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青海

作品数:9 被引量:10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癌
  • 4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复发
  • 3篇肝细胞
  • 3篇肝肿瘤
  • 2篇切除术
  • 2篇细胞癌
  • 2篇介入
  • 2篇复发防治
  • 2篇肝切除
  • 2篇肝切除术
  • 2篇肝细胞癌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癌栓
  • 1篇蛋白

机构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叶青海
  • 7篇马曾辰
  • 7篇汤钊猷
  • 6篇钦伦秀
  • 4篇孙惠川
  • 3篇林芷英
  • 3篇吴志全
  • 2篇王文平
  • 2篇任正刚
  • 2篇吴晓凤
  • 2篇周信达
  • 2篇夏景林
  • 1篇樊嘉
  • 1篇余业勤
  • 1篇徐智章
  • 1篇郑亚新
  • 1篇刘利民
  • 1篇温险峰
  • 1篇张博恒
  • 1篇杜红

传媒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1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1
1999年
叶青海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转移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的鉴别诊断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vrernlasia, FNH)与 AFP阴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所1996年3月~1999年3月三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FNH及254例AFP阴性肝癌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FNH多见于青壮年(40岁以下占66.7%)、多无症状(66.7%)、肝炎背景多阴性(83.3%)、肝功能多正常(72.0%);71.4%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见到特征性的粗大中央血管( 1~3 mm),血液流速高、阻力系数低; CT动态扫描85.7%早期显著增强, 53.3%强化均匀,部分有中央星状疤痕,73.3%静脉相等密度;MRI检查中央疤痕在T_2WI呈高信号,83.3%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66.7%信号均一。而AFP阴性肝癌多见于中老年(40岁以上85.8%),多有症状(74.0%),多有肝炎背景(87.4%),肝功能多异常(66.1%);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动脉血流高流速、高阻力,常见晕圈、门静脉栓子;CT动态扫描早期强化明显但不均匀(96.6%),897%静脉相低密度;MRI早期明显强化,信号不均一(91.7%)。结论FNH在临床及影像学上有一定特征。
叶青海汤钊猷马曾辰吴志全樊嘉钦伦秀王文平
关键词:肝细胞癌甲胎蛋白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唇形切肝法用于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陈述唇形切肝法的操作细节并评议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PLC) 的优点。方法 唇形切肝法是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的方法之一。关键在下列5 个技术环节: ①充分游离肝周韧带; ②设计唇形肝切口; ③切口两侧置缝线牵提; ④楔形断肝和⑤肝断面对缝。结果 笔者单位用此种手术方法治疗了233 例PLC 患者,其中8 例因肿瘤复发接受了两次肝切除手术。手术死亡率为1 .2 % ,2 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 例死于肾功能衰竭。除3 例胆漏、1 例手术区积液外,未见腹腔内出血、膈下感染等严重合并症发生。233 例患者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89 .8 % 、64 .3 % 和55 .9 % ,25例生存超过5 年。其结果提示:本手术方法的优点是在兼顾切除彻底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特别是减少了来自肝断面的合并症。结论 唇形切肝法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合理的肝切除模式。
马曾辰汤钊猷余业勤叶青海钦伦秀孙惠川黄晓武周信达吴志全
关键词:原发性肝切除术肝肿瘤
肝细胞肝癌中DNA含量分析提示复发的价值——Logistic回归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评价DNA含量和肝细胞肝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以及在提示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对 14 0例肝癌新鲜肝切除标本DNA含量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分析 ,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性资料 ,并且随访患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DNA倍体类型和患者年龄相关 (P <0 .0 5 ) ,和血清AFP水平、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 (P <0 .0 1)。二倍体肝癌术后平均随访 3 1.2个月 ,其术后复发率为 2 3 .1% ,1年复发率为 4.3 % ;异倍体肝癌平均随访时间为 2 2 .6个月 ,术后复发率为 5 0 .0 % ,术后 1年复发率为 3 7.9%。两者复发差异的P =0 .0 13 ,术后 1年复发差异的P =0 .0 0 2。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 ,患者肝硬变程度、肿瘤大小及DNA含量为提示肝癌复发独立因素。结论 DNA含量增加可以作为提示肝癌高复发的独立因素。
