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晓文

作品数:432 被引量:1,038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3篇期刊文章
  • 181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0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7篇细胞
  • 214篇干细胞
  • 180篇造血
  • 178篇造血干细胞
  • 177篇造血干
  • 163篇干细胞移植
  • 140篇白血
  • 140篇白血病
  • 136篇造血干细胞移...
  • 112篇基因
  • 105篇急性
  • 97篇异基因
  • 76篇异基因造血干...
  • 74篇细胞移植治疗
  • 71篇干细胞移植治...
  • 64篇血液
  • 60篇骨髓
  • 57篇淋巴
  • 54篇血液病
  • 51篇异基因造血干...

机构

  • 429篇苏州大学
  • 8篇卫生部
  • 6篇北京大学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苏州工业园区...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上海优卡迪生...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卫生职业...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科技部
  • 1篇泰兴市人民医...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张家港市第一...

作者

  • 430篇唐晓文
  • 389篇吴德沛
  • 324篇孙爱宁
  • 289篇仇惠英
  • 219篇金正明
  • 208篇苗瞄
  • 182篇马骁
  • 161篇韩悦
  • 99篇薛胜利
  • 95篇傅琤琤
  • 93篇何广胜
  • 84篇吴小津
  • 82篇陈苏宁
  • 81篇傅铮铮
  • 76篇王荧
  • 68篇刘跃均
  • 56篇常伟荣
  • 56篇阮长耿
  • 55篇赵晔
  • 55篇陈峰

