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宗俊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丝虫
  • 11篇丝虫病
  • 11篇虫病
  • 4篇淋巴
  • 3篇班氏丝虫
  • 2篇乙胺嗪
  • 2篇阻断
  • 2篇淋巴丝虫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马来丝虫
  • 2篇马来丝虫病
  • 2篇抗体
  • 2篇班氏丝虫病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单克隆抗体检...
  • 1篇淡色库蚊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机构

  • 9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河南省卫生防...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苏州市卫生防...

作者

  • 11篇史宗俊
  • 8篇孙德建
  • 5篇施恒华
  • 5篇袁以真
  • 3篇黄倩
  • 2篇孙家振
  • 2篇蔺西萌
  • 2篇伍卫平
  • 2篇任燕芬
  • 2篇赵庆法
  • 1篇许汴利
  • 1篇裘丽姝
  • 1篇张敏琦
  • 1篇罗曼珍
  • 1篇薛海筹
  • 1篇郑学修
  • 1篇张玉林
  • 1篇李中兴
  • 1篇沈炳贵
  • 1篇谢瑾灼

传媒

  • 6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展望2005年实现全国消除淋巴丝虫病被引量:5
2003年
伍卫平史宗俊孙德建
关键词:淋巴丝虫病
浙江省湖州市妙西乡1964-1987年防治马来丝虫病的费用-效益分析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采用的方法:(1)防治的费用按直接和间接两种费用估算;(2)将急性炎症发作减少作为防治效果的可测性指标;(3)在急性炎症发作减少的随访资料与双曲线方程拟合良好的基础上,用该方程估算防治后每年急性炎症发作的人数;(4)认定如不开展防治,每年急性炎症发作的人数相对地稳定在防治前水平;(5)将丝虫病人流火发作减少、增加的劳动日按当时人均劳动日的经济价值计算,加上节省的诊疗费作为效益。对费用和效益采取贴现,用费用与效益之比进行分析。结果:总费用为21182元,总效益为119859元,费用-效益比值为1:57.即每投入1元,可获5.7元的效益。
史宗俊孙德建施恒华
关键词:马来丝虫病贴现丝虫病
中国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技术措施的研究
2000年
中国原是全球流行淋巴丝虫病(简称丝虫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64个县、市流行丝虫病,防治前有病人3099.4万,受威胁人口3.3亿。195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单案)》将丝虫病列为9种重点防治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要求于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
史宗俊孙德建徐淑惠王兆俊陶增厚潘士贤刘心机张绍清欧作炎朱素贞
关键词:淋巴丝虫病
马来丝虫病急性淋巴管、淋巴结炎反复发作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阐明丝虫与细菌感染对马来丝虫病急性淋巴管、淋巴结炎反复发作的作用。 [方法 ]1逐月访视病人 ,观察急性炎症发作季节消长。2在急性期患者的炎症部位取样作细菌培养 ;在急性发作过后不同时期作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效价测定。3采取有效控制丝虫病传播或乙胺嗪治疗急性炎症史患者 ,观察急性发作的变化。 [结果 ]1发现急性发作高峰与蚊媒传播季节高峰相一致。2在急性发作患者中 ,97例作细菌培养 ,90例为阴性 ;2 5 5例作抗‘O’效价测定 ,初次发作和单纯炎症患者 94.1% (143/ 15 2 )未见效价增高。3在丝虫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后 ,急性炎症年发作率 ,初发和单纯炎症史患者迅速显著下降。4仅对急性炎症史者采取抗丝虫成虫治疗未能证实其减少炎症发作的效果。 [结论 ]在马来丝虫病流行区 ,急性淋巴管、淋巴结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 ,丝虫病传播存在 ,患者受到重复感染 ,由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激发所致。
史宗俊谢瑾灼胡杏林李中兴任燕芬孙德建徐树人袁以真沈炳贵
关键词:马来丝虫病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乙胺嗪
淡色库蚊吸入微丝蚴和幼丝虫发育成熟率的研究
1990年
