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文河

作品数:142 被引量:88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9篇马铃薯
  • 26篇倍体
  • 25篇二倍体
  • 23篇块茎
  • 18篇性状
  • 18篇二倍体马铃薯
  • 13篇晚疫病
  • 12篇大豆
  • 11篇育种
  • 10篇栽培
  • 10篇胁迫
  • 9篇杂交
  • 9篇生种
  • 9篇种薯
  • 8篇杂种
  • 8篇薯块
  • 7篇淀粉
  • 7篇农艺
  • 7篇农艺性
  • 7篇农艺性状

机构

  • 138篇东北农业大学
  • 38篇黑龙江省农业...
  • 7篇黑龙江八一农...
  • 7篇江西省农业科...
  • 4篇哈尔滨学院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东北农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大兴安岭地区...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安顺学院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42篇吕文河
  • 45篇白雅梅
  • 36篇陈伊里
  • 25篇王凤义
  • 25篇李文霞
  • 25篇秦昕
  • 21篇田兴亚
  • 18篇石瑛
  • 16篇李勇
  • 16篇吕典秋
  • 14篇金光辉
  • 11篇邱彩玲
  • 9篇卢翠华
  • 9篇张景云
  • 9篇李文滨
  • 8篇宿飞飞
  • 8篇刘尚武
  • 8篇宁海龙
  • 7篇白艳菊
  • 7篇缪南生