温险峰马曾辰林芷英叶青海汤钊猷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肝癌复发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防治的前瞻性研究——根治术后辅助介入综合治疗五年随访总结
目的: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辅助介入综合治疗对防治肿瘤复发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治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定量、B 超、胸片等,术后二月按 Seldinger 法行肝动脉造影和碘化油 CT 检查。根据有无残癌分为无瘤组及...
林芷英任正刚夏景林吴晓凤陈漪马曾辰叶青海钦伦秀黄力文汤钊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复发介入综合治疗
文献传递
微小肝癌诊治体会(附1例报告)
1998年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由于晚期肝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我们通过报道1例微小肝癌的诊断治疗过程,旨在介绍高速螺旋CT(S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诊断微小肝脏占位病变中的作用。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自1990...
孙惠川马曾辰钦伦秀叶青海汤钊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螺旋CT彩超
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报告)被引量:16
2000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987年 7月~ 1998年 10月收治的 16例HCC合并胆管癌栓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6例中 ,除 1例行肝左外叶切除 +肝动脉结扎插管 +胆总管癌栓取出术外 ,余 15例均行肝切除术及胆管癌栓取出术。随访满 1年以上的 14例中 ,10例生存 1年以上 ,1年生存率为 71.4% ,其中 3例女性生存分别为 4年、6年和 12年 ;8例术后 1年内出现肿瘤复发 ,1年复发率 5 7.1%。结论 提高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认识、力争及早确诊并予以积极的手术治疗 ,是改善此病预后的关键。
钦伦秀马曾辰汤钊猷周信达吴志全叶青海孙惠川
关键词: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病例报告
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后介入治疗对复发防治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7
2000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综合治疗对肝癌复发的防治效果。方法 根治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 (AFP)、B超、胸片等 ,于术后 2个月按Seldinger法行肝动脉造影或碘化油CT检查 ,根据有无残癌分为两组 :无残癌者为预防组 ,有残癌者为治疗组。预防组术后 2个月和 5个月分别行预防量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以观察复发率和生存期 ;治疗组按常规量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每 2个月重复 1次以观察生存期。结果  10 9例根治性切除后原发性肝癌患者 ,术后观察最短 6个月 ,最长 45个月。预防组 6 8例 ,占根治切除术的 6 2 .4% ,其中 10例复发 ,复发率为 14.7%。其 1,2 ,3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 7.4%、13.2 %和 14.7% ,1,2 ,3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为10 0 %、93.4%和 85 .7%。治疗组 41例 ,占根治切除术的 37.6 %。其术后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78.1%、5 7.7%和 5 7.7% ,与预防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此外 ,肿瘤 >5cm、有 2个以上结节、卫星灶、包膜不完整或缺如和癌栓存在均影响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根治切除术后 ,AFP不转阴、肝血管造影和碘化油CT是早期发现残癌和复发的最敏感的检测手段。结论 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的介入综合治疗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
林芷英任正刚夏景林陈漪吴晓凤马曾辰叶青海钦伦秀孙惠川汤钊猷
关键词:原发性肺癌介入疗法复发
二氧化碳超声造影在肝癌留置导管者中的初步应用
1995年
作者通过对21例留有动脉导管的肝癌患者进行CO_2超声增强造影的初步研究,表明CO_2超声增强在这些肝癌中可表现为高回声型、低回声型及边缘增强型三种;CO_2增强后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特别对于≤3cm的小肝癌或微小肝癌。文章认为对留有动脉导管的肝癌患者可常规进行CO_2超声造影,这可帮助临床明确肿瘤存在与否、肿瘤数目、疗效、导管位置及阻塞与否等情况,并为提高肝癌的超声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新手段。
王文平徐智章蒋天安郑亚新刘利民叶青海杜红张博恒
关键词:二氧化碳肝肿瘤超声波诊断动脉导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