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玉声

作品数:117 被引量:396H指数:12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局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6篇刺参
  • 28篇仿刺参
  • 19篇幼参
  • 17篇幼体
  • 14篇养殖
  • 14篇仿刺参幼参
  • 10篇海参
  • 9篇对虾
  • 9篇水产
  • 9篇饲料
  • 9篇虾蛄
  • 9篇免疫
  • 9篇口虾蛄
  • 9篇池塘
  • 6篇水产动物
  • 5篇蛋白
  • 5篇养殖池
  • 5篇中华绒螯
  • 5篇中华绒螯蟹
  • 5篇绒螯蟹

机构

  • 90篇大连海洋大学
  • 22篇大连水产学院
  • 12篇盘锦光合蟹业...
  • 8篇大连金砣水产...
  • 5篇浙江大学
  • 5篇辽宁每日农业...
  • 3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2篇大连棒棰岛海...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市水产研...
  • 1篇北京市水产科...
  • 1篇山东省淡水水...

作者

  • 117篇姜玉声
  • 45篇王吉桥
  • 20篇刘海映
  • 15篇王茂林
  • 11篇陈雷
  • 9篇包鹏云
  • 9篇邢坤
  • 9篇刘庆坤
  • 8篇李岑
  • 7篇王伟
  • 6篇王秋一
  • 5篇刘连为
  • 5篇张凯
  • 4篇黎奥
  • 4篇姜志强
  • 4篇郭良勇
  • 4篇徐振祥
  • 4篇隋宥珍
  • 4篇刘长伟
  • 4篇吴信忠

