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扬勇
- 作品数:40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高效发酵研究
- 2021年
- 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类能催化β-D-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δ-内酯的酶类,在食品、药品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黑曲霉中克隆出葡萄糖氧化酶编码序列,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组成型和诱导型表达并分析了其酶学性质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的编码基因长度为1 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具有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毕赤酵母组成型表达葡萄糖氧化酶的发酵上清液中葡萄糖氧化酶的酶活可达1.2 U/m L,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了分子质量约为100 kDa的葡萄糖氧化酶。利用糖苷内切酶H(Endo H)对葡萄糖氧化酶去糖基化后,其分子质量约为70 kDa,与推测的分子质量相近。对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 6.0,最适反应温度35℃,比活力60.9 U/mg。为了进一步提高葡萄糖氧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构建了诱导型表达的毕赤酵母菌株并通过G418抗生素筛选获得了高效表达菌株。对该菌株进行高密度发酵(湿菌体200 g/L),甲醇添加量为2.5%,发酵至第7天时葡萄糖氧化酶发酵量可达133 U/m L,蛋白表达量约1.9 g/L。
- 卢洋张帅兵翟焕趁李娜吕扬勇胡元森蔡静平
-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黑曲霉毕赤酵母
- 一株土壤来源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抑制黄曲霉生长机理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为了更加安全有效地防治黄曲霉及其毒素污染,从花生田地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对黄曲霉生长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试验,验证其拮抗黄曲霉的效果;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以及生理生化指标明确菌株种属信息;通过发酵优化、孢子萌发试验,发现该菌株在葡萄糖培养基、蔗糖培养基、牛肉膏培养基中的发酵液均能抑制黄曲霉孢子萌发,其中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的发酵液抑制效果最强,并考察了其对黄曲霉菌丝生长及孢子产生的抑制作用;采用PI和DAPI染色探讨了发酵液抑制黄曲霉菌丝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在平板对峙试验中能够显著抑制黄曲霉菌落生长,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在葡萄糖培养基中发酵48 h获得的发酵液对黄曲霉孢子萌发抑制率最佳,达到79.35%;在固体PDA培养基上对黄曲霉菌落生长抑制率为29%,对孢子生成的抑制率为54%;染色结果显示,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能够通过破坏黄曲霉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损伤DNA的方式抑制菌丝生长。该菌株及其发酵液对黄曲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农产品防霉剂的潜力。
- 王静张威樊磊谢澳文杨浩杰魏闪翟焕趁胡元森吕扬勇
- 关键词:黄曲霉拮抗作用菌丝生长
- 小麦赤霉病菌FgVPS26与FgRab7的相互作用及对DON毒素合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小麦赤霉病菌合成DON毒素是多基因控制的次级代谢过程,阐明各种基因的调控作用有利于进行科学防控。以赤霉病菌为研究对象,通过酵母双杂交、实时定量PCR及ELISA等技术研究FgVPS26与FgRab7的相互作用及对DON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FgVPS26和激活态FgRab7可以相互作用,但与原始态FgRab7不能相互合作。FgVPS26和FgRab7基因可相互影响其表达,与野生型菌株PH-1相比,当FgVPS26和FgRab7其中一个基因缺失时另一个基因的表达量将显著下降。另外,FgVPS26或FgRab7基因缺失也显著降低与DON毒素合成相关的Tri基因表达,从而导致同一生长时期突变菌株的DON毒素合成量比野生型菌株PH-1明显减少。因此,小麦赤霉病菌中FgVPS26和FgRab7可以相互作用并调控DON毒素的生物合成。
- 孟瑶翟焕趁张帅兵吕扬勇朱丽红王亚君蔡静平
- 关键词:呕吐毒素赤霉病菌相互作用基因表达
- 谷氨酸棒杆菌S9114在不同溶氧条件下发酵生产谷氨酸的代谢流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建立了谷氨酸棒杆菌S9114合成L-谷氨酸(L-Glu)的代谢流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并结合S9114在10%和30%溶氧条件下发酵至中后期时胞外相关产物的分泌情况计算出其代谢流分布;通过MATLAB线性规划得到了谷氨酸合成的理想代谢流分布。代谢流分析结果表明,减少HMP和TCA循环的代谢流量,增加CO2固定的代谢流将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在谷氨酸发酵工艺控制中,溶氧是关键因素,发酵中后期提高溶氧有利于谷氨酸的生成,同时可抑制副产氨基酸的产生;主要副产物乳酸在理想代谢流分布中仍占有一定比例,说明乳酸在整个代谢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李智涛卢志洪吕扬勇郑穗平
-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谷氨酸代谢流分析溶氧
- 一株产蛋白酶菌株的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蛋白酶是一类在食品、洗涤、医药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酶制剂。利用酪素培养基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的菌株,对该菌进行鉴定,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CF-02具有较好的产蛋白酶能力,经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CF-02最佳产酶时间为发酵36 h,在生长稳定期的后期开始产酶。该菌株所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8.0,属中温、中性蛋白酶。温度高于70℃,pH≤5.0或pH≥9.0时,该蛋白酶活性急剧下降,显示该酶对高温、酸、碱的耐受性均较差。浓度为2.5mmol/L的Ca^(2+)、Mn^(2+)和Cu^(2+)均可使酶活性升高约10%,对该酶有激活作用;同浓度的Fe^(2+)和Zn^(2+)均使酶活性下降约7%,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Mg^(2+)、K^+和Na^+对酶活力无明显影响。将酶蛋白分离纯化后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该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YtoP蛋白序列相近,可从蛋白质和多肽N端选择性切除氨基酸残基的外切蛋白酶,是一种氨肽酶。SDS-PAGE电泳显示,菌株CF-02所产蛋白酶分子质量约为34 kDa。研究表明菌株CF-02有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潜力。
