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新斋

作品数:52 被引量:28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测定仪
  • 11篇辐射率
  • 10篇生态系统
  • 9篇比辐射率
  • 7篇土壤
  • 6篇物理性质
  • 6篇光谱
  • 6篇光谱仪
  • 6篇CERN
  • 5篇遥感
  • 5篇生态
  • 5篇热辐射
  • 5篇黑体
  • 4篇陆地生态
  • 4篇陆地生态系统
  • 3篇地表水
  • 3篇地气
  • 3篇电机
  • 3篇仪器
  • 3篇蒸发

机构

  • 5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新...
  • 4篇中国科学院亚...
  • 4篇中国科学院成...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光...

作者

  • 52篇唐新斋
  • 38篇孙晓敏
  • 33篇朱治林
  • 32篇张仁华
  • 24篇苏红波
  • 10篇何洪林
  • 10篇郭学兵
  • 10篇苏文
  • 10篇袁国富
  • 9篇田静
  • 9篇陈少辉
  • 8篇张心昱
  • 6篇吴骅
  • 6篇唐伯惠
  • 4篇何其华
  • 4篇尹春梅
  • 4篇杨永民
  • 4篇张黎
  • 4篇蒋正德
  • 4篇姜峻

传媒

  • 5篇中国科学数据...
  • 4篇中国科学(E...
  • 3篇中国科技资源...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遥感学报
  • 2篇科研信息化技...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大数据
  • 1篇数据与计算发...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模型数据融合的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研究应用
2022年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多源数据发展了生态模型数据融合方法体系,研发多尺度生态数据产品和生态数据共享、分析与模拟平台,系统评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近30年碳氮水通量的大小、趋势和年际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推动我国生态信息学领域的技术发展,深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和气候相互关系,提高我国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能力。
何洪林陈智张黎张黎何念鹏任小丽王秋凤何念鹏贾彦龙王秋凤郭学兵牛忠恩苏文张心昱唐新斋朱剑兴常清青于贵瑞
云计算环境下CNERN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构建被引量:3
2017年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各级成员单位对其类别多样、数量丰富的科技资源实行异地分布式的、"运行管理"与"开放服务"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方式。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平台的科技资源组成,然后介绍了在云计算环境下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建设流程,分析了在平台建设与运行中云计算环境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高效服务提供了解决方案,最后对该平台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郭学兵苏文唐新斋何洪林刘峰
关键词:云计算科技资源信息平台
热辐射多次反射效应测定仪及其测定方法
本发明为热辐射多次反射效应测定仪及其测定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V字型检测腔体并能够测定土壤-植被系统热辐射的多次反射效应测定仪。两个V字型腔体水平连接,构成W字型的腔体,使之可以完成三次反射功能。多个V字型腔体水...
张仁华孙晓敏朱治林唐新斋苏红波
文献传递
三维非同温表面热辐射方向性模型的室内模拟实验验证被引量:2
2000年
基于室内模拟实验,对遥感像元尺度地表热辐射方向性模型进行验证.当考虑地表像元具有明显的三维结构且像元内温度非均一时,像元辐射亮温的方向性取决于像元结构和像元组分的温差,对三维非同温表面的室内模拟和观测实验验证了基于这一思路建立的表面热辐射方向性模型.
苏红波王锦地李小文张仁华唐新斋孙晓敏
关键词:热红外遥感比辐射率
以微分热惯量为基础的地表蒸发全遥感信息模型及在甘肃沙坡头地区的验证被引量:67
2002年
首先综合回顾了目前采用的地表通量遥感方法和途径,分析了现有遥感思路中不能摆脱非遥感参数的现实和困扰,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微分热惯量为基础的地表蒸发全遥感信息模型,其思路的关键是以微分热惯量提取土壤水分可供率而独立于土壤质地、类型等局地参数;以土壤水分可供率推算波文比而摆脱气温、风速等非遥感参数,并以净辐射通量和表观热惯量对土壤热通量进行参数化.实现了以全遥感信息反演裸地蒸发(潜热通量)的目标.应用接近最高和最低地表温度出现时刻的两幅NOAA-AVHRR 5个波段的影像图和地面同步观测数据,作出了我国西北沙坡头地区的土壤蒸发的区域分布影像图.同时以同步观测的地表蒸发值对影像图对应点的输出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思路和模型的可行性,并且讨论了本模型扩展到浓密植被区所能造成的误差和进一步改进途径.
张仁华孙晓敏朱治林苏红波唐新斋
关键词:波文比土壤热通量地表通量
一种便携式比辐射率测定仪及其测定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便携式比辐射率测定仪及其测定方法。它涉及一种一种小尺寸封闭腔体并且携带方便的比辐射率测定仪。封闭腔体做成V字型结构。封闭腔体只利用天空下行辐射作为冷辐射源。采用镀金腔体可以减少非天空下行辐射的干扰。采用镀金标...