本文于1985年在国内开始应用计数蚊胃摄入微丝蚴数与供血者同量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的方法,观察淡色库蚊吸血时的微丝蚴摄入量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以3组共16例不同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作供血源,即超低密度(60μl末梢血查不出微丝蚴,1ml静脉血微丝蚴10条以下)7例、低密度(60μl末梢血微丝蚴5条左右)5例,和中等密度(60μl末梢血微丝蚴数10条)4例,淡色库蚊吸血时摄入微丝蚴数与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t分别为0.667、0.791和0.014.p均大于0.05);3组淡色库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依次为11.5%、37.1%和45%。以上结果提示,淡色库蚊吸血时摄入微丝蚴未见浓集现象,而幼丝虫发育成熟率则随供血者微丝蚴密度增高而增高。
袁以真史宗俊任燕芬施恒华张敏琦石福田孙德建赵庆法黄倩孙家振李建旭
关键词:微丝蚴淡色库蚊丝虫班氏丝虫病成熟率乙胺嗪
皮内试验应用于丝虫病纵向监测的评价
1989年
以犬恶丝虫提纯多肽抗原(FPT)皮内试验(IT)为免疫学监测方法,对河南省确山县班氏丝虫病流行区观察点人群丝虫特异性免疫水平在海群生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进行纵向观察。经海群生有效治疗后,人群速发型超敏反应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以调查人群速发型超敏反应阳性率、强阳性反应出现频率及追踪观察人群速反型超敏反应转阳率等三项指标综合评价能较好地反映出特定时段内丝虫病传播状况及传播趋势。
石福田蔺西萌施恒华黄倩史宗俊
关键词:皮内试验丝虫病
三种免疫学方法检测班氏丝虫微血蚴血症者抗体的比较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报告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对102份班氏微丝蚴血症者血清同时进行对比检测的结果。IFAT、ELISA和dot-ELISA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2%(91/102)、84.3%(86/102)和89.2%(91/102)。3种方法检测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0(0/30)、1.8%(1/55)和0(0/54)。检测的抗体水平与血中微丝蚴密度的高低无一定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方法检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抗体的阳性率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丝虫病防治后期血清学监测工作中可选择应用。联合应用2或3种方法对提高检测的阳性率有互补作用。
孙德建袁以真施恒华罗曼珍陈韶红史宗俊
关键词:丝虫病血清学IFAT
单克隆抗体检测淋巴丝虫抗原的研究进展
1992年
近年来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淋巴丝虫循环抗原和蚊体内感染期幼虫抗原的试验已有多人报道,本文就其敏感性、特异性及方法改进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伍卫平史宗俊
关键词:丝虫病抗原单克隆抗体
河南省阻断班氏丝虫病传播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1982-1995年,在河南省确山县赵庄等3个村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采取普服0.3%-0.4%的海群生药盐4-6个月和微丝蚴血症者加服海群生4.2g7日双疗程防治措施后,终止防治措施,进行病原学和蚊媒的纵向观察.结果表明,有效地控制微丝蚴血症者,使微丝蚴率降到1%左右、微丝蚴密度降到5条以下/60μl,在10年以内,可以阻断班氏丝虫病的传播,达到消灭班氏丝虫病的目的。
蔺西萌许汴利孙家振赵庆法黄倩郑学修张玉林李建旭杨二岭史宗俊袁以真施恒华
关键词:丝虫病班氏丝虫病阻断流行病学
Dot—ELISA检测抗丝虫抗体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报告以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作Dot-ELISA检测丝虫病人抗丝虫抗体的初步结果。62例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6.8%,49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5.7%,50例和39例非流行区正常人的假阳性率分别为4.0%和5.1%,与钩虫和蛔虫混合感染者的血清有一定的交叉反应。实验结果显示,Dot—ELISA检测微丝蚴血症者抗丝虫抗体具有敏感性高,且方法简便,可望用于丝虫病监测。
袁以真孙德建陈韶红裘丽姝薛海筹朱震霞史宗俊
关键词:DOT-ELISA丝虫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