传媒

  • 84篇中华血液学杂...
  • 16篇中国实验血液...
  • 15篇江苏医药
  • 15篇中华医学会第...
  • 13篇中华器官移植...
  • 12篇临床血液学杂...
  • 12篇2005年华...
  • 1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1篇江苏省第十七...
  • 8篇白血病.淋巴...
  • 8篇中华内科杂志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国际输血及血...
  • 5篇第四届中国医...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江苏省第十二...
  • 4篇第13届全国...
  • 3篇苏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5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16篇2018
  • 14篇2017
  • 24篇2016
  • 39篇2015
  • 16篇2014
  • 30篇2013
  • 26篇2012
  • 33篇2011
  • 17篇2010
  • 25篇2009
  • 10篇2008
  • 28篇2007
  • 13篇2006
  • 42篇2005
  • 38篇2004
4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嵌合体的动态定量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建立荧光标记的多重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 PCR)结合毛细管电泳 ,定量检测供体细胞 (DC)嵌合率的方法 ,并探讨该方法的连续定量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转归的预警作用。方法 采集 31例接受骨髓移植 (BMT)或非清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ST)患者移植前、移植后不同时段的外周血或骨髓。DNA样本用ProfilerPlus商品化试剂盒扩增后 ,用ABI 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 ,确定基因位点及峰面积 ,根据供受体基因型的差异选择嵌合率计算公式。结果  31例患者中 15例 (48.4 % )为性别相合移植 ,只能通过STR PCR进行嵌合体的定量分析 ;性别不合移植患者用STR PCR和荧光原位杂交两种方法定量测得的DC嵌合率一致 ;31对供受体中能区别出供受差别的STR位点有 6 .7(2~ 10 )个 ,所有患者均在移植后 7天 (+7天 )出现供体来源的细胞 ,BMT组 +7天、+14天和 +1个月DC中位数均明显低于NST组 ,而在移植中后期无显著性差异。 +2 1天时BMT和NST患者均达稳定嵌合 ,DC在 92 %以上 ;中位随访 17(3.5~ 2 9.0 )个月 ,2 6例患者DC≥90 % ,均获得持久植入 ,至今均为无白血病生存。另有 5例患者出现不稳定混合嵌合 (MC)状态 (DC为2 7.3%~ 6 2 .7% ) ,其中 4例复发 ,1例出现移植物被排斥。上述
唐晓文吴德沛朱子玲王玮孙爱宁仇惠英傅铮铮常伟荣阮长耿
关键词:嵌合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串联重复序列毛细管电泳骨髓移植
WT-1基因的动态定量检测在无特异性基因标志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微小残留病变监测中的价值
<正>目的:探讨无特异性基因标志白血病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WT-1基因的动态定量检测在微小残留病变监测中的价值。
唐晓文邱桥成岑建农陈子兴孙爱宁吴德沛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造血干细胞移植微小残留病变
文献传递
MDS转化的急性红白血病出现Ph染色体1例报道
目的:本文介绍了1例MDS转化的急性红白血病患者,复发后出现了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方法:对1例20岁的男性MDS-RAEB 2患者进行持续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监测。结果:患者转化为急性红细胞白血...
吴倩何广胜王荧白淑潇吴德沛孙爱宁仇惠英唐晓文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红白血病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
硼替佐米在制备治疗POEMS综合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硼替佐米在制备治疗POEMS综合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治疗POEMS综合症有效治疗药物,从而为治疗POEMS综合症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新途径——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
唐晓文吴德沛孙爱宁施晓兰薛胜利刘跃均周惠芬顾斌阮长耿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仇惠英金正明苗瞄唐晓文傅铮铮马骁韩悦何广胜陈苏宁薛胜利赵晔孙爱宁吴德沛王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DC1亚群的变化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1型(DC1)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正常人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轿.(SAA)为埘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MDS、SAA 骨髓中 Th1细胞数、DC1亚群-CD11_+CD1~a^+细胞、CD11_^+CD83^+细胞数量及比例改变;评价 CD11_+CD83^+细胞与 Th1细胞、网织红细胞(Ret)、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人比较,MDS 患者 Th1细胞及 DC1亚群均未见增高(P<0.05),CD11_+CD83^+细胞与 Th1细胞、ANC 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 Ret 呈正相关(P<0.05)。SAA 的 Th1细胞、CD11_+CD1_a^+细胞、CD11_+CD83^+细胞、CD11_+CD83^+细胞/CD11_+CD1_a^+细胞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A 患者 CD11_+CD83^+细胞数与 Th1细胞呈正相关(P<0.01),与 Ret、ANC 均呈负相关(P<0.01)MDS 的 CD11_+CD1_a^+细胞、CD11_+CD83^+细胞、CD11_+CD83^+细胞/CD1_a^+CD11_+细胞均低于 SAA(P<0.01)。结论:MDS 患者 DC1亚群处于相对静息状态.但激活 DC1可能有助于 MDS 造血恢复。MDS 和 SAA 的免疫发病机制可能不同。
何广胜苗瞄吴德沛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付铮铮韩悦马骁陈苏宁王秀丽王荧薛胜利吴晓津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及其继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临床诊断1例MM继发急性单核性细胞白血病(AML),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确诊MM后5年转化为ALL,经DVP,CVAD,HD-MTX/Arac等方案化疗后取得完全缓解,并行非清髓性骨髓移植获得成功。结论:MM在老年恶性血液病中比较常见,但易被误诊。MM继发ALL是一种罕见疾病,免疫分型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治疗效果差,如有条件,应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曹静吴小津唐晓文苗瞄吴德沛孙爱宁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不同时期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为经验性防治HSCT后感染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13年381例HSCT患者移植后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
刘雪克孙爱宁杨小飞仇惠英金正明唐晓文傅铮铮韩悦苗瞄吴德沛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特点及应用利奈唑胺抗感染疗效分析
本文探讨2005年至2008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院内感染发病特点及应用利奈唑胺抗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王秀丽金正明吴德沛孙爱宁仇惠英付铮铮何广胜唐晓文苗瞄韩悦
关键词:血液病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
文献传递
KIR2DS4基因及其变异体KIR1D对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2015年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noglobulin like receptor, KIR)属于免疫球蛋白样超家族的一系列分子,存在于人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表面。KIR包括抑制型(iKIR)和激活型受体(aKIR)。人KIR基因多态性十分丰富,目前发现的主要有15种KIR基因表达,AA和B/X两种单体型。2DS4基因是AA单体型唯一的激活性KIR基因,该基因可以在5号外显子缺失22bp片段,产生变异体KIR1D,导致了框架移位,变异体的2DS4蛋白不能锚定在细胞膜上,从而导致激活性信号不能传递。
姚遥吴小津李晓莉徐良静刘彬韩悦唐晓文傅铮铮鲍晓晶何军吴德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变异体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预后同胞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