苹果果实,观察其受害状况;分离培养病果,并对镰孢菌进行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受害苹果果实表面光滑,无任何症状表现,内部空腔,有大量淡粉色菌丝,被菌丝浸染过的地方呈褐色坏死。分离培养后,共得到1株镰孢菌和1株节丛孢菌。[结论]经鉴定,确定苹果心腐病的病原为茄腐镰孢菌。
孙晓东吕国忠王雅玲
关键词:苹果果实心腐病
东北地区人参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研究(英文)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方法]于2008和2009年的5~10月间,选取辽宁省的桓仁县、吉林省的集安市和抚松县3个地区人参产地的林下参、棚下参和农田参生长地作为主要的采样地,采用"之"字形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200余份。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将样品分别稀释至10-3、10-4、10-5倍;采用土壤平板法,称取0.005g的土壤样品,与孟加拉红培养基混合均匀。分离培养时,置于25℃恒温箱中培养5~7d;对菌种进行纯化时,将Fusari-um转移至SNA培养基上;将Penicillium和Aspergillus转至CA、CYA、MEA培养基上,置于恒温箱25℃光暗交替培养。将其他真菌转至PDA培养基上进行标准培养。对分离获得的真菌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形态特征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该研究共分离和鉴定出22属33种真菌,其中在桓仁地区分离出15种真菌,在集安地区分离出17种真菌,在抚松地区分离出13种真菌。人参生长的环境条件对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的组成、数量及多样性分布均有一定的影响。三地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为青霉、木霉及镰孢菌。集安市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为青霉,桓仁县优势种群为木霉。从生态学研究结果来看,集安市多样性指数(2.2794)和丰富度指数(3.5054)均高于桓仁县和抚松县,表明其生态环境适于较多生物类群生长。但集安市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均匀度最低(0.8045),说明其分布并不十分均匀。抚松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均匀度最高(0.8707),说明该地区该种复合栽培方式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群趋向稳定。桓仁地区各项指标居中,说明林下栽培的人参气候冷凉湿润、四季分明,真菌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多样性指数都趋于稳定,这也体现了地貌、土壤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和有效地防治人参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曦孙晓东毕思远吕国忠
关键词:微生物生态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岳桦树根系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岳桦树(Betula ermanli)的根系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笔者于2011年7~9月分别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海拔1700~2100m处采集岳桦树根系组织。分离得到41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17个属。研究结果表明:除不产孢菌株外,青霉属Penieillium分离频率最高(21.90%),木霉属Trichodmma分离频率次之(17.52%),镰孢菌属Fusarium、伞形霉属Umbelopsis和曲霉属Aspergillus分离频率也相对较高(5.60%、5.35%和4.87%)。通过分析发现,从不同月份和不同海拔高度采集的岳桦树根系分离的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试验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岳桦树根系的内生真菌种类较多,其种类、数量和分布与采样时间以及海拔等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
吕书媛吕国忠姜华赵志慧孙晓东许文爽何秀林凤友
关键词:内生真菌多样性
不同结构鸡舍气载镰孢菌浓度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Andersen生物采样器和曝皿法同步采集6座不同结构鸡舍的空气镰孢菌Fusarium样本,定量分析封闭式和半封闭式鸡舍中可吸入和可沉降气载镰孢菌浓度。对108份Anderson和曝皿样本分析结果表明,青年鸡舍、雏鸡舍和蛋鸡舍的可吸入镰孢菌浓度分别为(2.24±0.09)×103CFU/m3、(3.34±0.02)×103CFU/m3和(3.43±0.04)×103CFU/m3,而曝皿法测定的可沉降镰孢菌浓度结果依次为(1.32±0.09)×104CFU/m3、(1.34±0.12)×104CFU/m3和(1.32±0.19)×104CFU/m3。封闭式鸡舍可吸入镰孢菌的分布高峰在Andersen生物采样器的D级(3.0~6.0μm),而半封闭式鸡舍的峰值分布高峰在C级(2.0~3.5μm)。半封闭和封闭式鸡舍的可吸入镰孢菌浓度差异显著(P〈0.05)。首次报道了不同结构鸡舍环境气载镰孢菌的发生特点,为建立禽类真菌病的预警体系提供了参考。
王雅玲吕国忠孙晓东李光浩姜叙韩秀荣
关键词:镰孢菌鸡舍
不同生长年限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及数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本文研究了生长年限为2年、5年、10年、15年(及以上)的人参(Panax ginseng)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分离培养后发现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与人参的生长年限成正相关,即人参生长年限越长,根际土壤中真菌数量越大,种类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生长年限超过10年的人参根际土壤中发现,镰刀菌(Fusarium)、粘帚霉(Gliocladium)、枝顶孢(Acremonium)的分离频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限。
于慧瑛吕国忠孙晓东
关键词:人参土壤真菌
不同空间高度和舍饲密度的鸡舍气载镰孢菌浓度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撞击法(Andersen生物采样器)和沉降法(曝皿),以镰孢菌选择性培养基FSM为收集培养基,同步采集不同舍饲密度和空间高度的鸡舍空气样本。经实验室培养、计数和气载镰孢菌浓度分析,并通过Excel软件和SPASS13.0软件分析待测鸡舍可吸入和可沉淀镰孢菌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空间高度升高和饲养密度增加,可吸入气载镰孢菌浓度变化均不显著(P>0.05),而可沉降的镰孢菌浓度变化显著(P<0.05)。
王雅玲欧阳毅吕国忠孙晓东李光浩姜叙韩秀荣
关键词:鸡舍镰孢菌
钩状木霉Th12菌株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钩状木霉Th12菌株最适的液体发酵条件,为研发和开发生物防治木霉制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稀释土壤平板法以及平板对峙法筛选、鉴定出钩状木霉Th12菌株,并考察了碳源、氮源、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pH、接菌量、装瓶量、摇床转速对木霉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木霉Th12菌株的最适液体发酵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以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温度为25℃、初始pH为6、接菌量为0.8ml、装瓶量为50ml、摇床转速为180r/min的培养液中培养3d,菌丝产量最高。[结论]木霉Th12菌株在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中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用于草坪镰孢枯萎病和褐斑病病害防治的菌丝体量。
王晖孙晓东吕国忠
关键词:木霉液体发酵生物防治
五味子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2005年7月~2006年7月,作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0多个市县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栽培地进行了调查采样,共采集土壤样品50余份;采用稀释平板法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共获得21属33种真菌。
于慧瑛吕国忠孙晓东赵志慧
关键词:五味子土壤真菌多样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