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燕如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行车
  • 3篇中学生
  • 3篇自行车
  • 2篇农村
  • 2篇儿童
  • 1篇农村儿童
  • 1篇农村留守
  • 1篇农村留守儿童
  • 1篇农村中学生
  • 1篇自行车运动
  • 1篇留守
  • 1篇留守儿童
  • 1篇交通伤
  • 1篇交通伤害
  • 1篇干预
  • 1篇干预研究
  • 1篇干预作用

机构

  • 4篇汕头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4篇叶燕如
  • 3篇卢耀贵
  • 3篇李丽萍
  • 2篇高杨
  • 1篇张铭志

传媒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农村儿童自行车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原因的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儿童自行车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人群的态度.方法 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围绕自行车伤害发生的原因及态度等问题,对广东省两地区农村103名调查对象共14个专题小组进行访谈.研究人员经过统一培训,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三类人群.对访谈的全部内容进行录音,并应用QSR NVivo 8.0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辅助分析.结果 访谈对象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不专心和车速太快是导致儿童发生自行车伤害的主要原因;相对重要性分别为1.00、0.80和0.78.学生、家长及教师三组人群均从主观及客观原因两方面分析了儿童发生自行车伤害的原因,但不同人群对伤害发生的各种原因存在不同的观点,三组人群中认为骑车速度快(在学生组访谈中出现14频次,家长组8频次)和不遵守交通规则(教师组出现14频次)为主观原因;而路况差是客观原因(出现23频次).结论 广东省两地区农村不同人群对儿童自行车伤害的认识普遍不高,应加强农村儿童道路伤害预防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的道路安全意识.
叶燕如李丽萍卢耀贵张铭志高杨Griffiths Sian
关键词:自行车中学生
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对潮汕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潮汕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因素,为获得潮汕地区的儿童自行车伤害的基本流行病学资料及有效干预措施奠定基础,同时实施并评价针对性的干...
叶燕如
关键词:干预作用中学生
文献传递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自行车伤害发生的现况研究
目的 探讨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自行车伤害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该地区的5个中学3095名中学生进行自行车伤害...
叶燕如李丽萍卢耀贵高杨Sian Griffiths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行车
潮汕地区农村中学生自行车伤害与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潮汕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进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该地区6个学校3544名中学生进行自行车伤害发生情况、骑乘自行车时的危险行为、学生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潮汕地区农村中学自行车伤害发生率为11.0%,男生高于女生,15岁中学生高于其他年龄组中学生;不同年级、性别、是否住宿和不同学校的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4.6%的中学生上学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选择不同交通方式上下学的中学生因自行车导致的伤害发生率有差异。有乘骑自行车危险行为者易发生自行车伤害(P<0.01),其中单手离把撑伞和骑车带人的行为最多,分别为1600人(69.7%)和973人(42.4%)。结论潮汕农村中学生骑乘自行车上学普遍,自行车伤害发生率高,与性别、年龄和家庭经济有关;在骑乘自行车时存在较多危险行为,提示预防和降低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的发生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叶燕如李丽萍卢耀贵高杨Sian Griffiths
关键词:中学生自行车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