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圣坤

作品数:92 被引量:35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腹腔
  • 22篇腹腔镜
  • 21篇肿瘤
  • 19篇切除
  • 18篇膀胱
  • 17篇前列腺
  • 14篇手术
  • 14篇切除术
  • 11篇尿道
  • 11篇细胞
  • 10篇膀胱肿瘤
  • 9篇前列腺癌
  • 9篇腺癌
  • 9篇后腹腔
  • 9篇后腹腔镜
  • 8篇尿道膀胱
  • 8篇腔镜手术
  • 8篇腹腔镜手术
  • 7篇根治性
  • 6篇蛋白

机构

  • 71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解放军302...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赤峰市医院
  • 1篇武警总部机关...
  • 1篇邳州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市第二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5篇孙圣坤
  • 55篇张旭
  • 22篇徐阿祥
  • 20篇陈光富
  • 15篇符伟军
  • 12篇史立新
  • 11篇董隽
  • 10篇宋勇
  • 10篇张磊
  • 9篇洪宝发
  • 9篇李宏召
  • 9篇许勇
  • 9篇朱捷
  • 9篇蔡伟
  • 8篇杨国强
  • 8篇宋涛
  • 7篇马鑫
  • 7篇高江平
  • 7篇祖强
  • 7篇郭刚

