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冬梅

作品数:22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7篇学习记忆
  • 6篇七氟烷
  • 6篇氟烷
  • 4篇术后
  • 4篇记忆功能
  • 4篇海马
  • 4篇芬太尼
  • 3篇胆碱
  • 3篇新生大鼠
  • 3篇学习记忆功能
  • 3篇乙酰
  • 3篇乙酰胆碱
  • 3篇乙酰胆碱酯酶
  • 3篇镇痛
  • 3篇食管
  • 3篇食管裂孔
  • 3篇受体
  • 3篇七氟醚
  • 3篇七氟烷麻醉

机构

  • 21篇新疆维吾尔自...
  • 6篇石河子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22篇唐冬梅
  • 19篇徐桂萍
  • 5篇张永杰
  • 2篇陈晓芳
  • 2篇徐维娟
  • 2篇马雪萍
  • 2篇苏涛
  • 1篇谭杰
  • 1篇吴新华
  • 1篇杨勇
  • 1篇阿力木江
  • 1篇梅静
  • 1篇石文剑
  • 1篇赵洋
  • 1篇何亮
  • 1篇雷爵辉
  • 1篇杨毅
  • 1篇钮峥嵘
  • 1篇秦建华
  • 1篇王效德

传媒

  • 4篇国际麻醉学与...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医药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胃食管反...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肥胖与代...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2
  • 2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丙酚在肥胖症患者无痛胃镜中的应用:三种用药方式的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比较异丙酚三种用药方式在肥胖症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探讨异丙酚最佳用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90例,年龄18~50岁,体重质量指数(BMI)>35 kg/m^2,ASA分级Ⅰ~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0),三组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A组2 min后给予异丙酚2 mg/kg;B组在给于舒芬太尼的同时给于异丙酚1 mg/kg,2 min后追加1 mg/kg;C组给予舒芬太尼同时使用靶控输注(T_CI)泵维持异丙酚血浆靶浓度(Cpt)2.5μg/mL;三组均待患者入睡且睫毛反射消失后置入鼻咽通气道,由麻醉医师托起患者下颌待呼吸平稳后开始手术;若手术开始时或后续操作中有明显体动则追加异丙酚0.5 mg/kg。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睁眼时(T_2)的心率(HR)。呛咳的例数、明显呼吸抑制的例数、停止操作的例数、Ramsay镇静评分,开始时间(麻醉开始到胃镜操作开始的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认知力恢复时间和异丙酚用量(mg/kg)。结果 A组和C组T_1时点相较于T_0的HR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HR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相较于A、C两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A组相较于B、C两组术中呛咳和停止操作的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A组相较于B、C两组术中Ramsay镇静评分明显较低(P<0.05); B组相较于A组和C组的开始时间(min)、睁眼时间(min)、定向力恢复时间(min)、认知恢复时间(min)明显较短(P<0.05);B组相较于A组和C组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肥胖症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中最佳的麻醉用药方式为分次给药。
王效德潘阳阳乔南南徐桂萍唐冬梅
关键词:异丙酚无痛胃镜用药方式
突触可塑性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近年来,突触可塑性在学习记忆中所产生的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突触是神经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突触形态的改变、新的突触的形成及传递性能的建立,突触可塑性是学习与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其介导了神经兴奋性的传导,对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神经构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与学习记忆关系密切。现就突触可塑性分子机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进行综述。
张永杰唐冬梅徐桂萍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学习记忆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抑制肥胖患者气管拔管反应的最适血浆靶浓度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期瑞芬太尼持续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抑制肥胖患者气管拔管反应的最适血浆浓度。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肥胖患者70例,ASA分级Ⅰ、Ⅱ级,BMI 30~3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试验组(50例)。试验组拔管时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瑞芬太尼剂量研究,并通过Probit概率回归分析计算得出瑞芬太尼抑制拔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及其95%CI。记录试验组各浓度患者拔管时间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CI瑞芬太尼抑制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EC50为1.58μg/L(95%CI为1.40~1.81μg/L)。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1.40~1.81μg/L时拔管时间为(8.5±0.4)min,与对照组拔管时间(8.3±0.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TCI既能抑制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拔管反应,又不影响患者拔管时间的最适血浆靶浓度为1.58μg/L。
徐桂萍乔南南潘阳阳阿里木江·司马义唐冬梅
关键词: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拔管反应半数有效浓度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新生大鼠性成熟期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7d大鼠接受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后对其性成熟期(出生后55d~60d)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出生7d龄sD大鼠48只,体重12g~16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6只):3%七氟醚吸入6h组(A组)、1.5%七氟醚吸入6h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新生大鼠接受麻醉后次日(8d)每组各取8只,采用直接断头法处死,取大脑海马CAl区组织,利用比色法测定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c,AchE)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acetyhr ansferase,ChAT)的活性。剩余大鼠继续生长至性成熟期(55d~60d)时,先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结束后再测定大脑海马CA1区AchE及ChAT的活性。结果①8d时:A组及B组AchE活性分别为(0.34±0.07)U/mg和(0.33±0.07)U/mg,均较C组增加(P〈0.01);A组及B组ChAT活性分别为(81±22)U/mg和(96±29)U/mg,均较C组降低(P〈0.01)。②性成熟期时:Morris水迷宫实验中,A组和B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及穿越原平台次数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侈0.05);60d时,AchE活性、ChAT活性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7dSD大鼠接受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后可短暂性升高大脑海马CAl区AchE活性,降低ChAT活性表达,但不影响其发育至性成熟期时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唐冬梅苏涛徐桂萍陈晓芳
关键词:七氟醚新生大鼠性成熟期空间学习记忆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