传媒

  • 37篇中国马铃薯
  • 23篇马铃薯杂志
  • 15篇东北农业大学...
  • 7篇作物杂志
  • 4篇核农学报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蔬菜
  • 3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大豆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中国马铃薯学...
  • 1篇东北农学院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铃薯环腐病
1998年
吕文河
关键词: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1996年
马铃薯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双宝,吕文河(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1前言生物工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植物的外源基因转化已经开始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这一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补充.据1993年10月...
双宝吕文河
关键词:马铃薯基因转化生物技术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药剂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菌落直径法对2008年黑龙江省4个地区53株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甲霜灵药剂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中对甲霜灵药剂具有抗药性的菌株占很大比重,但是区域间抗药菌株的出现频率具有很大差异,其中牡丹江、哈尔滨地区抗药菌株达到了100%,海伦的抗药菌株为23.08%,加格达奇没有出现抗药菌株。本研究对在黑龙江省科学合理地使用苯基酰胺类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重要意义。
孙秀梅马颜亮白雅梅文景芝金光辉吕文河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甲霜灵敏感性
马铃薯块茎直链淀粉含量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为研究不同测定方法对马铃薯块茎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采用单一曲线法、双波长法和混合曲线法(对照)测定马铃薯品种‘克新22号’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单一曲线法测定结果偏高,与标准方法测定值比较差异显著;双波长法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值差异不显著,且变异系数小,回收率好。因此,除国家标准方法之外,双波长法也适合测定马铃薯块茎直链淀粉含量。这一研究结论将为选择合适的马铃薯块茎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提供进一步支持。
杨焕春李勇吕文河杜英秋单宏孔保华
关键词:马铃薯直链淀粉双波长法
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5
1995年
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张培英,吕文河,孙丽,陈伊里,肖增宽(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1前言马铃薯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品,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在块茎中是以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氧化型(脱氢抗坏血酸)两种形式存在的...
张培英吕文河孙丽陈伊里肖增宽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维生素C
马铃薯S病毒RT-qPCR通用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为实现准确和快速鉴定PVS及其株系,明确PVS在马铃薯叶片、叶柄、茎、根和休眠块茎中含量以筛选适合的检测部位,设计PVS通用简并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体系,分析熔解曲线鉴定PVS^(O)和PVS^(A)株系。以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A病毒(PVA)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阳性样品为对照检测其特异性。应用PVS^(O)和PVS^(A)重组质粒分别建立标准曲线,检测接种PVS^(O)和PVS^(A)马铃薯品种尤金和冀张薯12号的5个部位PVS含量。另外,应用该体系检测来源于11个省(市、自治区)的90个PVS阳性样品验证其实用性。PVS^(O)和PVS^(A)扩增后熔解曲线分别在85.77~86.00℃和87.78~87.91℃出现特异峰,PVS阴性样品及PVX、PVY、PVM、PVA和PLRV阳性样品的熔解曲线均无上述特异峰。PVS^(O)和PVS^(A)的标准曲线重组质粒浓度分别在1.09×105~1.09×10^(9)拷贝/μL和1.26×10^(5)~1.26×10^(9)拷贝/μL时,荧光信号基线的循环数平均值(Cycle threshold,Ct值)与PVS病毒粒子拷贝数对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942和0.9912)。尤金和冀张薯12号5个部位PVS^(O)和PVS^(A)拷贝数均大于107数量级,均可用于检测,以PVS^(O)在叶柄中含量最高。11个省(市、自治区)的90个PVS阳性样品均可检测到。本研究建立的PVS RT-qPCR检测体系快速、准确、特异,并可依据样品熔解曲线鉴定PVS^(O)和PVS^(A)株系。叶片、叶柄、茎、根和休眠块茎等5个部位组织均可用于检测,实用性强,可为生产脱毒种薯提供技术支持。
程胜群吕文河高艳玲白艳菊范国权张威张抒邱彩玲申宇董学志白雅梅
关键词:马铃薯S病毒株系RT-QPCR种薯
马铃薯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品种×年份互作以及稳定性分析
2023年
马铃薯适应性强、产量高,块茎富含淀粉,其淀粉品质优于其他作物。马铃薯淀粉加工需要品种产量高、淀粉含量高,且在年际间表现稳定。以垦区主栽品种‘延薯4号’为对照,评价6个马铃薯品种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其稳定性,以期筛选出适用于当地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品种。试验于2019~2021年在克山农场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块茎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品种×年份互作效应显著,所以需要进行品种稳定性分析。‘北薯2号’淀粉含量21.77%,淀粉产量11304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延薯4号’,且年际间表现稳定,表现出淀粉加工品种的潜力。‘东农321’淀粉含量14.82%,稳定性中等,块茎产量较高,为53170 kg/hm^(2),稳定性好,由于块茎产量较高,所以淀粉产量较高且表现稳定,可作鲜食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试种。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马力杨菁菁马达张峰孙海洋李慧丽吕文河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基因型×环境互作
马铃薯高世代选系疮痂病抗性评价及SSR辅助筛选被引量:5
2019年
利用国外种质资源创造的 20 份高世代马铃薯无性系为试材,以尤金为感病对照,克新 18 号为抗病对照,采用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的鉴定方式进行疮痂病抗性评价,利用 SSR 分子标记分析试材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对比 SSR 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结果和试材抗病性分类结果,探究利用 SSR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疮痂病抗病资源的可行性。从试验地土壤和感病块茎共分离纯化具有链霉菌特征的菌株 278 份,其中 240 份来自于块茎,38 份来自于土壤。具有致病力的菌株 127 株,经鉴定全部属于 Streptomyces scabies 菌种。试材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 4 个类型。人工接种与自然病圃抗性鉴定结果存在极显著相关(R^2=0.946 7)。抗病类型与感病类型通过 SSR 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大致可以区分。
宋志军白雅梅张静华张抒李辉吕文河魏琪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品种抗性SSR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与采集年份和地理来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以2005、2006、2008年采集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17份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和2006年采集于黑龙江省8个地点的46份菌株(均为A1交配型)为试验材料,利用21对EST-SSR引物,分别对菌株与采集年份以及菌株与地理来源的相关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地点采集的晚疫病菌株与采集年份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相同年份采集的晚疫病菌株与地理来源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佳楠吕文河金光辉白雅梅李文霞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EST-SSR
新型栽培种的群体改良及其在实生种子上的应用
1 新型栽培种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根据郝克斯(Howkes)和西蒙兹(Simmonds)对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起源的研究结果,目前,世界各地的栽培马铃薯(S.tuberosum),除南美外,主要都是最初从南美引入欧洲的 An...
陈伊里王凤义吕文河田兴亚秦昕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