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娟

作品数:59 被引量:385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7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成藏
  • 21篇油气
  • 19篇盆地
  • 13篇凹陷
  • 11篇油气成藏
  • 11篇四川盆地
  • 11篇流体
  • 10篇灯影组
  • 9篇页岩
  • 8篇震旦
  • 8篇震旦系
  • 8篇震旦系灯影组
  • 8篇成藏过程
  • 7篇地质
  • 7篇流体活动
  • 7篇包裹体
  • 7篇成藏模式
  • 6篇页岩气
  • 6篇下寒武统
  • 6篇寒武统

机构

  • 4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
  • 9篇西华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中国石化
  • 6篇中国石油西南...
  • 6篇中海石油(中...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南石油局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贵州省煤田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图宾根大学
  • 1篇四川长宁天然...

作者

  • 59篇吴娟
  • 29篇邓宾
  • 24篇刘树根
  • 15篇孙玮
  • 13篇叶加仁
  • 10篇宋金民
  • 8篇叶玥豪
  • 5篇田艳红
  • 5篇康建云
  • 5篇王国芝
  • 5篇焦堃
  • 4篇李智武
  • 4篇王修平
  • 3篇姜华
  • 3篇龙翼
  • 3篇刘文平
  • 3篇罗超
  • 3篇姜磊
  • 3篇王晨霞
  • 2篇李金玺

传媒

  • 5篇天然气工业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地球科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海洋石油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年份

