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震宇

作品数:35 被引量:353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科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功能性消化不...
  • 8篇仁术
  • 7篇脂肪
  • 7篇酒精
  • 7篇酒精性
  • 7篇健脾
  • 7篇非酒精性
  • 7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易激综合征
  • 6篇脂肪肝
  • 6篇综合征
  • 6篇腹泻型
  • 6篇腹泻型肠易激...
  • 6篇肠易激
  • 5篇疏肝
  • 5篇疏肝健脾
  • 5篇疏肝健脾方
  • 5篇中医
  • 5篇胃排空
  • 5篇健脾方

机构

  • 3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8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市中医研...
  • 2篇解放军第25...
  • 2篇南京海思创新...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5篇吴震宇
  • 31篇张声生
  • 18篇汪正芳
  • 12篇卢小芳
  • 10篇王佳佳
  • 9篇郭前坤
  • 9篇李培彩
  • 8篇赵鲁卿
  • 8篇陈剑明
  • 7篇李晓玲
  • 6篇杨成
  • 5篇高月
  • 5篇马增春
  • 5篇常雄飞
  • 4篇张恒钰
  • 3篇李萍
  • 3篇李琳
  • 3篇杨雪
  • 2篇郁强
  • 2篇吴兵

传媒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北京中医药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天津中医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顺应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胃顺应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实验: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幼年期碘乙酰胺灌胃联合成年期夹尾应激刺激制造FD动物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对应剂量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灌胃,持续7 d。检测3 h进食量,并应用电子恒压器对各组大鼠进行胃顺应性检测。离体实验:制备大鼠近端胃体离体肌条标本,检测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大鼠近端胃体肌条张力的影响。结果在体实验:模型组大鼠3 h进食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3 h进食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胃顺应性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顺应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离体实验:300、3000、6000μg/mL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可显著降低大鼠近端胃体肌条张力,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可部分抑制其对平滑肌张力的降低作用。结论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可改善FD大鼠胃顺应性,通过调节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进而降低近端胃体平滑肌张力,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吴震宇卢小芳张声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碘乙酰胺灌胃联合夹尾应激诱导大鼠FD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采用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IA)灌胃刺激联合夹尾应激法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18只10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和模型组(9只)。正常组大鼠每只给予2%蔗糖溶液0.2ml/d灌胃,持续6d;模型组大鼠每只给予0.1%的碘乙酰胺与2%蔗糖的混合液0.2ml/d灌胃,持续6d。灌胃结束后各组大鼠正常饲养至7周龄,7周龄起以郭氏夹尾刺激法对模型组大鼠刺激1周,正常组不予任何干预,直至大鼠8周龄。大鼠8周龄时检测大鼠胃敏感性(以胃扩张刺激时大鼠颈斜方肌肌电均方根变化率为评价指标)及顺应性(以胃扩张刺激时大鼠胃内球囊容积/压力为评价指标),并于术后第二天检测各组大鼠3h摄食量及胃排空率。[结果]在IA灌胃期间(大鼠10日龄至15日龄),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大鼠7周龄时,各组大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7周龄开始予夹尾刺激1周后(大鼠8周龄),模型组大鼠体重较正常组显著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8周龄时胃敏感性及顺应性检测结果显示:在胃内球囊压力为40-60mmHg时,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较,颈斜方肌肌电均方根变化率显著升高(P<0.05),胃顺应性显著降低(P<0.05)。胃排空率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较正常组大鼠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IA灌胃法与夹尾应激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FD大鼠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FD的临床症状及内脏高敏感、胃顺应性降低、胃排空延缓等病理状态。
吴震宇张声生李培彩卢小芳汪正芳王佳佳李晓玲
关键词:内脏敏感性胃排空率
从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探讨及三七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从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理论探讨,并研究常用活血化瘀药物三七主要成分三七总皂苷是否能够对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起到保护作用,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1、理论探讨:通过对中医文献...
吴震宇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从瘀论治三七总皂苷
文献传递
仁术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功能及Ghrelin、5-HT、CGRP的影响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研究仁术健脾理气方对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IA)诱导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功能及胃促生长素(Ghrelin)、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初步探讨仁术健脾理气方治疗FD的机制。[方法]雄性10日龄SD幼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0只)和造模组(70只)。采用0.1%IA灌胃诱导大鼠FD模型。大鼠8周龄时进行模型评定,将造模成功的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中药低剂量组(10只)、中药中剂量组(10只)、中药高剂量组(10只)和阳性药组(10只)5组。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1ml/100g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含量0.477 5g/ml、0.955 5g/ml、1.911g/ml的中药煎剂1ml/100g灌胃,阳性药组给予0.3mg/ml多潘立酮溶液1ml/100g灌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胃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血清中Ghrelin、5-HT、CGRP的含量。[结果]胃排空结果显示,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3h摄食量和胃排空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3h后胃内食物残余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学结果显示,中药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组FD大鼠血清中Ghrelin和5-HT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升高(均P<0.05),且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组FD大鼠血清中CGRP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均P<0.05),且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仁术健脾理气方对IA诱导的FD大鼠具有加快胃排空、降低胃肠感觉过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外周血Ghrelin、5-HT含量升高、CGRP含量降低有关。
