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世伟

作品数:61 被引量:63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农业科学
  • 1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土壤
  • 16篇催化
  • 11篇降解
  • 8篇氯酚
  • 8篇红壤
  • 7篇污染
  • 6篇加氢
  • 6篇CP
  • 5篇施肥
  • 5篇长期施肥
  • 4篇典型土壤
  • 4篇藻毒素
  • 4篇土壤酸化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微囊藻
  • 4篇微囊藻毒素
  • 4篇磷酸盐
  • 4篇类化合物
  • 4篇化合物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烟...
  • 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烟台大学
  • 4篇贵州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作者

  • 61篇周世伟
  • 21篇夏传海
  • 20篇徐明岗
  • 17篇杨翠云
  • 17篇刘苏静
  • 9篇马宣宣
  • 8篇薛朋
  • 7篇周昊
  • 6篇刘琪
  • 4篇刘永定
  • 4篇徐金光
  • 4篇张华
  • 3篇李璐璐
  • 3篇郭淑政
  • 3篇孙楠
  • 3篇王小利
  • 3篇陈苗苗
  • 3篇徐绍辉
  • 2篇文石林
  • 2篇翟新磊

传媒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土壤学报
  • 3篇第六届全国环...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土壤
  • 2篇环境化学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第六届全国环...
  • 2篇第五届全国环...
  • 2篇第六届海峡两...
  • 2篇第七届全国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3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铝模块消解仪加热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被引量:8
2016年
铝模块消解仪加热法替代油浴加热消解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通过优化消解仪的消解温度、加热时间等实验,确定消解仪温度220℃(沸腾时消化管内溶液温度约为170℃),沸腾时间12 min(消解时间约为22 min)为铝模块消解仪的最佳有机质测定条件。使用该方法测定的土壤标准样品的有机质含量均在误差允许范围以内,消解样品有机质回收率达99.98%,校正系数为1.00。同时用我国长期定位试验典型土壤进行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测试,样品有机质测定结果标准偏差为0.06-0.78,变异系数为0.30%-4.11%,符合测定要求。与经典油浴加热方法相比,该方法温度易控制、操作简单、安全,可降低环境污染;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要求,值得推广。
徐虎申华平周世伟王小利孙楠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一种苯并异噻唑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抑制剂,具体的说是一种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应用。所述苯并异噻唑酮类化合物或苯并异噻唑酮类化合物与树脂混合作为海洋防污剂。本发明N-酰基取代苯并异噻唑酮衍生可有效地作为对抗水生附着生物体的防污剂,可用...
夏传海马宣宣周世伟杨翠云刘苏静
“石灰类物质+有机肥”改良酸化土壤的精准配比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灰类物质+有机肥”改良酸化土壤的精准配比方法,包括:(1)分别计算常用的石灰类物质和有机肥的碳酸钙当量;(2)测试待改良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根据pH值、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计算石...
徐明岗周海燕李聪平李荣张才贵赵会玉周世伟顾朝令
微囊藻毒素对微生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微囊藻毒素是一类由蓝藻产生的具有肝毒性的环状肽类化合物,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也是蓝藻水华污染过程中产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论文根据微囊藻毒素对微生物(包括微型浮游植物、细菌、真菌)生态毒理学效应最新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产生、理化性质以及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并对此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杨翠云刘苏静周世伟夏传海刘永定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微生物生态毒理
4-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正>氯酚类化合物由于本身的芳环结构以及取代基氯原子的存在,性质稳定,同时氯原子抑制苯环裂解酶的活性,从而增加了氯酚的抗降解能力。此外,氯酚类污染物大多具有生物毒性和"三致"效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危害。本文...
金鑫刘苏静周世伟夏传海
文献传递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对三角褐指藻的抑制效应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及其类似物X(N-丙酰基-1,2-苯并异噻唑啉酮-3-酮)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抑制效应.根据藻细胞生长、比生长速率、藻细胞密度比、藻细胞内色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所设定的浓度(0-3mg/L)范围内,BIT和X在高浓度下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增加细胞生长的延滞期,但在低浓度下不明显,BIT的抑制效应优于X,但BIT和X的这种抑制作用均会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藻细胞逐渐恢复快速增殖.根据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获得的BIT和X对藻的96h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95mg/L(R^2=0.988,P=0.0013)和3.26mg/L(R^2=0.908,P=0.0279),EC50值的大小进一步说明BIT比X对三角褐指藻的抑制作用强.
杨翠云夏传海刘苏静周世伟
关键词:异噻唑啉酮三角褐指藻比生长速率
金矿污染河流的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9
2015年
金矿开采导致严重的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金矿开采区河道32个采样点的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水样的溶解态及颗粒态重金属(As、Pb、Cd、Cr、Cu、Zn)组成;通过分步化学提取法研究了各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形态组成,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水体中Cu、Zn、As主要以溶解态存在,Pb、Cr、Cd以颗粒态为主。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主要受点源污染排放影响。沉积物中,Cd浓度较低;As、Zn主要以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Pb、Cr、Cu以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结合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Cd和Cu为主要的风险元素。
于靖张华蔡永兵周世伟
关键词:金矿开采重金属形态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
鼠尾藻和鸭毛藻水提液对三角褐指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调查了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和鸭毛藻Symphyocladia latiuscula水提液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海藻水提液明显抑制三角褐指藻生长,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来自藻体活性物质(化感物质);鼠尾藻和鸭毛藻的化感物质既溶于水也溶于乙醇,随时间可能被三角褐指藻消耗尽或发生降解,因而抑制作用减弱以至消失,最大抑制发生在接种4d。鼠尾藻和鸭毛藻水提液抑制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96h)分别为4.37g·L-1和3.59g·L-1,暗示三角褐指藻对鸭毛藻水提液抑制的反应更敏感。
周世伟刘苏静杨翠云夏传海
关键词:海藻水提液化感作用
胶东半岛果园土壤重金属累积特证研究
通过对胶东半岛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分析,探讨了土壤污染机制,并指出胶东半岛北部果园表层土壤存在不同程度酸化和重金属累积,种植年限长的老果园亚表层土壤酸化较表层土壤更为严重,导致根层土壤Cd和Pb的活化。因此,重视老果园亚表层...
李连祯周世伟涂晨
关键词:果园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污染控制胶东半岛
文献传递
铝铁柱撑粘土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4-CP的研究
过渡金属柱撑粘土具有价格低廉,结构可控,催化效率高,适用的PH范围广,活性组分不易流失等优点,因此在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中常用作酸性催化材料,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化合物的降解。本文利用共聚法制备了铝铁柱撑粘土催化剂,并采用...
薛朋周世伟周昊李晓强夏传海
关键词:催化剂共聚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