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添松

作品数:55 被引量:220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9篇乳腺
  • 24篇乳腺癌
  • 24篇腺癌
  • 11篇肿瘤
  • 11篇细胞
  • 7篇淋巴
  • 6篇蛋白
  • 6篇医学生
  • 6篇外科
  • 6篇癌细胞
  • 5篇乳腺癌细胞
  • 5篇腺癌细胞
  • 5篇教学
  • 4篇凋亡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外科实验
  • 4篇胃癌
  • 4篇腺肿瘤
  • 4篇淋巴结

机构

  • 3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5篇夏添松
  • 27篇王水
  • 9篇黄华兴
  • 8篇凌立君
  • 8篇史京萍
  • 7篇刘晓安
  • 7篇肇毅
  • 6篇沈历宗
  • 5篇秦超
  • 5篇陈国玉
  • 4篇丁强
  • 4篇夏建国
  • 4篇周文斌
  • 3篇陈琳
  • 3篇徐皓
  • 3篇王珏
  • 3篇王莹
  • 2篇章宏伟
  • 2篇袁艺标
  • 2篇叶俊

传媒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肿瘤外科...
  • 4篇江苏医药
  • 4篇实验室研究与...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乳腺病杂...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管理观察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7篇200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生本科阶段导师制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
2019年
本科生导师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调查了临床阶段本科生对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满意度评价,分析了导师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包括明确导师职责定位、明确导师的遴选标准、建立导师及学生评价及奖励机制等。
夏添松陈城甄福喜封益飞李强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导师制教学改革
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s)的浸润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8+T细胞和Tregs在82例乳腺癌瘤床和瘤周组织中的浸润,并与20例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浸润状况对比,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D8+T细胞和Tregs较乳腺良性肿瘤中丰富(26.53±6.39比4.05±2.04,12.49 ±5.81比0.81±1.16),乳腺癌瘤周浸润的CD8+T细胞与淋巴结转移呈明显负相关(P<0.05),瘤周浸润的Tregs与肿块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瘤周浸润的CD8+T细胞和Tregs对疾病的进展有重要影响.
薛旦旦夏添松刘晓安查小明凌立君王水肇毅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微环境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
血浆MMP-2水平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浆MMP-2水平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经病理确诊的52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2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纤维腺瘤组)血浆MMP-2的水平。乳腺癌组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新辅助化疗方案为静脉滴注表阿霉素90 mg/m^(2)、环磷酰胺600 mg/m^(2)和序贯多西他赛80 mg/m^(2),每2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8个周期。按Miller-Payne病理分级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将乳腺癌组再分为疗效一般组(34例)和疗效较好组(18例)。结果乳腺癌组血浆MMP-2水平高于纤维腺瘤组[(1.19±0.66) ng/mL vs.(0.34±0.14) ng/mL](P<0.05)。未发现乳腺癌组血浆MMP-2水平与年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肿块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关系(P>0.05)。化疗前,疗效一般组和疗效较好组MMP-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1.15±0.73) ng/mL vs.(1.28±0.50) ng/mL](P>0.05);化疗后,疗效较好组MMP-2水平低于疗效一般组[(0.55±0.39) ng/mL vs.(1.14±0.69) ng/mL](P<0.05)。结论监测血浆MMP-2水平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曾涵凌夏添松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基质金属蛋白酶2乳腺癌
一种医用乳房贴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乳房贴膜,属医疗器械领域,主要适用于乳房诊疗操作和手术中固定乳房用。它包括能覆盖在乳房上的乳房端贴膜、固定端贴膜和连接乳房端贴膜与固定端贴膜的连接带,连接带将乳房端贴膜与固定端贴膜连接成一体;在乳...
梁梦迪夏添松王水
共刺激信号B7-1的缺失促进了胃癌生成及转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共刺激信号B7-1的表达缺失对胃癌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44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中B7-1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所有癌旁胃组织都有B7-1基因的表达,而44例胃癌组织中只有8例有表达,癌旁正常胃组织与胃癌组织中B7-1基因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χ2=9.14,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35例胃癌组织中,1例有B7-1基因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9例胃癌组织中有7例检测到B7-1 mRNA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B7-1 mRNA的表达率显著降低(2χ=23.66,P<0.05)。结论:B7-1 mRNA表达缺失促进了胃癌生成及淋巴结转移。
李俊芳夏建国夏添松陈国玉
关键词:胃癌B7-1淋巴结转移
Syndecan-1表达缺失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2007年
目的:探讨Syndecan-1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将44例胃癌手术病例分为伴淋巴结转移组和不伴淋巴结转移组,以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yndecan-1的表达,并同时检测p53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所有癌旁正常组织均有Syndecan-1基因的表达,而44例胃癌组织中只有10例有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2.7%(10/44),癌旁正常组织中Syndecan-1基因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Χ^2=9.14,P〈0.05)。3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2例有Syndecan-1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7%(2/35),不伴淋巴结转移的9例胃癌组织中有8例检测到Syndecan-1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8.9%(8/9),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Syndecan-1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两组间差异明显(Χ^2=23.66,P〈0.05)。p53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Syndecan-1mRNA的表达低于p53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Χ^2=6.18,P〈0.05)。结论:Syndecan-1mRNA表达缺失促进了胃癌生成及淋巴结转移。
谭明夏建国夏添松陈国玉
关键词:胃癌SYNDECAN-1淋巴结转移
构建外科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发挥省级示范中心辐射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医患矛盾激化、教学资源匮乏的实际困境,利用当前社会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优势,探索外科实践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及应用。网络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有益补充,外科学教研室着眼于当前网络技术发达、学生电脑普及率高等优势,另辟蹊径,借助网络技术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包含虚拟手术室、立体化实验教材、"三位一体"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三方面内容。经过此平台培训,有效提高医学生外科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在连续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上取得佳绩,毕业生执业医师实践考试通过率均在80%以上。
黄华兴沈历宗肇毅徐皓史京萍凌立君秦超夏添松王巍王水
关键词:外科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来华留学生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探索与体会被引量:4
2016年
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事关国家与高校的国际形象,因此提高留学生医学教育水平刻不容缓,本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与题库、师资培养、质量监控以及全英文标准化病人培训等方面着手,全方面提高全英文教学效果和师资水平,留学生毕业回国参加生源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远超本国通过率,教学效果卓著,社会反响良好。
黄华兴黄晓嘉葛炳辰夏添松秦超沈历宗王水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外科学临床技能培训
“双一流”背景下成长导师与本科生导师的异同与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双一流”建设,以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提升科研教学水平为实施路径,核心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导师的作用,思考和探索成长导师与本科生导师的定义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讨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成长导师与本科生导师两个制度在南京医科大学的创新实践,探索一条培养医学优秀人才、提升师资水平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的新道路。
夏添松陈城甄福喜封益飞刘继永
关键词:成长导师本科生导师
协同培养医学生外科实验创新能力的研究
目的:外科实验教学在新的时代面临新的要求,培养目标变成了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方法:协同理论的应用为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协同理论,构建分层次外科实验教学新体系,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学校与医院的三...
夏添松甄福喜刘继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