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丽华

作品数:52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肝炎
  • 16篇衰竭
  • 13篇肝衰
  • 13篇肝衰竭
  • 12篇预后
  • 10篇人工肝
  • 10篇重型
  • 10篇重型肝炎
  • 10篇慢性
  • 10篇MELD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9篇肝功
  • 9篇肝功能
  • 8篇疗效
  • 8篇功能衰竭
  • 8篇肝功能衰竭
  • 7篇环系
  • 7篇分子吸附再循...
  • 7篇分子吸附再循...

机构

  • 50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新疆武警总队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枣庄市妇幼保...

作者

  • 52篇孙丽华
  • 31篇张跃新
  • 19篇鲁晓擘
  • 15篇郑嵘炅
  • 9篇邓泽润
  • 8篇肖琳
  • 6篇袁淑芳
  • 6篇姚磊
  • 6篇闫桂霞
  • 6篇范晓棠
  • 5篇徐琴
  • 5篇刘浩
  • 5篇韩丹
  • 4篇张丽娟
  • 4篇林海
  • 3篇徐玲
  • 3篇潘珂君
  • 2篇胡兰英
  • 2篇唐莉
  • 2篇沙尼亚·尼亚...

传媒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中华临床感染...
  • 4篇新疆医学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第三届全国病...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张跃新孙丽华袁淑芳林海鲁晓擘郑嵘炅
该课题完成单位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干细胞研究中心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动物科学研究部等部门联合组成,组成成员为:张跃新、孙丽华、袁淑芳、林海、鲁晓擘、郑荣炅等。该课题系自选课题。自2010年01月至20...
关键词:
关键词:肝衰竭治疗动物实验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次接受 MARS 治疗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行 MARS 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指标、外周血...
鲁晓擘肖琳张跃新刘浩闫桂霞徐玲孙丽华
关键词: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文献传递
浅谈导师制教学在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体会被引量:3
2014年
在长期的普外科临床教学中,文章总结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科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开展导师制教学以来的经验,进一步探讨导师制教学的临床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分析如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孙丽华王护国林海
关键词:普外科临床教学导师制教学
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疑似新型冠状肺炎患病毒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2020年1月21日-2月16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热门诊接诊并符合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第6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新冠病毒核酸初筛结果分为确诊组和疑似组,比较两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肺部CT特征的差异。结果162例疑似患者中,确诊为患者3例(1.85%)。疑似组中有104例(65.41%)患者有异地旅居史或密切接触史,确诊组中2例(66.67%)有武汉旅居史,1例(33.33%)有四川旅居史。疑似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79.25%)、咳嗽(47.80%)、乏力(42.14%),确诊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66.67%)、乏力(33.33%)。两组患者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介素-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疑似组比较,确诊组患者血液中降钙素原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患者肺部CT以外带渗出样改变为主(66.67%),疑似组患者肺部CT异常改变128例(80.50%),其中双肺病变76例(47.80%),多发病变85例(53.46%),渗出样病变107例(67.30%)。疑似组患者中47例转往专科病区诊治(29.56%),112例居家医学观察14 d(70.44%),经随访目前体温均恢复正常,不适症状得以改善,预后良好。结论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易漏诊及误诊,精准诊断需依赖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查及肺部CT的综合判断。
韩丹郑嵘炅邓泽润郭静董辉孙丽华刘文亚鲁晓擘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流行病学史
新冠肺炎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及干预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微信问卷调查的形式完成新疆某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隔离病区95名医护人员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95份、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92份,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行定量及定性研究,分析不同性别、职业、学历、职称的医护人员对疫情流行的心理应激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干预效果。结果共参与问卷调查95人,其中医生34人,护士61人,采用GAD-7焦虑症筛查量表。依据得分情况分组:其中无症状47人,占49.5%;评分有焦虑症状的占多数,共有48人,占50.5%。其中轻度焦虑最多,共34人,占35.8%;中度焦虑9人,占9.5%;重度焦虑5人,占5.2%。护士比医师焦虑程度更重,学历越低,焦虑程度越重。采用PHQ-9简短抑郁严重程度测量,根据得分情况分组:其中正常48人,占53%;评分有抑郁症状的共有44人,占47%。其中轻度抑郁占比最大,共有24人,占26%;中度抑郁12人,占13%;重度抑郁7人,占8%。医师抑郁程度高于护士,学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针对中-重度心理障碍的医护人员及时请专业心理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及干预1周后,均再行量表检测,得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广泛存在焦虑及抑郁,与疫情因素、工作负荷、职业危险及文化程度、对疾病的理解程度等因素有关。
姚磊孔维蕾邓泽润董辉孙丽华母代斌鲁晓擘
关键词:医护人员心理抑郁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2023年