- 陈菲张颐骏吕扬勇王龙飞吕昂胡元森
- 关键词:蛋白酶酶学特性芽孢杆菌
- 小麦病程相关蛋白wheatwin 1的表达及其对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 2018年
- 黄曲霉在储粮中的大量生长可严重危害粮食的储藏品质甚至产生真菌毒素。研究表明,小麦籽粒中含有多种病程相关蛋白,具有较强储藏霉变抗性的小麦品种胚部含有较多的病程相关蛋白,但其对储粮霉菌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PCR手段扩增从小麦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病程相关蛋白wheatwin 1基因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对wheatwin 1蛋白进行复性和纯化后分析其对黄曲霉生长及产生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码成熟wheatwin 1蛋白的DNA序列长度为378 bp,将其在大肠杆菌中与谷胱甘肽转移酶融合表达可获得包涵体蛋白。将包涵体蛋白复性并利用Thrombin酶切后获得了具有核酸酶活性的wheatwin 1,其可降解黄曲霉RNA;进一步研究表明100 g/m L wheatwin蛋白可显著抑制黄曲霉孢子的萌发和黄曲霉毒素的积累。为进一步揭示wheatwin蛋白对黄曲霉生长和产毒的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岩张帅兵吕扬勇翟焕趁蔡静平胡元森
- 关键词:小麦病程相关蛋白黄曲霉真菌毒素
- 工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探索被引量:1
- 2016年
- 根据所在学校的工科背景及专业特色,本文分析了生物工程专业英语学习、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英语素养参差不齐、教材内容缺乏更新及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探索了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及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期进一步提升工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质量。
- 吕扬勇张帅兵胡元森
- 关键词:工科院校
- DNFB柱前衍生法测定发酵液中苏氨酸的含量
- 采用2,4-二硝基氟苯作为衍生化试剂,Agilent 20RBAX SB-C18 (4.6nm×l50nm,5μm)色谱柱,以乙酸钠缓冲溶液(pH6.5,含10mL/LN,N-二甲基甲酰胺)和60%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 吕扬勇伍展红郑穗平
- 关键词:苏氨酸发酵液高效液相色谱
- 文献传递
- 转录因子Afndt6对黄曲霉毒力和侵染力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转录因子Afndt6对黄曲霉生长发育、毒素生物合成及侵染粮食籽粒能力的影响,通过同源重组构建Afndt6基因缺失的黄曲霉菌株,采用体视显微镜和切片观察手段研究Afndt6基因缺失对黄曲霉生长发育和孢子产生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层析测定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量,以花生和玉米籽粒为基质评价基因缺失菌株的侵染力。结果表明:与对照菌株相比,ΔAfndt6菌株的生长速度、分生孢子的产量没有显著变化,但菌落分生孢子颜色变为白色;基因缺失菌株对细胞壁胁迫试剂刚果红和氧化胁迫压力不敏感,200μg/mL刚果红处理后对照菌株和ΔAfndt6菌株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1.10%和25.81%,15 mmol/L H_(2)O_(2)处理后对照菌株和ΔAfndt6菌株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94%和17.05%;ΔAfndt6菌株的黄曲霉毒素产量显著升高,对花生、玉米种子的侵染能力增强。Afndt6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能够影响黄曲霉生长发育,负调控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可为储粮过程中防控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 兰海儿梁柳柯魏闪雷阳张帅兵胡元森吕扬勇
- 关键词:黄曲霉黄曲霉毒素侵染力
- LaeA调控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能力的次级代谢产物,在霉变的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多种粮食及油料作物中检出率都比较高,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人们对该毒素的理化性质、生物毒性、合成途径、产毒条件以及产毒调控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该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十分复杂,参与AF生物合成的基因有30多个,它们集聚在基因组上一个约80 kb称为AF基因簇的区域,该途径中每个基因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AF的合成量。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调控,包括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p H值,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湿度等,途径专一性调控因子afl R及全局性调控因子Lae A等,Lae A能够调控丝状真菌的次级代谢及其生长发育,影响真菌形态分化、毒素合成及沉默基因的表达,相对于其调控因子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就Lae A在真菌中的发现、功能及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该调控因子在黄曲霉中调控黄曲霉毒素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初步展示了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模式,为今后进一步开展Lae A调控黄曲霉毒素合成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胡元森吕昂张颐骏雷阳王乐吕扬勇
- 关键词:LAEA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次级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