传媒

  • 19篇大连海洋大学...
  • 11篇水产科学
  • 10篇水产学杂志
  • 6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渔业现代化
  • 2篇现代渔业信息
  • 2篇海洋科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齐鲁渔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天津农学院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北京水产
  • 1篇黑龙江水产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0篇2013
  • 15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礁石堆密度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将规格相近的8—9块礁石装入渔用网袋中,制成礁堆。在12个50cm×40cm×30cm塑料水槽中,分别放入0,1,2,3个网袋礁堆,礁堆体积分别占水体积的0%、2.12%、4.08%和6.71%,每组3个平行。每个水箱中放入平均体质量为2.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头,投喂配合饲料,常规管理,研究了礁石堆密度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156d的饲养表明,夏眠前放置礁堆的水槽中,仿刺参的增重率和特殊生长率均高于未放置礁堆的水槽,其中放置1和3个礁堆的仿刺参增重率和特殊生长率较高。各试验水槽水中,总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随礁堆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各试验水槽水中化学需氧量(COD)随礁堆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夏眠期间,仿刺参减重率和死亡率随礁堆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夏眠后,仿刺参的生长依礁堆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文中讨论了礁堆在仿刺参养殖中的生态作用及其作用的演变。
王吉桥张俊涛姜玉声张剑诚张建
关键词:仿刺参幼参
聚维酮碘对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及仔蟹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研究了聚维酮碘对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大眼幼体的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36.661 mg/L,48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为29.105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5.519 mg/L;对Ⅰ期仔蟹的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35.467 mg/L,48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为19.88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876 mg/L。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对聚维酮碘的耐药性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质量浓度为10、13 mg/L的条件下能分别促进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的蜕皮变态,提高蜕壳后的成活率。
刘庆坤姜玉声丛文虎王茂林李岑冯芷玉李君丰王吉桥
关键词:聚维酮碘三疣梭子蟹急性毒性
梭子蟹粉代替鱼粉和大豆蛋白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在水温25.6~27.0℃、盐度31、光照2000lx条件下饲育仿刺参苗种,研究了鱼粉、大豆蛋白与梭子蟹粉3种蛋白源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按海藻质量的1‰、2‰、3‰分别添加鱼粉、大豆蛋白与梭子蟹粉。在27个容积为56L的玻璃钢水槽中分别放入一片30cm×40cm的波纹板和200头(0.1g/头)幼参,适量充气进行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鱼粉试验组中以1‰的添加量效果最好,20d内质量增加175.0%,平均每头幼参质量日增加(3.75±0.9)mg;大豆蛋白试验组中以1‰的添加量效果最好,20d内质量增加165.0%,平均每头幼参质量日增加(3.25±0.3)mg;梭子蟹粉试验组中以3‰的添加量效果最好,20d内质量增加203.5%,平均每头幼参日质量增加(5.17±0.7)mg。3种蛋白源的1‰添加量中,效果依次为:鱼粉>蟹粉>大豆蛋白>空白组,空白组与添加蛋白源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2‰添加量中,效果依次为:蟹粉>鱼粉>大豆蛋白>空白组,蟹粉与鱼粉和大豆蛋白之间差异显著(P<0.05),空白组与添加蛋白源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添加量中,效果依次为:蟹粉>鱼粉>大豆蛋白>空白组,蟹粉与鱼粉和大豆蛋白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空白组与添加蟹粉试验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证明,用梭子蟹粉作蛋白源效果显著好于鱼粉和大豆蛋白。
丛文虎姜玉声王吉桥
关键词:仿刺参蟹粉
一种牡蛎专用配合饲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牡蛎专用配合饲料,其配方如下:螺旋藻、脱胶海带粉、小球藻、膨化大豆、鱼粉、蛋黄粉、有机海泥、复合维生素添加剂、诱食剂。将配方中各组分均匀后采用粉碎机粉碎至80目以上即制得牡蛎专用配合饲料,复合维生素添加剂为...
王茂林包鹏云王华姜玉声王伟
文献传递
日本蟳对3种贝类的摄食选择及摄食节律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体质量为60~75 g的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对3种贝类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四角蛤蜊Mactra quadrangularis及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摄食喜好性和对光滑河蓝蛤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在海水盐度为28~29,水温为22~24℃,溶氧为6.8~7.8 mg/L的条件下,有或无底质时雌、雄蟹对光滑河蓝蛤的饵料选择指数均大于0,为其喜好的食物,而对四角蛤蜊和菲律宾蛤仔的饵料选择指数均小于0。采用定时投喂方式,每隔4 h投喂一次光滑河蓝蛤,日本蟳在有、无底质条件下均表现出昼夜摄食节律。有底质组的摄食高峰出现在23:00—3:00,平均每小时最高摄食量为0.12 g,7:00—19:00有少量摄食;无底质组的摄食高峰出现在19:00—23:00,平均每小时最高摄食量为0.096 g,7:00—15:00有少量摄食。有底质组的日本蟳19:00—7:00的摄食量占全天的比值显著高于7:00—19:00(P<0.05),19:00—7:00的摄食频率极显著高于7:00—19:00(P<0.01);无底质组的日本蟳19:00—7:00的摄食量比值与摄食频率均高于7:00—19:00,但差异不显著(P>0.05)。
赵静刘涵原振政刘谞王红伟姜玉声李晓东刘海映郑岩姚俊刚
关键词:日本蟳饵料选择摄食节律
中华虎头蟹幼体发育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对中华虎头蟹Orithyia sinica幼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幼体发育分为4个主要时期,包括3期溞状幼体和1期大眼幼体。当海水盐度为28,水温为(25.1±0.8)℃时,Ⅰ期溞状幼体历时4~5 d发育至Ⅱ期溞状幼体,Ⅱ期溞状幼体历时4~5 d发育至Ⅲ期溞状幼体,Ⅲ期溞状幼体历时5~6 d发育至大眼幼体,大眼幼体经过5~6 d发育至Ⅰ期仔蟹,幼体自然孵化完成全部发育过程共需18~22 d。幼体大小、第1和第2颚足外肢羽状刚毛数目、尾叉棘刺数目、腹部肢芽大小是区分各时期溞状幼体的主要形态特征。
王红伟原振政祁峰刘谞李晓东姜玉声刘海映郑岩赵静刘涵
关键词:幼体发育
口虾蛄proPO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组织表达被引量:5
2013年
口虾蛄是海湾底拖网渔业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分布广泛。其自然资源日渐衰退,人工育苗技术获得成功后,口虾蛄养殖过程中病害问题及其防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拟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口虾蛄免疫系统的核心酶——酚氧化酶(PO)的分子结构及该基因的组织表达,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究其免疫机理。采用反转录PCR(RT-PCR)与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从口虾蛄血细胞中克隆了酚氧化酶原(O-proPO)基因,cDNA全长为2436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2142bp,编码71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82446Da,等电点(pI)为8.78。该基因与Genbank上登录的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短沟对虾、日本对虾proPO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2%、76%、76%、72%、70%。序列分析表明O-proPO为proPO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多个免疫调节作用位点。系统进化分析显示O-proPO与十足目种类的proPO为同一分支的2个亚群,而后于丰年虫的proPO形成一分支。O-proPO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血淋巴和肠中表达,但在血淋巴中表达量明显高于肠。
刘海映刘连为姜玉声隋宥珍陈雷
关键词:口虾蛄酚氧化酶原分子克隆
盐度骤降对幼仿刺参生长、免疫指标及呼吸树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在水温为10.0-13.0℃下,将暂养在盐度为33水中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2.42 g和3.5 g)直接放入盐度为33、30、26、22的塑料水槽(50 cm×40 cm×30 cm)中,过量投喂,正常饲养,研究了盐度骤降对幼参存活、生长、某些免疫指标及呼吸树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d饲养过程中,各组幼参的排脏率为2.23%-11.11%,盐度为33时,幼参的排脏率显著低于盐度为30时(P〈0.05),而与盐度为26和22时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生长却随着盐度的降低而降低,盐度为30和26时,幼参的生长速度分别比盐度为33时减少了5.0%和62.5%,表明盐度为26时是明显抑制幼参生长的拐点;随着盐度的降低,各试验组幼参体腔液上清液中溶菌酶活力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但均未检测出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盐度为29时,幼参体腔上皮细胞逐渐消失,内皮层中出现大量空泡,血腔不明显,中央腔变小;盐度为24、18时,幼参体腔上皮细胞增多,血腔增厚,内皮层细胞向中央腔延伸。
王吉桥张筱墀姜玉声张剑诚柳圭泽
关键词:幼参盐度存活免疫
安全U盘
本发明公开一种安全U盘,包括U盘体(1),与U盘体(1)相配的设置有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2)的一侧与U盘体(1)相铰接,盖体(2)的另一侧与U盘体(1)通过数字密码锁(3)连接。这时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吕丰訸姜玉声常安妮何亚
文献传递
虾蟹类育苗用饵料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虾蟹类育苗用饵料台,其特征在于:设有筛面(1),与筛面(1)相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端与吊环(3)相接,是根据虾蟹类亲体和幼体的生活习性而制作,结构简单,可将饵料置于筛面上并整体沉入培育池底...
刘海映邢坤姜玉声陈雷张德全刘连为郭良勇赵金欣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