不同浓度七氟烷麻醉对幼鼠学习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徐桂萍唐冬梅苏涛石文剑杨毅雷爵辉何亮
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探讨七氟烷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新生7日龄SD大鼠建立不同浓度七氟烷麻醉模型、对照组模型,分别在大鼠16-23日龄和55-62日龄用Morris水迷宫及Y迷宫测试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并...
关键词:
关键词:七氟烷麻醉动物实验临床麻醉
丙泊酚不同给药方式在输尿管支架拔除术中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三种给药方式在输尿管支架拔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输尿管支架拔除术患者210例男性,年龄18~50岁,BMI20~30 kg/m2之间,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三组患者均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μg/kg,A组2 min后匀速推注丙泊酚至患者入睡且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刻开始手术;B组在给予舒芬太尼同时给予丙泊酚1 mg/kg,2 min后追加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术。C组同时用TCI泵注丙泊酚维持在Cpt 1.5μg/mL后开始进行手术;若手术开始时或后续操作中有明显体动反应则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三组患者诱导前(T0)、手术开始前(T1)、输尿管镜入镜后(T2)和术毕(T3)时的HR、MAP,观察术中体动等反应,术毕清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 T1与T0时刻相比A组的MAP、HR波动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MAP、HR波动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动发生率A组23例、B组12例、C组11例,三组间体动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间无差异(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25例、B组13例、C组10例。三组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间无差异(P>0.05)。术毕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分次给药的用药方式在血压的影响、减少体动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单次用药。分次给药的用药方式与TCI用药方式相似,但相比TCI方式用药量更少、苏醒时间更短。
徐桂萍潘阳阳乔南南阿力木江唐冬梅
关键词:丙泊酚舒芬太尼用药方式
七氟醚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胆碱能神经元活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力、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活力的影响。方法出生7d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各16只,吸入体积分数3%七氟醚2h和6h者分别为S1和S2组,不作任何处理者为C组。于出生后第16~20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3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于吸入麻醉结束后次日(Ⅰ期)、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次日(Ⅱ期)取大鼠海马组织,比色法测定AchE和ChAT活力。结果 S1组第2~4天和S2组第2~5天逃避潜伏期较C组延长(P<0.05),S2组第4~5天逃避潜伏期较S1组延长(P<0.01);S1和S2组Ⅰ期AchE活力较C组增加、ChAT活力较C组降低(P<0.01);S2组Ⅱ期AchE活力较C组及S1组增加(P<0.05),各组间ChAT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积分数3%七氟醚通过增加海马AchE活力、降低ChAT活力而降低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吸入6h较吸入2h影响更明显。
唐冬梅陈刚张永杰徐桂萍
关键词:麻醉学习记忆功能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肥胖患者腔镜术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肥胖患者腔镜术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汉族肥胖女性患者225例,完全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DF组),每组75例。患者均行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15 min,D组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F组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 mg/kg;DF组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和氟比洛芬酯1 mg/kg。分别记录手术前(基础值,T_0)、缝皮结束时(T_1)、拔管即刻(T_2)、拔管后5 min(T_3)、10 min(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术后拔管时效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拔管时效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在T_0及T_4时的MAP、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F组T_1、T_2、T_3时MAP、心率低于F组[MAP:(91±5)mmHg比(96±5)mmHg、(93±9)mmHg比(98±11)mmHg、(93±6)mmHg比(98±6)mmHg,心率:(82±5)次/min比(85±2)次/min、(86±8)次/min比(92±6)次/min、(85±3)次/min比(87±3)次/min],T_2、T_3时MAP、心率低于D组[(99±6)、(98±9)mmHg(1 mmHg=0.133 kPa),(91±3)、(88±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能有效抑制肥胖患者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肥胖患者的苏醒质量,优于单一用药。
阿里木江.司马义徐桂萍赵晓亮唐冬梅
关键词:超前镇痛氟比洛芬酯地佐辛
新生大鼠七氟醚麻醉对发育期认知功能和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七氟醚麻醉对发育期认知功能和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出生7d的SD大鼠80只,体重12~16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6):A组和B组分别吸入3%七氟醚6h和2h;C组和D组分别吸入1.5%七氟醚6h和2h;E组只吸入氧气。待大鼠生长至断乳期(出生后16—21d)和性成熟期(出生后55~60d)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认知功能。分别于出生后21和60d水迷宫实验结束后30min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比色法测定AChE活性。结果与E组比较,A组出生后17~20d、B组和C组出生后18、19d、D组出生后18d时逃避潜伏期延长,A组出生后21d时AChE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出生后19、20d时逃避潜伏期缩短,出生后21d时海马AChE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B组和C组比较,D组出生后19、20d时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五组大鼠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出生后60d时AChE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成熟期各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大鼠接受七氟醚麻醉后,可短暂降低发育期认知功能,且与吸入浓度和时间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海马AChE活性有关。
徐桂萍唐冬梅张永杰
关键词:麻醉儿童发育乙酰胆碱酯酶海马
卤代吸入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学习记忆功能及中枢神经递质受体系统的影响
2012年
新型卤代吸入麻醉药(如七氟烷、异氟烷等)因具有麻醉效能高、可控性强、呼吸道刺激小等特点,在小儿临床麻醉中具有显著优势。婴幼儿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因此吸入麻醉药可能更易造成未成熟大脑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甚至延迟的持续性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目前关于吸入麻醉药影响发育期大脑认知功能的具体机制尚未定论。
唐冬梅徐桂萍
关键词:学习记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