隐匿性HBV感染属于HBV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患者血清中HBsAg无法被检测到,但可以在患者血清和(或)肝脏组织中可检测出HBV DNA。隐匿性HBV感染是一种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的HBV相关肝病,可缓慢进展,也可导致HBV再激活,甚至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为防止隐匿性HBV感染者发生临床严重结局,应尽早诊断、加强监测、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和蓓露孙丽华
关键词:隐匿性感染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不同抗凝药物在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对肝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药物在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Dual plasma molecule adsorption+Plasma exchange DPMAS+PE)治疗肝衰竭中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2020年9月30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83例次各种疾病所导致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使用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进行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不同抗凝药物在人工肝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及出血和血栓风险。结果两组不同抗凝模式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均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CRP)(P<0.05)。普通肝素组较低分子肝素钠组更易形成血栓(P<0.05)。低分子肝素钠组较普通肝素组对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时间改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钠组较普通肝素组对于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下降水平改善明显(P<0.05)。普通肝素组下降较低分子肝素钠组对于CRP下降水平改善明显(P<0.05)。结论两组不同抗凝模式非生物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低分子肝素钠组较普通肝素组更能降低患者转氨酶水平。普通肝素组较低分子肝素钠组患者易导致血栓形成。
张洁赵成燕郑嵘炅邓泽润孙丽华姚磊鲁晓擘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人工肝支持系统肝衰竭
慢性乙型肝炎经抗病毒治疗后的低病毒血症
2023年
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是指经抗病毒治疗48周后可检测到的HBV DNA的持续或间歇性发作(≤2000IU/mL)。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指HBsAg阳性,HBV DNA>2000IU/mL,有持续或间断的ALT升高>6个月,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4。LLV状态下可导致免疫激活和慢性炎症,这可能导致慢性乙肝疾病快速进展和其他不良临床结果的发生率更高。目前,关于LLV对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众多,得出的相关结论无法统一。本综述总结当前抗病毒治疗后的LLV在慢乙肝的相关临床研究,以提供LLV对慢乙肝患者的临床进展影响的可能后果。
严梅梅皇旭杨雪妮毛雨婷孙丽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癌
481例低病毒载量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低病毒载量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1例低病毒载量[HBV DNA≤2000 IU/ml(10^(4)拷贝/ml)]HBV相关肝硬化住院患者一般情况、病毒学指标、肝功能相关指标、并发症、合并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481例患者男性为主(男/女为324/157),年龄20~83(53.31±11.67)岁,汉族占71.518%;386例HBsAg阳性,391例HBeAg阳性,140例HBV DNA阳性;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为(50.59±91.25)μmol/L,(33.68±7.5)g/L、(60.66±106.95)U/L、(63.37±86.19)U/L,(106.65±83.22)×10^(9)/L,68.82%±25.33%;CTP分级A/B/C级220/150/111例,CTP、MELD、APRI、FIB-4值分别为7.61±2.58,10.98±5.79,2.34±3.56、6.91±8.04。总体低病毒载量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 DNA阴性者、HBV DNA阳性者、HBsAg阴性者、HBsAg阳性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82.7%、73.6%、85.3%、78.8%;其中脾功能亢进分别有283例(58.84%)、197例(55.77%)、86例(61.43%)、52例(54.74%)、231例(59.8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别有267例(55.51%)、197例(55.77%)、70例(50.00%)、56例(58.95%)、211例(54.6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别有59例(12.27%),48例(14.08%)、11例(7.86%)、12例(12.63%)、47例(12.18%),腹水分别有202例(42.00%)、147例(43.11%),55例(39.29%)、42例(44.21%)、160例(41.45%),肝性脑病分别有17例(3.53%)、12例(3.52%)、5例(3.57%)、2例(2.11%)、15例(3.89%),肝癌分别有6例(1.25%)、3例(0.88%)、3例(2.14%)、0例(0%)、6例(1.55%),门静脉血栓分别有29例(6.03%)、21例(6.16%)、8例(5.71%)、9例(9.47%)、20例(5.18%)。与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341例HBV DNA阴性患者、95例HBsAg阴性患者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进行年龄分组,<40岁,40-50岁、>50岁总体并发症分别为42例(80.8%),116例(76.8%)、227例(8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病毒载量HB
皇旭姚磊邓泽润董晶郑嵘炅鲁晓擘张跃新孙丽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64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9例,非结石性胆囊炎5例)的临床资料,行单纯性胆囊切除术5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5例,胆囊造瘘1例,胆囊大部切除3例。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26.6%),其中并发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裂开2例,切口疝1例,胆道损伤1例。64例患者中,63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无手术禁忌时应及早行手术治疗。
林海孙丽华王喜艳孟春鸣陈启龙
关键词:老年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