  • 5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绵阳-长宁拉张槽中段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裂缝脉体特征及古流体活动过程被引量:3
2023年
四川盆地绵阳-长宁拉张槽及周缘沉积了巨厚的筇竹寺组黑色页岩,是未来深层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以拉张槽中段及周缘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裂缝脉体中赋存的古流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和薄片观察了裂缝脉体的发育特征,通过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了古流体的来源及成因,利用盆地数值模拟恢复了地层压力演化过程,进而探讨了筇竹寺组页岩气的保存条件。结果显示:绵阳-长宁拉张槽内的GS17井和拉张槽东侧的MX9井筇竹寺组页岩裂缝脉体相对不发育,拉张槽西侧W201井发育多组顺层缝和高角度裂缝,被早期方解石和晚期鞍状白云石、重晶石、石英等矿物充填;碳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成脉流体与热液和有机质脱羧作用有关;拉张槽内及东侧高石梯-磨溪地区筇竹寺组由于原油裂解发育强超压并保存至今,而拉张槽西侧的威远构造虽然也曾经发育过超压,但在晚期构造运动中发生了泄压作用。相较于拉张槽内和高石梯-磨溪地区,威远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的晚期保存条件相对苛刻,需要重点关注局部超压发育区。
陈丽清吴娟何一凡蒋前前吴伟罗超杜国正
关键词:古流体
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及成藏模式被引量:1
2013年
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是江汉盆地油气勘探与研究的重点,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对其油气成藏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制约了勘探的进程。运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的成藏动力系统进行研究和划分。以构造—沉积演化的阶段性与旋回性为基础,结合生储盖组合、地层压力系统、油源特征和封闭程度将研究区潜江组划分为底部自源超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子系统、下部混源超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子系统、中部混源弱超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子系统和上部他源常压半开放成藏动力子系统。总结出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的3种成藏模式,分别为自源—砂体—侧向成藏模式、混源—断层—砂体—垂向—侧向成藏模式和他源—断层—砂体—垂向—侧向成藏模式。
吴娟叶加仁康建云
关键词:成藏动力系统子系统成藏模式潜江组潜江凹陷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过程研究
四川盆地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含油气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构造变动和多期成盆演化,深层碳酸盐岩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资源。川中地区经过60 余年的油气勘探后,磨溪区块寒武系龙王庙组发现了目前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
吴娟刘树根王国芝孙玮宋金民
关键词:成藏期次成藏过程
震旦系灯影组核形石白云岩成因机制及其意义:以柳湾剖面为例
2023年
震旦系灯影组核形石白云岩作为典型的前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是我国古老深层油气勘探的岩石类型之一.核形石成因模式的研究,对研究古水体、恢复古环境及其成储模式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核形石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将灯影组核形石分为6类,结合岩石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手段,开展了四川盆地北缘核形石分布特征和沉积过程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灯影组二段核形石发育于潮下带-潮间坪环境下,水动力和微生物条件的差异影响着微生物生长、自身钙化作用、微生物膜粘结和捕获作用、化学沉淀作用4种核形石纹层形成机理;进一步体现在水动力条件控制着核形石纹层发育厚度、形态特征和伴生岩石类型,而微生物活动习性控制影响着核形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分异特征:贫藻纹层较富藻纹层有较高的Fe/Mn比、实体藻较非实体藻有较高Cu/Zn比,纹层稀土元素富集度一般低于核心.综上所述,灯二段核形石的形成存在4种机理,且它们被海平面变化下的微生物和水动力条件联合控制.
田腾振李泽奇鲁鹏达张航吴娟孙玮刘树根何若玮张洁伟邓宾
关键词:核形石灯影组岩石学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缘旺苍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裂缝脉体发育特征及意义
2023年
通过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岩石地球化学测试以及盆地数值模拟等,对四川盆地米仓山前缘旺苍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脉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判别了沉积期的流体活动期次和流体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旺苍地区筇竹寺组发育2期方解石脉体和1期石英脉体,石英脉体的形成晚于方解石脉体,第一期方解石脉体形成于早志留世,成脉流体主要为层内地层水,受少量大气淡水和海水影响,与液态烃类流体一起充注,均一温度为83.1~136.2℃,盐度为0.4%~12.2%;第二期方解石脉体形成于早侏罗世,成脉流体为层内地层水,与液态烃类和高密度气相甲烷混合充注,均一温度为140.2~185.4℃,盐度为5.7%~17.3%;石英脉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成脉流体为筇竹寺组硅质流体,与高密度气相甲烷一起充注,均一温度为162.1℃,盐度为13.8%。(2)研究区筇竹寺组方解石脉体样品的δ^(18)O_(PDB)值为-14.95‰~-9.17‰,绝大部分方解石脉体实测δ^(18)O_(PDB)值均小于早寒武世全球海水的平均值,其负偏移特征受控于成脉流体温度和δ^(18)O丰度。方解石脉体和围岩中稀土元素富集,二者均具有Eu正异常和Ce无异常,流体来源于层内地层水。(3)研究区筇竹寺组受外源流体影响较小,节理和裂缝发育,并不沟通上下地层,有利于山前带筇竹寺组页岩气的聚集与封闭保存。
魏全超李小佳李峰郝景宇邓双林吴娟邓宾王道军
关键词:流体活动流体包裹体下寒武统四川盆地
盐湖盆地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及其意义——以东濮凹陷为例
2009年