传媒

  • 21篇微创泌尿外科...
  • 6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中国医学教育...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国数字医学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沈阳部队医药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CUA201...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下尿路症状与膀胱老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的下尿路症状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对30例高龄前列腺癌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的下尿路症状进行问卷调查,B超检测前列腺体积。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排尿期症状评分),判断各项评分与QOL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腺体明显萎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并以储尿期症状为主,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与QOL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后,梗阻因素不再是下尿路症状的主要原因,膀胱老化所致的储尿期症状成为了影响患者QOL的重要因素。
孙圣坤宋兵徐阿祥宋勇郝通利张旭
关键词:下尿路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内分泌治疗
泌尿系相关多原发癌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相关多原发癌的病因、发病规律、转归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泌尿系相关多原发癌患者的病史、转归及治疗经过。结果:本组发生率为0.63%,其中膀胱肿瘤10例,前列腺癌8例,肾癌5例;同时性多原发癌9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4例。同一患者第一原发癌的恶性程度与第二原发癌的恶性程度相一致;同一肿瘤作为第一原发癌和第二原发癌的恶性程度无差异;发病间隔越短,预后越差。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免疫治疗均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接受根治性手术者预后较好。结论:老年患者泌尿系相关多原发癌以伴发消化系肿瘤为主,男性患者居多;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的恶性程度相一致,同时性多原发癌的预后较差;治疗仍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
郭刚洪宝发高江平肖序仁孙圣坤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抑制效应的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抑制作用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分析细胞蛋白乙酰化水平、细胞信号通路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FK228能够使细胞内蛋白乙酰化水平增高,乙酰化组蛋白H3积累,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如雄激素受体、HER-2、Raf-1、Akt、CDK4等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被清除。结论FK228能够同时阻断对细胞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多条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发挥抑制作用。
孙圣坤于晓妉史立新洪宝发张旭
关键词: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细胞信号通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
曲古抑菌素A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雄激素受体的清除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A,TSA)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四甲基偶唑氮蓝(MTT)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Hoche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雄激素受体(AR)蛋白的表达;反转录PCR检测AR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TSA在较低浓度即能有效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EC50为125.9nmol·L-1,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药物处理后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1表达增高,AR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被清除。TSA对AR的清除是发生在蛋白水平的降解,而不影响其转录。结论:TSA能够清除对细胞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的AR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发挥抑制作用。
孙圣坤刘兵李秀森侯春梅洪宝发于晓妉
关键词:受体雄激素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细胞信号通路
完全解剖性重建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完全解剖性重建(TAR)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单一术者行RARP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AR+膀胱尿道吻合(VUA)者38例,为TAR+VUA组;仅行VUA者61例,为VUA组。TAR+VUA组与VUA组患者年龄[65.5(60.8,71.0)岁与66.0(61.5,69.0)岁]、体质量指数[(24.92±2.65)kg/m^(2)与(25.51±2.80)kg/m^(2)]、前列腺体积[28.13(25.21,36.53)ml与26.33(19.75,47.84)ml]、PSA[15.67(9.02,31.49)ng/ml与14.58(9.23,30.06)ng/ml]、术前新辅助治疗[50.0%(19/38)与63.9%(39/61)]、Gleason评分(6/7/8/9~10分:8/16/5/9例与16/25/9/11例)、临床分期(T1/T2/T3期:4/29/5例与3/53/5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R技术主要步骤为:①后壁重建两层,缝合残留Denonvilliers筋膜与横纹括约肌背侧壁、背侧正中纤维脊(MDR),缝合膀胱前列腺肌肉(VPM)、膀胱颈头侧1~2 cm筋膜与MDR;②前壁重建一层,缝合膀胱颈部逼尿肌裙与尿道周围组织、盆内筋膜的脏层和壁层。VUA为连续缝合膀胱颈与尿道全层一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结果9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TAR+VUA组与VUA组手术时间[(174.16±47.21)min与(188.70±45.39)min]、术中失血量[50(50,100)ml与100(50,10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4/38)与14.8%(9/61)]、病理分期[pT2/pT3~4期:25/12例与42/19例,P=0.895]、尿管留置时间[21.0(19.0,21.0)d与21.0(21.0,21.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住院时间[6.0(5.0,6.0)d与7.0(6.0,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访12个月,TAR+VUA组与VUA组术后3个月尿控恢复率[86.8%(33/38)与65.6%(4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两组术后1个月[47.4%(18/38)与45.9%(28/61)]、术后6个月[94.7%(36/38)与85.2%(52/61)]及术后12个月尿控恢复率[94.7%(36/38)与93.4%(57/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R技术在RARP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促进RARP术后短期�
邵金鹏宋勇孙圣坤陈文政张帆赵健安子彦符伟军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尿控
曲古抑菌素A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抑制效应的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抑制作用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半固体培养检测TSA对前列腺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细胞蛋白乙酰化水平、细胞信号通路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TSA能够有效杀伤前列腺癌LNCaP细胞,在较低浓度即能抑制具有集落形成能力的细胞;药物处理使细胞内蛋白乙酰化水平增高,乙酰化组蛋白H3积累,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如雄激素受体、HER2、Raf-1、Akt、CDK4等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被清除。结论:TSA能够同时阻断对细胞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多条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发挥抑制作用。
孙圣坤刘兵李秀森侯春梅洪宝发于晓妉
关键词: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前列腺癌细胞信号通路曲古抑菌素A
自制单孔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初步经验总结(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自制单孔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我们采用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使用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先后完成11例单孔经后腹腔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手术。【结果】供肾均为左侧,平...
董隽祖强孙圣坤蔡伟杨素霞卢锦山张旭
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5年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2月~2013年1月由同一术者实施eLRP的256例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以及术后随访情况对比分析.结果:25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时间平均108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6 ml;术中输血15例(5.9%);术后引流时间平均4 d;拔除尿管时间平均13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1例术中大出血,1例出现直肠损伤,2例术后尿道狭窄,36例术后出现尿外渗(14.1%),34例(13.3%)术后每天使用尿垫超过4块.术后切缘阳性率 19.10%.97例高危患者术中行改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39例生化复发(15.2%),性功能恢复206例(80.5%).结论:eLRP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法之一.可避免对腹腔脏器的干扰,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术前对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进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为根治性切除肿瘤提供有效帮助,在一定时期内,eLRP仍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主要微创手段.
杨国强宋涛张旭丁强马鑫李宏召孙圣坤郭刚王保军瓦斯里江.瓦哈甫
关键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腹腔镜腹膜外途径
复方雪参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复方雪参胶囊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治疗组口服复方雪参胶囊+非那雄胺+多沙唑嗪,对照组服用非那雄胺+多沙唑嗪,分别于治疗180d后比较两组的病情程度改善情况及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及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PSS积分下降了42.05%(P<0.01),QOL评分下降1分(P<0.05),前列腺体积减少20.0%(P<0.05),膀胱残余尿下降41.48%(P<0.01),最大尿流率提高4.9ml/s(P<0.01)。对照组IPSS积分下降了27.86%(P<0.01),QOL评分下降1.2分(P<0.05),前列腺体积减少19.15%(P<0.05),膀胱残余尿下降27.96%(P<0.01),最大尿流率提高2.9ml/s(P<0.05)。两组间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口服复方雪参胶囊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无严重不良反应。
郭刚肖序仁郝通利朱捷孙圣坤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非那雄胺多沙唑嗪
热休克蛋白90与前列腺癌被引量:1
2005年
雄激素阻断疗法虽然对前列腺癌有显著疗效,但是大多数肿瘤仍会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阶段。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90的多种底物蛋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热休克蛋白90作为治疗靶点,能够同时阻断对前列腺癌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多条信号通路,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孙圣坤洪宝发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热休克蛋白质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