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周聚

作品数:111 被引量:177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9篇文学
  • 20篇诗歌
  • 18篇现代主义
  • 14篇文化
  • 14篇小说
  • 11篇文体
  • 11篇现代主义文学
  • 5篇代文
  • 5篇道德
  • 5篇新诗
  • 5篇学史
  • 5篇中国现代主义
  • 5篇人性
  • 5篇审美
  • 5篇诗学
  • 5篇文学史
  • 5篇现代诗
  • 5篇现代文
  • 5篇鲁迅研究
  • 4篇第三代诗

机构

  • 103篇山东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07篇吕周聚
  • 2篇董卉川
  • 1篇罗振亚
  • 1篇姜振昌
  • 1篇吴投文
  • 1篇藤井省三
  • 1篇徐红妍
  • 1篇祝海英
  • 1篇陈爱中
  • 1篇潘颖
  • 1篇王彬
  • 1篇张亚林
  • 1篇李荣华

传媒

  • 11篇鲁迅研究月刊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8篇山东师范大学...
  • 6篇世界华文文学...
  • 6篇文学评论
  • 5篇广东社会科学
  • 5篇海南师范大学...
  • 4篇社会科学辑刊
  • 4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理论学刊
  • 3篇齐鲁学刊
  • 3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东方论坛(青...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年份

  • 4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11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的觉醒与痛苦——《凄情纳兰》解读
2011年
赵淑侠的新作《凄情纳兰》是一部以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历史长篇小说。纳兰性德虽是一个传统的作家、知识分子,但作者却赋予了他以现代人的思想与灵魂,他对爱情的执着坚守、对友情的珍视付出、对知识的渴望、对专制的抗争、对自由的追求,无不表现出现代人的人格特征。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对人及人性的理解、想象与希望。从这一角度来说,他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现代人"。
吕周聚
关键词: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论中国新诗派的审美特征
2005年
 中国新诗派诗人吸收了中、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追求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呈现出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的审美特征,创立了一种新的诗美传统,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与完善。
吕周聚
关键词:中国新诗派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审美特征
论当代先锋小说的“非小说化”倾向
当代先锋小说在文体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验,离传统的小说样式愈来愈远,表现出一种“非小说化”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语言方面,当代先锋小说表现出非叙述,非描写的特征,语言由工具变成了本体;在文体方面,先锋...
吕周聚
关键词:先锋小说文体形式艺术特色
“五四”新诗审美风格新探
2012年
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一代诗人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兼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特性,其诗歌美学追求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抛弃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一些不良因素,吸收了西方现代诗歌中的部分有益成分,形成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在这种审美观念的指导下,"五四"时期的诗歌创作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写意求真的审美风格,为现代新诗奠定了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吕周聚
关键词:审美写意
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发展的历史反思
2009年
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发展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出现了许多有争议的问题:现代诗歌文体的价值和意义何在?现代诗歌是否需要"通套"形式?现代诗歌文体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寻?自由诗体与现代格律诗体哪一个更适合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需求?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来研究现代诗歌文体?对这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我们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予以重新反思。
吕周聚
关键词:现代诗歌文体自由诗格律诗历史反思
戈麦自杀的“内部故事”解读被引量:3
2005年
戈麦是新时期以来自杀的青年诗人之一。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是戈麦走向自杀的主要动力;与“现实”的疏离使他成为一个“厌世者”,他生活在语言的乌托邦之中,颠倒了现实与梦幻的关系,孤独、焦虑、幻想、封闭成为其精神状态;他的内心深处具有一种浓郁的死亡意识,死亡对他来说成了一种挡不住的诱惑,成为他获得“新生”的唯一途径。
吕周聚
关键词:戈麦自杀
生存困境中的人性展现——评吕红的《美国情人》被引量:2
2009年
《美国情人》是一部新移民小说,作品在叙述文化冲突、身份焦虑、生存危机的同时,着重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情人、夫妻及两性关系来表现复杂的人性,在灵与肉的冲突中来表现跨越文化的普遍人性,完成了对传统移民文学的突破。
吕周聚
关键词:人性
超文本诗歌创作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10年
吕周聚
关键词:诗歌创作超文本纸质媒介写作方式电脑网络
论巴金的理性精神
2006年
巴金身上表现出的清醒的启蒙思想、远大的理想信仰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构成其理性精神的核心。正因为有了这种理性精神,巴金的思想行为与20世纪中国革命趋于同步,他不仅成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同路人,而且对20世纪的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巴金不仅是新文学的巨匠,而且是现代思想的巨人。
吕周聚
关键词:启蒙道德
偏至:策略还是目的?——论鲁迅的“偏至”思想兼及五四时期的激进主义思想
<正>五四时期,中国出现了一股激进主义思潮,以鲁迅、胡适、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驱者极力张扬西方现代思想,提出一系列激进的思想观点,希望以此改变中国愚昧落后的现状,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使中国完成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
吕周聚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