张仁华孙晓敏朱治林唐新斋苏红波
文献传递
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水化学离子特征及空间分布被引量:4
2019年
选择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中的33个陆地生态站水化学监测数据,分析了2010~2015年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地下水、静止地表水和流动地表水水化学离子特征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水中主要阴离子质量浓度为:HCO_3^-> SO_4^(2-)> Cl^-> CO_3^(2-),以HCO_3^-和SO_4^(2-)为主,在地下水、静止地表水、流动地表水中HCO_3^-和SO_4^(2-)之和分别约占阴离子总量的71. 7%、75. 3%和74. 9%;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两者之和分别约占阳离子总量的69. 7%、64. 8%和68. 9%.不同生态区域水体离子浓度和离子比例差异较大,水化学类型有地带性差异,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黄淮海平原区生态系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Na-Mg-SO4-Cl型为主,且水体矿化度较高;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Ca-SO_4-HCO_3型为主,地表水以Ca-HCO_3-SO_4型为主;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NaCa-HCO_3-Cl型为主;其它生态系统水化学类型以Ca-HCO_3型和Ca-Mg-HCO_3为主.地下水、静止地表水和流动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年际间无明显变化.
黄丽张心昱袁国富袁国富唐新斋朱治林
关键词:水化学类型主要离子
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数据产品体系
2022年
生态系统水、土、气、生要素的长期定位观测和数据积累可为生态系统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但目前国内尚未建立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数据产品体系,无法为数据产品的生产提供有效指导。首先分析了国际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数据产品体系,然后结合我国现有生态系统长期观测规范与数据资源的实际状况,基于数据产品分类、数据产品分级两个维度提出了一套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数据产品体系。该体系既能表现长期观测数据产品的内容,又能表达数据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并被应用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数据产品体系的设计。该数据产品体系具有较好的实际操作价值,对提升长期观测数据的使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苏文张黎张黎何洪林郭学兵任小丽
关键词:数据产品
新一代“生态网络云”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构建高效的信息化云平台,是实现多源异构生态大数据仓储与开放共享的重要支撑手段。【方法】结合生态大数据的演变、国家科学数据政策的影响,按照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分析了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现有信息化平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尝试采用领域驱动设计方法,开展生态科学数据汇聚微服务拆分。【结果】基于“开放汇聚、协同管理、智慧服务”理念,提出了新一代“生态网络云”大数据平台(Eco-Cloud)的总体架构设计,结合当前需求从多源数据汇交、统一存储管理、数据加工与挖掘分析、服务与展现四个层次给出了主要系统组成及其应用场景。【结论】新平台有助于推动生态科学数据多源开放汇聚、资产化管理,提升生态科学数据分析能力与共享服务水平。
唐新斋陈昕陈昕何洪林苏文郭学兵沈志宏苏文任小丽谢传节沈志宏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汇聚资源服务
基于云服务的生态台站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原有台站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云服务特点,提出一个以云服务端与本地端相结合方式构建系统的台站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信息化解决方案,构建了一个集信息发布、资源服务、系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台站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详细论述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等。该系统已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51个台站进行了应用,提高了台站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促进了台站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提升。
苏文刘昂刘峰郭学兵唐新斋何洪林
关键词:云服务科技资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