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爱君
- 作品数:18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荣成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探究。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上肢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共计100例,以计算机表法的方式将其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接受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则接受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前后的平均动脉压水平以及心率、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镇痛维持时间和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平均动脉压水平和心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研究组数据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镇痛维持时间和疼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存在优势,差异对比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甚为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孔爱君王亭亭赵盼盼孙亭亭
-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麻醉
- 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究超声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5例,选择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65例,选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患者不同时间点镇痛效果与患者阻滞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小于对照组,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应用效果良好,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升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性,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孔爱君赵盼盼高文文
-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股骨颈骨折
- 两点法颈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手术184例体会
- 2005年
-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3年8月采用两点法颈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184例锁骨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彭永军孔爱君
- 关键词:神经阻滞麻醉锁骨手术两点法颈部
- 有氧运动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将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89例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川标准内科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康复运动方案及运动处方。观察16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6周后有氧运动组患者最大氧耗量、CO2排出量、峰值心率、步行距离、每搏耗氧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左心室射叭分数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
- 林少华姜领孔爱君鞠衍松
-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
- 肌酸激酶持续升高的嗜铬细胞瘤1例
- 2001年
- 方崇乾孔爱君齐立荣
- 关键词:嗜铬少见肿瘤病理
- 心脏病人急症非心脏手术硬膜外麻醉的处理
- 1994年
- 对83例心脏病人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急症非心脏手术进行了分析。硬膜外麻醉采取小剂量,分次给药的原则,1.5%~2%利多卡因首量10ml左右,麻醉效果全部满意。术中常规面罩吸氧,维持水电平衡,加强呼吸、心电及血压监测,针对心脏病种类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维持生理功能稳定,麻醉手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者。结果表明,分次小量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伴心脏病的急症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孔爱君周淑香方崇乾
- 关键词:心脏病非心脏手术硬膜外麻醉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对基层医院开展二级预防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为指南)对我院心肌梗死后病人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并进行长期随访.对比2001年指南发布前后心肌梗死后病人二级预防状况的差异.结果共有375例病人入选,指南发布前(2000年1月~2001年12月)165例,发布后(2003年1月~2004年12月)210例.指南发布后,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降脂药的使用率均较指南发布前显著提高(χ^2=3.87、64.40,P〈0.01、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前显著降低(t=2.59,P〈0.05);梗死后心绞痛和脑卒中发生率较前显著降低(χ^2=6.60、4.10,P〈0.05).结论 2001年指南发布后我院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水平逐步提高,病人预后显著改善.
- 方崇乾鞠衍松孔爱君王芳王江涛孙文荣
- 关键词:心肌梗死数据收集
- 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总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总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及院内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总胆固醇水平分成2组.治疗组41例,口服洛伐他汀40 mg/d;对照组37例,不用任何降脂药物.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和高敏C反蛋白的变化以及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住院24 h两组总胆固醇水平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2.28,P〈0.01).治疗3周后两组总胆固醇水平与住院24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0、0.57,P〉0.05).住院24 h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42,P〉0.05), 治疗3周后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18,P〈0.05).两组病人院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4~5.49,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应用洛伐他汀对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
- 孙文荣孔爱君王江涛周春艳鞠衍松方崇乾
- 关键词:心肌梗死总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他汀类药物
- 高压氧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 研究高压氧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和抵抗素的影响。方法 将6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分为高压氧组(33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中NO、CGRP、ET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高压氧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中NO[(84.61±25.64)、(56.41±22.53) mg/L]、CGRP[(51.71±12.98)、(35.98±10.47) mg/L]、ET[(55.94±9.65)、(75.14±11.23)mg/L]和抵抗素[(24.60±6.78)、(27.40±4.68) μg/L]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以高压氧组改善更加明显。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压氧能显著改善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NO、CGRP、ET和抵抗素的代谢失衡,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 姜领林少华楚存坤孔爱君鞠衍松
- 关键词:心衰高压氧射血分数内皮细胞功能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行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最佳浓度。方法ASAⅠ-Ⅱ级下腹部以下手术患者350例,随机分为7组,各50例。所用镇痛剂A组为0.07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C组为0.125%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D组0.2%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E组0.2%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F组为0.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G组为0.25%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配成100 ml药液。每组均加用恩丹西酮8 mg。负荷剂量为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20μg/ml液6 ml,持续剂量为2 ml/h,PCA按压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结果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E、F、G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A组患者按压次数或实际有效进药次数比值(D1/D2)〉5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均〈0.05)。各组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用量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镇静状态评分各组相比P均〈0.05。A、B、C三组运动阻滞评分相比P均〈0.05。D、E、F、G组运动阻滞评分与A、B、C组相比P均〈0.05。镇痛期间所有患者无呼吸抑制,但C、E、G组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下肢麻木者较多。结论0.1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恩丹西酮8mg是腹部手术后PCEA的最佳浓度组合。
- 孔爱君王建平郭磊
- 关键词: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