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面螺旋CT间接血管成像诊断外伤后髂股静脉血栓一例
- 2001年
- 病人,男性,38岁.因车祸致伤左髂部.在当地医院清创缝合,对症治疗后出院.出院1周左右左下肢及创面感觉仍迟钝,并出现左下肢肿胀,呈进行性加重.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左下肢肿胀明显,但无凹陷性改变,左侧足背动脉搏动尚好.
- 周良平郭青徐香玖沈国强
- 关键词:髂股静脉血栓螺旋CT血管成像
- 常见肝脏肿瘤三期动态增强的CT研究
- 1999年
- 目的:探寻常见肝脏肿瘤动态增强CT的最佳扫描间期(GSI)。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肝细胞癌38例,血管瘤49例,转移瘤26例。以2.5-3ml/秒的注射速度从前臂静脉注入60%泛影葡胺90ml后20秒开始以动态程序扫描病变。以兴趣区测量肿瘤及背景肝实质的CT值。 结果:1.肝血管瘤的增强峰值最高,肝癌Ⅰ型次之,肝癌Ⅱ型及肝转移瘤较低;肝癌Ⅰ型增强达峰值时间早于肝癌Ⅱ型,肝转移瘤最迟。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肝癌Ⅰ型病变与背景肝实质较大增强密度差的时期(PNHIDI)分为两段:30-47秒及63秒至平衡期起点,肝癌Ⅱ为53秒至平衡期起点,肝血管瘤及肝转移瘤分别为26秒及51秒至平衡期起点。结论:肝癌I型的OSI为团注后30—47秒及76—108秒,肝血管瘤及肝转移瘤分别为26—75秒及57—106秒,与其PNHIDI一致,肝癌Ⅱ型的OSI为40-89秒,较其PLHIDI稍提前,以便显示反映病灶特征性血供和灌注情况的增强征象。
- 周良平沈国强
- 关键词:肝脏肿瘤动态CT
- 多层面螺旋CT胆道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胆道成像技术 (MSCTC)要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9例怀疑胆道梗阻患者 ,从周围静脉滴注 10 %胆影葡胺 10 0ml后 ,60~ 90分钟行上腹部快速容积扫描 ,利用图形工作站的后处理功能行胆道系统的三维重建 ,并将观察结果与原始横断面图像和临床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 1) 15例血清胆红素低于 2mg/dl( 3 4 μmol/L)的病例中 14例胆道强化效果良好 ,而 4例血清胆红素高于 2mg/dl的病例中 3例强化效果较差。( 2 )与横断面图像相比 ,三维图像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与病因更直观、准确 ,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发生。( 3 )Raysum技术能去除强化胆汁的掩盖 ,更清楚地显示胆道系统的细小病变。结论 MSCTC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胆道系统无创伤检查技术 ,尤其对血清胆红素低于 2mg/dl的病例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周良平郭青徐香玖米红娟沈国强
- 关键词:螺旋CT多层面螺旋CT
- 肝脏动态增强CT的研究
- 周良平沈国强徐香玖张安王爱萍
- 该研究从造影剂注射程序、常见肝脏病变最佳扫描间期的选择及常见肝脏肿瘤三期CT诊断的价值等三方面开展肝脏动态增强CT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第一时相注射速度较快的中、高流速双相注射程序能提供一个较早而高的肝实质强化峰值,同时...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脏肿瘤CT诊断
- 常见肝脏肿瘤三期CT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5
- 1999年
- 目的:评价三期动态增强CT对常见肝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重点探讨动脉期扫描的意义。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常见肝脏肿瘤113例,其中肝细胞癌38例,肝血管瘤49例,肝转移瘤26例。分别以2.5~3ml/秒的流速从前臂静脉注入60%泛影葡胺100ml后20秒开始以动态程序扫描病变区。以兴趣区测量大血管、背景肝实质及肿瘤的强化CT值。观察动脉期(26~38秒),门静脉期(64~76秒)及平衡期(300~360秒)肿瘤的强化特征,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肝细胞癌的增强特征为:动脉期多表现为不同形式的高密度强化(占71%),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多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低密度强化(分别占68%及81%);(2)肝血管瘤大多三期均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血管密度强化(分别占71%、78%及73%);(3)肝转移瘤的增强特征有二点:一是大多三期均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低密度强化(分别占77%、73%及77%),二是动脉期及门静脉期以不同密度的环形强化为主(占62%);(4)动脉期与门脉期强化密度的差异在肝细胞癌组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肝血管瘤及转移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三期CT对肝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周良平沈国强
- 关键词:肝肿瘤CT
- 螺旋CT下肢深静脉间接血管成像合理延迟时间的选择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下肢深静脉间接血管成像合理的延迟时间。材料与方法:51例无心脏及下肢血管病变者,以3ml?s注射速率从周围静脉注入100mlOmnipaque300,在行增强扫描或血管成像后于大转子水平行同层动态扫描,每隔30秒扫描1次,连续扫描10次。测量每一层面股动脉和股静脉的强化CT值,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股静脉的强化峰值为54~83Hu,平均67.7Hu;92%(46?51)股静脉的强化峰值大于60Hu。股静脉强化达峰值时间差异较大,为126~263秒,平均178.6秒。在180秒时间段股静脉平均强化CT值为63.1Hu,88%(45?51)股静脉的强化CT值超过其峰值的90%;在150秒及210秒时间段股静脉平均强化CT值分别为58.3Hu和59.4Hu,92%(47?51)和96%(49?51)股静脉的强化CT值超过其峰值的80%。结论:①150~210秒以峰值180秒为中心1分钟的时间段为ISCTV检查的适当扫描时间;②在扫描范围较长,1分钟的扫描时间无法完成ISCTV扫描时,扫描时间以向后延伸为宜。
- 周良平郭青徐香玖黄刚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
- 肝脏增强CT技术的进展
- 1998年
- 增强CT是肝脏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增强技术参数的选择是决定增强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七十年代末以来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及发展。分别总结三个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 周良平
- 关键词:肝疾病CT
- 多层面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技术的研究——造影剂量及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评价造影剂量及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对多层面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效果的影响。材料与方法:40名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从周围静脉注入Omnipaque300100ml、100ml和75ml。第一组以固定时间间隔扫描,第二组及第三组以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启动扫描。以腹主动脉增强值超过150Hu为动脉期开始,肝实质增强值大于20Hu为动脉期结束。结果:①第一组中5例(45%)动脉期扫描序列未处于其最佳扫描间期,第二组为2例(13%),第三组为1例(8%);②第一组中2例(18%)肝实质强化峰值未包括在其门静脉期扫描序列中,2例(18%)强化峰值位于扫描序列的末期,而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强化峰值均位于其扫描序列的中心层面;③各组间主动脉及肝实质增强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能更准确确定动脉期的起点;②75ml的造影剂量能够满足多层面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的要求。
- 周良平郭青徐香玖沈国强
- 关键词:肝疾病造影剂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