根据高精度层序地层高频沉积旋回、泥岩欠压实、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封闭条件和盐湖盆地地层发育差异性特征,将东濮凹陷古近系—第四系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即顶部它源常压开放成藏动力学系统、上部混源常压开放成藏动力学系统、中部混合源弱超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下部自源超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底部自源超压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其中下部成藏动力学系统是东濮凹陷最重要的油气系统。这种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划分对指导东濮凹陷的盐湖盆地油气勘探,寻找隐蔽性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类似盆地勘探与研究提供了借鉴模式。
唐文旭叶加仁吴娟胡玉杰
关键词:盐湖盆地勘探思路
传播学角度的网络暴力研究
作为“第四媒体”,网络以它的开放性、信息海量性、互动性、多媒体性等成为受众最欢迎的媒体。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进入了网络世界,每天上网工作、学习和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习惯。与此同时,网络社会也出现了一系列...
吴娟
关键词: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传播学道德审判网络文化建设
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过程和特征——以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为例被引量:19
2017年
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埃迪卡拉系)灯影组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油气产层,勘探历史超过50年。其有效烃源岩主要是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储集层主要为灯影组微生物白云岩与受桐湾运动影响形成的风化壳储集层,直接盖层为筇竹寺组泥岩;生储盖组合从层位上来讲主要是上(新)生下(老)储顶盖型,从空间分布来讲主要是旁生侧储顶盖型。其油气成藏过程为"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耦合,生烃中心生成的油气运移至古构造形成古油藏(生气中心),古油藏内石油深埋裂解形成古气藏(储气中心),受盆地内晚期快速隆升和盆缘造山带影响,灯影组古气藏内的天然气沿灯影组顶不整合面再次发生长距离运移调整成藏或破坏,形成现今天然气藏(保气中心)。灯影组天然气成藏或破坏有5种模式,即高石梯型、威远型、通南巴型、焦石坝型和丁山-林滩场型。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的长期勘探和深入研究揭示出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是:(1)烃源岩生物类型低等化和有机质高演化;(2)储集层成岩强度大、演化时间长,趋于致密化,上覆负荷作用可能导致深层储集层质量变差;(3)油气成藏过程具烃态(固、液、气)转变和多阶段性,油气分布具有突出的差异性和多因素联控;(4)油气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因素是烃源充足、保存条件佳和构造稳定。
孙玮刘树根宋金民邓宾王国芝吴娟焦堃李金玺叶玥豪李智武李泽奇
关键词:叠合盆地埃迪卡拉系灯影组成藏过程
青藏高原东缘峨眉山新生代加速抬升剥蚀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通过峨眉山基底卷入构造带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锆石(U-Th)/He)研究,结合典型构造-热结构特征诠释峨眉山晚中-新生代冲断扩展变形与热年代学耦合性.峨眉山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锆石(U-Th)/He(ZHe)年龄值分别为4~30Ma和16~118Ma.ZHe年龄与海拔高程关系揭示出ZHe系统抬升剥蚀残存的部分滞留带(PRZ).低温热年代学年龄与峨眉山构造分带性具有明显相关性特征:万年寺逆断层上盘基底卷入构造带AFT年龄普遍小于10Ma,万年寺逆断层下盘扩展变形带AFT年龄普遍大于10 Ma;且空间上AFT年龄与断裂带具有明显相关性,它揭示出峨眉山扩展变形带中新世晚期以来断层冲断缩短构造活动.低温热年代学热史模拟揭示峨眉山构造带晚白垩世以来的多阶段性加速抬升剥蚀过程,基底卷入构造带岩石隆升幅度大约达到7~8km,渐新世以来抬升剥蚀速率达0.2~0.4mm·a-1,其新生代多阶段性构造隆升动力学与青藏高原多板块间碰撞过程及其始新世大规模物质东向扩展过程密切相关.
周政吴娟王国芝邓江红邓斌罗强姜磊刘树根邓宾
关键词:低温热年代学青藏高原东缘
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研究进展——以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层系为例被引量:34
2021年
孔隙结构对于深层页岩气储层中异常高压的保持乃至页岩气的保存与富集均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是事关深层页岩气能否保存与富集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此,通过调研和分析国外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对比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页岩孔隙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的非均质性和连通性,进一步明确了超压对深层页岩油气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典型深层、超深层页岩中的微孔段、介孔—大孔段孔隙具有多重分形的特征,多重分形谱相关参数α5--α5+值与多重分形维数相关参数H指数分别对深层页岩储层孔隙的非均质性及连通性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②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页岩储层孔隙的连通性、非均质性与埋藏深度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受页岩总有机碳含量、矿物含量、有机质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则较大;③高上覆地层压力所带来的机械压实作用对超深层页岩的影响显著,但其对深层页岩的孔径、孔隙形态等参数以及介孔体积/微孔体积、介孔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等特征比值的影响则较为有限;④页岩层系超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上覆地层压力对孔隙(特别是微孔)的机械压实作用,可以延缓甚至改变孔隙度随埋藏深度加深而下降以及孔隙形状系数随埋藏深度加深而减小的趋势,对于页岩气的保存与富集具有积极意义;⑤深层页岩中固体沥青孔隙形状系数与其所处封闭流体系统超压特征具有中度相关性。
刘树根刘树根焦堃张金川叶玥豪邓宾邓宾冉波李智武吴娟李金玺刘文平
关键词:储集层孔隙演化四川盆地下古生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