李晓玲张声生杨成汪正芳吴震宇储益平熊鹰孙晓玮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胃促生长素
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香砂六君丸组、吗丁啉组,每组各12只.各药物治疗组...
王佳佳张声生吴震宇卢小芳李培彩赵鲁卿常雄飞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多巴胺信号通路离子转运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多巴胺信号通路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影响,旨在探讨疏肝健脾方对IBS-D的疗效机制。[方法]将体质量180~2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和疏肝健脾方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2组进行造模;采用体外短路电流测量技术测定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的短路电流变化。[结果]3组大鼠在基础电流、基础电压及跨上皮电阻三项电参数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DA)引起的最大短路电流下降值(△Isc),疏肝健脾方治疗组较IBS-D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将Cl-,HCO3-,Cl-/HCO3-从K-HS液中替代后,3组大鼠的△Isc均减小但3组间△I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非选择性Cl-通道阻断剂glibenclamide、DPC阻断顶膜侧Cl-转运后,3组大鼠的△Isc均减小但3组间△I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上皮Na+通道阻断剂Amiloride阻断顶膜侧的Na+转运后、非选择性K+通道阻断剂Ba2+阻断顶膜侧K+转运后,3组大鼠的△Isc均基本不受影响,疏肝健脾方治疗组较IBS-D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采用抑制剂Bumitanide抑制黏膜基底侧Na+-K+-2Cl-共转运体的离子、抑制剂SITS抑制黏膜基底侧Cl-/HCO3-转运后,3组大鼠的△Isc均减小但3组间△I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对IBS-D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发挥与其对大鼠结肠黏膜多巴胺通路相关的Cl-及HCO3-转运的调节作用有关,这一过程主要由结肠黏膜顶膜侧Cl-通道,基底膜侧阴离子交换体及Na+-K+-2Cl-共转运体等膜通道蛋白共同介导。
张声生郭前坤汪正芳陈剑明吴震宇李萍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疏肝健脾方多巴胺
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被引量:11
2015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一组目前尚无器质性原因可究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消化不良症候群.根据其症状表现不同,归属于中医"胃痞"、"胃脘痛"等范畴.目前FD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各异,本文主要从建立与评价两方面综述现有的FD动物模型.
吴震宇张声生张恒玉杨雪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
大肠息肉患者442例病证分布特点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442例大肠息肉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的442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临床资料,研究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442例大肠息肉患者男女比例约1.35∶1;60岁以上者占49.77%(220/442);32.50%(337/1 037)的息肉位于乙状结肠;管状腺瘤占腺瘤性息肉的91.42%(725/793)。60岁以上患者有93.6%(206/220)患有腺瘤性息肉,显著多于60岁以下患者(86.0%,191/222)(P<0.01)。气滞血瘀(145例)、大肠湿热(104例)、脾虚湿蕴(52例)及痰瘀互结(43例)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型,大肠湿热证在男性患者中的比例(27.2%,69/254)显著高于其在女性患者中的比例(18.6%,35/188)(P<0.05)。结论:大肠息肉好发于60岁以上者;男性多于女性;乙状结肠是最好发部位;管状腺瘤为最常见病理类型;60岁以上者腺瘤性息肉更多见;气滞血瘀、大肠湿热、脾虚湿蕴及痰瘀互结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型,大肠湿热证在男性患者中的分布比例高于女性。
吴震宇张声生
关键词:大肠息肉流行病学中医证型
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平滑肌收缩反应及胃促生长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研究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雄性10日龄SD幼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20只)。采用0.1%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IA)灌胃联合夹尾刺激法诱导大鼠FD模型。大鼠8周龄时进行模型评定,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枳术丸组(10只)。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枳术丸组给予枳术丸煎剂(2 mL/100 g)灌胃,持续7日。采用Power 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离体大鼠胃体纵行平滑肌条的收缩活动,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rnistry,IHC)技术检测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在FD大鼠胃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肌条收缩平均频率和振幅变化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和IHC结果显示模型组GHSR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枳术丸组大鼠胃肌条收缩平均频率和振幅变化率增高(P<0.05),Western blot和IHC结果显示枳术丸组GHSR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结论枳术丸对IA灌胃联合夹尾刺激法诱导的FD大鼠具有促进胃动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HSR蛋白表达有关。
李晓玲张声生杨成汪正芳吴震宇郁强常洁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枳术丸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5-HT),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5-羟色胺4受体(5-HT4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和疏肝健脾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使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D-IB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予生理盐水、得舒特、疏肝健脾方灌胃2周。取大鼠结肠黏膜,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HT,免疫组化法检测5-HT3R及5-HT4R的表达。结果疏肝健脾方可以明显降低D-IBS大鼠粪便含水量(P<0.01);疏肝健脾方可以明显增加D-IBS大鼠的最小容量阈值(P<0.01);疏肝健脾方可以降低D-IBS大鼠结肠黏膜5-HT和5-HT3R的表达(P<0.01),升高5-HT4R的表达(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对D-IB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结肠5-HT及其受体,减弱神经元兴奋性、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敏感而达到的。
汪正芳郭前坤张声生赵鲁卿杨成李晓玲吴震宇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疏肝健脾方5-羟色胺5-HT3受体5-HT4受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